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人物传记] 马克斯·布鲁赫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鱼儿 发表于 2024-7-29 15:25:2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琴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小提琴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乐谱共享

早年生活与教育
马克斯·克里斯蒂安·腓特烈·布鲁赫(Max Christian Friedrich Bruch),1838年1月6日出生于德国科隆,成长于一个警官家庭。他的母亲是一位业余歌唱家,布鲁赫自幼便在母亲的熏陶下展现出了非凡的音乐天赋。年仅11岁时,他便创作了第一部完整的作品——《E大调七重奏》。14岁时,他因获得法兰克福的莫扎特基金会奖而崭露头角,这标志着他音乐生涯的开始。

音乐生涯的起步
20岁时,布鲁赫根据歌德的诗歌《玩笑、诡计和报复》创作了第一部歌剧,并在科隆当地上演。随后,他前往莱比锡,这一从门德尔松时代开始便成为德国音乐中心的城市,门德尔松的音乐风格对布鲁赫其后的创作影响深远。

歌剧与合唱作品
1862-1864年,布鲁赫在德国曼海姆创作了他的成名作——歌剧《罗莱拉》,这部取材于有关莱茵河女妖的民间传说的舞台作品在1860年代后期一度风行。然而,1870年他根据莎士比亚的传奇剧《冬天的故事》而作的另一部歌剧《赫米奥内》在柏林上演失败后,布鲁赫再未涉足这一领域。与《罗莱拉》大约同时诞生的康塔塔《伏里施乔夫》(Frithjof)也十分有名,使他在德国被视为一位优秀的合唱作曲家。

协奏曲与小提琴作品
1865-1867年,布鲁赫担任德国科布棱茨宫廷的乐长,在此期间创作了他最为人所知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这部作品与当时的小提琴家如大卫、约阿希姆、萨拉萨蒂等人结下了深厚的交谊,并受到他们的影响与启发。布鲁赫后来又为小提琴创作了大量作品,但除了《苏格兰幻想曲》之外,其他作品大多被遗忘。

指挥与教学生涯
从1870年代后期开始,布鲁赫先后在柏林、利物浦、布雷斯劳等地担任乐队指挥。1880年起,他担任利物浦皇家爱乐乐团的指挥,从1890年到1910年退休之间,他在柏林音乐学院教授音乐,培养出一批有名望的学生。

代表性作品
布鲁赫的创作涵盖了交响曲、协奏曲、歌剧、清唱剧、室内乐等各种体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包括:

《第一小提琴协奏曲》:作于1866年,1866年4月24日在德国的科布伦茨首演,由作者本人亲自担任指挥。这部作品旋律优美动听、充满激情,曲式严谨自然,音响效果美丽淳朴。
《苏格兰幻想曲》:为小提琴和乐队所作,完成于1880年,是布鲁赫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
《科尔·尼德莱》:为大提琴和乐队所作,完成于1881年,显示出布鲁赫对犹太人民间音乐的强烈兴趣。

晚年与荣誉
布鲁赫不仅在音乐创作上取得了巨大成就,还在音乐教育上贡献卓著。他曾先后被剑桥大学、柏林大学、布雷斯劳大学授予名誉博士学位,1908年获普鲁士艺术科学荣誉勋章。1920年,布鲁赫以82岁高龄去世于柏林,他的音乐作品至今仍然在音乐会上演奏,深受听众喜爱。

布鲁赫的音乐作品以其优雅流畅的旋律、细腻辉煌的技巧和独具魅力的个人风格赢得了广大听众的心。尽管他在音乐史上的地位不如一些同时代的巨擘,但他的作品依然在今天赢得越来越多的欣赏与共鸣。





我每天苦练14个小时,现在却有人叫我天才?!——萨拉萨蒂
2
jl670 发表于 2024-7-31 14:08:06 | 只看该作者
好贴,谢谢分享。
3
richardwu2000 发表于 2024-12-13 18:11:27 | 只看该作者
布小协我每次听了就睡不着觉,太打动人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7 22:46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