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欧老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琴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小提琴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sunshunoo8 于 2022-11-3 10:01 编辑

[flash][/f

lash]

IMG_20221030_124058.jpg (2.08 MB, 下载次数: 50)

IMG_20221030_124058.jpg

IMG_20221030_124104.jpg (2.33 MB, 下载次数: 56)

IMG_20221030_124104.jpg

IMG_20221030_124219.jpg (1.34 MB, 下载次数: 58)

IMG_20221030_124219.jpg

IMG_20221030_124236.jpg (2.21 MB, 下载次数: 56)

IMG_20221030_124236.jpg
当你在家里练习时,你应当是你最大的敌人;而当你出现在舞台上时,你应当是你最大的崇拜者。——布舍里
2
 楼主| sunshunoo8 发表于 2022-11-3 10:05: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unshunoo8 于 2022-11-3 10:22 编辑

    琴友说,琴腹内有时间[百年前],用手机不好拍照.。  指板不是乌木,是与琴弦钮一样的木头,有点暗红,。如拆下来,换到我琴上,那真是如获珍宝。   整琴看材质,应是欧料血统。别的不懂。琴友帮我刮的琴板[幸福 ],我取琴时,看到他这琴。琴背板的字,琴友说是制琴人的名字。没有说服力?
3
老李爱琴 发表于 2022-11-3 11:13:51 | 只看该作者
买老琴要谨慎!
4
太极神人 发表于 2022-11-3 12:42:18 | 只看该作者
这是一把德国仿制的奥地利/德国制琴师斯坦纳( 1618–1683) 制作的小提琴,仿制时间大约是在1930年代左右,目前售价为1990美元/欧元。

点评

1930年左右 ],与琴友说的琴腹内的时间差不多.琴友也说是仿品。琴枕处用游标尺测为 22mm,另一欧老琴为24mm。指板是铁花梨的?毛发无损。我只买指板,我真喜欢。 品相不好,高手修复,还能值点银子。把老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1-3 13:51
5
 楼主| sunshunoo8 发表于 2022-11-3 13:51: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unshunoo8 于 2022-11-3 13:54 编辑
太极神人 发表于 2022-11-3 12:42
这是一把德国仿制的奥地利/德国制琴师斯坦纳( 1618–1683) 制作的小提琴,仿制时间大约是在1930年代左右 ...

  1930年左右 ],与琴友说的琴腹内的时间差不多.琴友也说是仿品。琴枕处用游标尺测为 22mm,另一欧老琴为24mm。指板是铁花梨的?毛发无损。我只买指板,我真喜欢。 品相不好,高手修复,还能值点银子。把老弟的信息转我琴友。他说过,他想去琴展销会,蹲那,看有人买否?
6
二师兄 发表于 2022-11-3 16:03:15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是不是买椟还珠????破坏了一把老琴,得不偿失啊!擦一擦,补一补,这把琴很好阿

点评

风趣调侃,晒一赛。与网友分享,流落民间的欧老琴。他会回归,展现他应有的价值。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1-3 18:09
7
旧锄头 发表于 2022-11-3 16:18:05 | 只看该作者
    无论哪国的,无论誰制的,无论哪年的,无论新老的,琴嘛,声音和使用是第一要素,其它都是亲戚。
8
 楼主| sunshunoo8 发表于 2022-11-3 18:09:35 | 只看该作者
二师兄 发表于 2022-11-3 16:03
这个……是不是买椟还珠????破坏了一把老琴,得不偿失啊!擦一擦,补一补,这把琴很好阿 ...

风趣调侃,晒一赛。与网友分享,流落民间的欧老琴。他会回归,展现他应有的价值。
9
tx_wendy 发表于 2022-11-4 08:02:15 | 只看该作者
还不如扯两下给大家洗洗耳朵

点评

当时,拉琴是必需的.,真是老琴韵味。同时观察,用手制敲背板时,发现背板底与侧板处,开胶约8公分,敲击声扑拉扑拉的。在人的家里,不好意思脱厚外衣,琴也不完整,没能尽琴拉奏。故放弃了录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11-4 09:07
10
 楼主| sunshunoo8 发表于 2022-11-4 09:07: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sunshunoo8 于 2022-11-4 09:08 编辑
tx_wendy 发表于 2022-11-4 08:02
还不如扯两下给大家洗洗耳朵

   当时,拉琴是必需的.,真是老琴韵味。同时观察,用手制敲背板时,发现背板底与侧板处,开胶约8公分,敲击声扑拉扑拉的。在人的家里,不好意思脱厚外衣,琴也不完整,没能尽兴拉奏。故放弃了录音。
11
 楼主| sunshunoo8 发表于 2022-11-4 09:32:57 | 只看该作者
    当时漏拍了琴侧板。是有欧料特点的有间隔的宽黑竖直木射线纹理。同时我觉得,这琴展示了欧料琴板材的特点;背板,射线,平直,间隔均匀。面板年轮线约每厘米6条,[为佳 ],色泽白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3 13:46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