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作品分析] Michel Colombier《Emmanuel》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琴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小提琴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乐谱共享

《Emmanuel》,法国作曲家Michel Colombier用音符写给夭折儿子的“情书”。1970年,他五岁的儿子Emmanuel因病离世,这位原本在影视配乐界风生水起的“音乐融合教父”,突然被命运按下了静音键。据说他把自己关在工作室三天三夜,靠咖啡和回忆续命,最终把小提琴的G弦当哭腔,小号装弱音器当叹息,硬生生把丧子之痛谱成了跨世纪的催泪弹。

曲子开头的小提琴在G弦低音区磨蹭着爬音阶,像极了老父亲深夜翻旧相册时的絮絮叨叨。等情绪攒够了,插着弱音器的小号从远处飘来,这货明明该是铜管乐器里的硬汉,此刻却怂成棉花糖,和小提琴玩起“你问我答”的游戏。有趣的是,有人用科学实验测过这曲子的速度——每分钟93拍,刚好卡在人类心跳的舒张期,怪不得听着听着就胸闷。调性游走在e小调和G大调之间,和声层叠得像洋葱,剥开一层忧郁又冒出一层温柔。

Michel Colombier年轻时给麦当娜电影配乐玩电声合成器,这次却返璞归真用原声乐器。据说录制时小提琴手拉得太投入,把琴弓毛都磨秃了,而小号手因为全程用弱音器,录完抱怨“嘴唇麻得像吃了十斤花椒”。最绝的是结尾处理:当小提琴爬升到快要破音时突然急刹车,改由小号独自哼完最后几个音,仿佛父亲终于放手让孩子的灵魂升入天堂。

这曲子后来被小号王子Chris Botti和美女小提琴家Lucia Micarelli玩出了新高度——波士顿现场版里,俩人眉来眼去的即兴华彩,差点让台下观众以为在看音乐剧《人鬼情未了》。日本人更离谱,京都橘高校吹奏乐部把它改编成行进管乐版,操场列阵时吹得樱花都提前凋零。连冯小刚拍电影都忍不住拿来当BGM,虽然被乐迷吐槽“配火锅戏太浪费”。

其实“Emmanuel”在圣经里是“上帝与我们同在”的意思,Michel可能偷偷希望儿子在另一个世界有神明罩着。不过法国总统马克龙全名也是Emmanuel,导致油管评论区常年混战——有人感动哭诉父爱,有人刷屏政治梗,逼得官方不得不置顶声明:“本曲创作于1970年,和总统先生出生同年纯属巧合!”

Michel Colombier本人倒是活成了音乐圈传说:前半生给麦当娜写歌,后半生癌症缠身还在病床上改谱子,临终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帮我调低小号声部,别吵到Emmanuel”。如今这首曲子成了全球音乐学院“如何用器乐讲故事”的必修案例,只是教授们总忘记提醒学生——练这曲子前,请自备三盒纸巾。





我每天苦练14个小时,现在却有人叫我天才?!——萨拉萨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5 07:45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