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作品分析] [推荐]shostakovich violin concerto 1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本易 发表于 2012-8-30 11:5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琴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小提琴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有人喜歡這作品嗎? 令人窒息的絶望感。
良好的音准主要是建立在由耳朵指导的触指感觉上的。——加拉米安
2
 楼主| 本易 发表于 2012-8-30 14:58:00 | 只看该作者
没有人喜歡嗎?是我選的太冷門嗎?
3
小提琴爱好者 发表于 2012-8-30 16:40:00 | 只看该作者
是有点冷,呵呵。这里绝大部分是业余爱好者,古典作品更容易吸引他们。 国人对老“肖”的作品熟悉的很少,可能只在发烧友或专业人士之间有讨论。老“肖”的第一协奏曲我有帕尔曼演奏的原声磁带,感觉是个现代作品,说不出什么门道,主要是对其创作背景不了解。从介绍老“肖”的资料了解,他在前苏联时期虽然艺术名声显赫,但政治上一直受压抑,这跟中国某一时期的文化界人士的境遇是相同的,所以,他的作品内涵是很晦涩的,没有他那种经历的人是很难理解的,就像现在的年轻人对文革发生的事情觉的不可思议是相同的。
4
 楼主| 本易 发表于 2012-8-31 08:45:00 | 只看该作者
當初也是因參加的樂團演出了他的作品而知道多一點的。結果慢慢就愛上了。
5
小提琴爱好者 发表于 2012-8-31 09:46:00 | 只看该作者
“肖”的最后一部作品---中提琴与钢琴奏鸣曲---完成于他去世前的一个月,是献给著名的苏联中提琴家菲。谢。德鲁日宁的,我有当代俄国最杰出的中提琴家尤里。巴什梅特演奏的CD,“肖”没能听到这部作品的首演就与世长辞了。苏联一位最有魅力的作曲家莫。萨。瓦茵伯格指出---作品里出现了告别人间的动机,忧郁与痛苦在作品里不难看出,但毕竟在这首奏鸣曲中善良、爱、幸福和对生命战无不胜的信念压倒了一切。楼主如感兴趣,可找来相关资料了解一下。
6
 楼主| 本易 发表于 2012-8-31 11:29:00 | 只看该作者
關于探討生命主題,最出名應是馬勒的作品。全部都是生生死死、復活、悲剧等的,拉琴的人可要多認識。沒有听他的作品,可說是一大遺憾。
7
小提琴爱好者 发表于 2012-8-31 15:27:00 | 只看该作者

网上找到的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一小提琴协奏曲》简介   

《第一小提琴协奏曲》无疑是肖斯塔科维奇的全部作品中具有特殊意义的一部。这部作品完成于1947年,题献给他的挚友同时也是他的室内乐搭档、苏联小提琴大师奥伊斯特拉赫。据说,由于苏联当时的政治因素,在那段人心惶惶的岁月中,肖斯塔科维奇只能将手稿埋藏在抽屉的最底层,直到斯大林去世,该作品才于1955年得到首演并获得空前成功。奥伊斯特拉赫是首演者,连续演奏了两天,引起了很大轰动,这部作品很快就传到了西欧。   

 这一协奏曲分为慢-快-慢-快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夜曲》是一首充满了忧伤和沉思的抒情诗,以柔板的音乐表达严峻而含蓄的情感。没有对比性的主题,整个乐章在一支宽广的旋律上发展而来,安详沉着,一气呵成,可谓是肖斯塔科维奇的一次大胆尝试。   

 第二乐章快板的《谐谑曲》按内容的规模和意义来说都远远超出了“穿插”乐章的范围,在急速猛烈的旋风行进中,紧张而又极其尖锐的力度变化、繁杂的复调织体、鲜明的配器、发展部中段的赋格等等,带给人一种恶魔般狰狞辛辣感觉的同时,又包含着强大的生命力。   

 第三乐章动人的《帕萨卡利亚》高尚而优美,在庄严的步伐里有着哀痛、崇高的哲学深思。乐章中间充满悲壮之情的高潮篇幅气势磅礴。高潮之后,乐队逐渐静息下来,独奏小提琴开始了一个称得上独立乐章的装饰乐段。这一装饰乐段建立在各乐章的主题材料之上,将之前的柔板、快板和《帕萨卡利亚》里的形象复活,激情四射的达到戏剧性紧张的最高点之后,“闯入”终曲。   

 第四乐章被作曲家称作《布尔列斯卡》,描绘的是热烈的节日氛围和舒畅的欢乐情绪。在肖斯塔科维奇的创作中,有不少卓越的音乐范例是节日气氛和肯定生活的,《布尔列斯卡》可以看做是最鲜明的范例之一。   

《第一小提琴协奏曲》巅峰版本是1972年由肖斯塔科维奇的儿子马克西姆·肖斯塔科维奇指挥录制的,成为至今无人能够超越的完美演绎。

8
小提琴爱好者 发表于 2012-8-31 15:33:00 | 只看该作者
由肖斯塔科维奇给电影《牛氓》配乐而改编的小提琴齐奏是首非常动听的乐曲
9
小提琴爱好者 发表于 2012-8-31 15:45: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本易在2012-8-31 11:29:00的发言:
關于探討生命主題,最出名應是馬勒的作品。全部都是生生死死、復活、悲剧等的,拉琴的人可要多認識。沒有听他的作品,可說是一大遺憾。

 对马勒的作品早有所闻,但一直没有听过,我喜欢听交响乐,但听过的交响乐不多,主要是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来静下心来听,有限的业余时间主要放在小提琴上了,呵呵。我还有两年就退休了,那是时间多了,可以把以前欠缺的补偿一些,包括马勒的作品。

10
 楼主| 本易 发表于 2012-8-31 19:29:00 | 只看该作者
有勞前輩代找資料。現在聽來更明白
11
小提琴爱好者 发表于 2012-9-1 20:33:00 | 只看该作者

 刚在优酷上看了大卫。奥伊斯特拉赫演奏这首作品的视频,老“奥”无愧是这首作品的首演者,“方圆天成”的评论和到位:

 肖氏此作品可以说是立意宏伟,高屋建瓴,站在整个民族与全人类的立场上,“利用音乐反专制独裁”的典范!绝后不敢说,空前确是毫无疑义的,并由此也把自己推到了20世纪小提琴作品的经典、巅峰与扛鼎之作的崇高位置上,成为思想深邃而永垂不朽的音乐名篇!

 肖斯塔科维奇创作此曲的真实心理与思想:第一乐章、夜曲,反映了长夜难明,黑暗压抑下的民众的苦闷沉重心情与“万户萧疏鬼唱歌”的凄惨状况;第二乐章、快板的谐谑曲,反映了民众躁动不安的反抗心理与不满情绪的发泄;第三乐章、帕萨卡利亚,一种源于西班牙的3拍子慢板舞曲,是面对残酷现实,对民族与人类的前途与命运应当何去何从的哲学思考。情感哀痛、崇高、庄严、肃穆而又伴随着鞭辟入里的沉思、反思与自省,催人泪下。华彩段就是结论----必须奋起反抗独裁暴政,开创并造就民族与人类民主、自由、幸福生活的理想新社会新局面。   第四乐章、布尔列斯卡,一种粗野的意大利舞曲体裁,反映与歌颂了被压迫。。。

 老“奥”的演奏,渗透着一种由艰难岁月熬制而成的“过来人”的平静、安详与深沉!而这种表面上的平静与安详,带给人的感觉却更加动人心魄,令人痛入骨髓。而这种韵味却正是那些没有艰难岁月经历的年轻人所欠缺与所不可能具有的!也难怪,一个亲身经历过整个斯大林专制独裁时代的过来人所演绎的“天凉好个秋”,与演绎“为赋新诗强说愁”的年轻人,恐怕是没有办法相提并论的。

12
 楼主| 本易 发表于 2012-9-3 16:09:00 | 只看该作者
对,我現在听的正是他的版本。
13
psychinita 发表于 2017-4-28 21:09:55 | 只看该作者
我喜歡他的作品
暫時熟悉有symphony 5, violin concerto 1,其它一些小品,
初初聽,覺得怪怪。
再聽,好像聽著一個故事,峰迴路轉。
知道了歌的歷史,更令人心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8 06:27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