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尝所谓小臂僵硬式奏法—“东施效颦”仿薛伟《茉莉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有琴来相会 发表于 2013-8-12 21:4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琴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小提琴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其实这种奏法本人几年前好像已经无师自通地“探索”出来了(年纪大的人,六十二了,手臂也确实开始有点僵硬!),来了这论坛后看了些文章,方知道居然真的有这种奏法,还可以应用到某些乐曲中去表现有"颗粒感"的特快节奏,看来这论坛还应该多来,以增加知识。

以下“拙作”就当是“抛砖引玉”。发个视频吧——我爱这朵茉莉花,头发白了才把它摘下,不怕别人家笑话!呵呵。。。。。。拉得不好,请各位专家们批评指正。

 

 

 

http://www.tudou.com/v/-wmkNzprDY8/&rpid=99916097&resourceId=99916097_04_05_99/v.swf
艺术的真正意义在于使人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海顿
2
 楼主| 有琴来相会 发表于 2013-8-13 10:02:00 | 只看该作者
本想单发下面的音频的。。。
http://www.tudou.com/v/whOfi6vbJO8/&rpid=99916097&resourceId=99916097_04_05_99/v.swf 
3
小提琴爱好者 发表于 2013-8-13 20:36:00 | 只看该作者
光听音频感觉很不错的,管它什么僵硬不僵硬的,内心有音乐才是最重要的。
4
明月山人 发表于 2013-8-14 01:41:00 | 只看该作者
向老哥学习了!
5
 楼主| 有琴来相会 发表于 2013-9-1 21:01:00 | 只看该作者

其实这“小臂僵硬式拉法”也被我运用到下面这首《公社春光好》老曲子里面,为使本贴命题有探讨的意义和实例,现把已发在[原创录音] 里的这首即兴习作转发于此,可看出我拉其中快节奏段时出现的“小臂僵硬”!不知这种拉法是否值得运用?欢迎参与讨论(上面的“茉莉花”拉得实在太烂,故删了,不好意思了)。也在此谢谢上面[小提琴爱好者]和[明月山人]两位热心的琴友所给予的鼓励! 

http://www.tudou.com/v/RxqLAwaNBJk/&rpid=99916097&resourceId=99916097_04_05_99/v.swf
6
yanjp 发表于 2013-9-2 10:08:00 | 只看该作者
“小臂僵硬式奏法”?有这种演奏技巧?出处何在,请予指点。
7
skbao 发表于 2013-9-2 21:47:00 | 只看该作者
你的演奏比我强多了。我退休后开始自学小提琴,同样遇到小臂和手腕僵硬的问题,这是年龄的客观必然。但我还是觉得不要任其自然,一定要去努力克服。
8
zkp09 发表于 2013-9-3 19:36:00 | 只看该作者
您年轻时一定学过,总的来说不错。要是注意一下音准就更好了。从视频上看,好像持弓的部位有点不太对。另外琴的音色不太好,可能是录音的原因吧。个人意见,供您参考。祝您拉琴快乐!!!
9
沙里淘456 发表于 2013-9-10 23:40:00 | 只看该作者
神马小臂僵硬式拉法,实际就是小臂揉弦法,这种揉弦法是一种最老的演奏方法,后被腕揉和指揉所代,但在一些特定的古曲中还在运用。听你的录音并非初学者,有一定的功力,
10
CV9002 发表于 2013-10-21 00:21: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沙里淘456在2013-9-10 23:40:00的发言:
神马小臂僵硬式拉法,实际就是小臂揉弦法,这种揉弦法是一种最老的演奏方法,后被腕揉和指揉所代,但在一些特定的古曲中还在运用。听你的录音并非初学者,有一定的功力,

兄台说的是左手,楼主说的好像是右手。又:视频可见楼主右手持弓过高,(拇指应半触弓杆半触弓毛枕)。新手上路,谨当胡言一篇。
11
ba5rw 发表于 2013-12-29 13:38:00 | 只看该作者
欣赏学习了!我也只要求将来自己能达到这样的水平就满足了……现在还是初学者……
12
zzm530919 发表于 2013-12-30 19:07:00 | 只看该作者
很棒,顶
13
河西三郎003 发表于 2013-12-31 11:38:00 | 只看该作者
支持!好精神!
14
 楼主| 有琴来相会 发表于 2014-1-1 23:54:00 | 只看该作者

  

先祝各位新年快乐!没想到还有琴友对此贴感兴趣,体现了大家对小提琴的那份热爱之情和不断求新、探索之精神!

不把删去的原曲《茉莉花》示范拙作重新拉出来补上,觉得有点不够意思——做人要厚道。

本贴只不过是自己摸着石头过河式的体会——现在应该把这所谓小臂僵硬式解析为手腕(包括手指)与小臂临时固化为一体一起运动比较贴切一点吧。

献丑了(由于要赶去陪岳母娘吃一顿晚饭,拉得有点分心,出现一处明显碰弦了!),各位大侠笑纳吧:

http://www.tudou.com/v/BxhSV4eFf3g/&rpid=99916097&resourceId=99916097_04_05_99/v.swf

15
HUANGBANGCHAO 发表于 2014-3-24 08:12:00 | 只看该作者
如果说是自学的,能有这样实在是不简单 。建议调整持弓的方法等,最好是能找位良师指点。
16
ba5rw 发表于 2014-3-27 18:33:00 | 只看该作者

感觉拉得很有不错了!

 

至于持弓方式一定有另外的考虑,因为网络资料多的要命,老哥不至于不知道常规的持弓方式。我看琴展有意大利的制琴师也是这样持弓,希望能了解渊源!

17
八级音响 发表于 2014-3-28 23:32:00 | 只看该作者
拉得挺不错的。欣赏!
18
 楼主| 有琴来相会 发表于 2014-7-12 10:32: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ba5rw的发言: 1,感觉拉得很有不错了!至于持弓方式一定有另外的考虑,因为网络资料多的要命,老哥不至于不知道常规的持弓方式。我看琴展有意大利的制琴师也是这样持弓,希望能了解渊源! 2,:欣赏学习了!我也只要求将来自己能达到这样的水平就满足了……现在还是初学者…… ------------

1,如果您一直留意偶,是不是应该感谢这个论坛使您平时不易观摩到的另类持弓方式和偶的大胆展示?偶的见解:持弓方式万万不可一成不变,当您拉到某些较大型或情感变化很大的曲子,里面既有平凡的音节、缓慢抒情的音节、快速跳跃的音节、一弓多弦的音节、强、弱、顿的音节。。。右手各手指的用力程度甚至位置都会不同,这需要经由实践去慢慢体会。右手及弓代表了您的“心、肺、喉”功能——为什么演奏家在演奏乐章的间隙要赶紧调整一下弓毛松紧?道理差不多。 2,您的练习心态已经由“急功近利”慢慢转变为较正规系统的学习,将必很快进步,偶现还处于温故知新提高阶段,知道您绝对不会把目标要求定得这么低——小提琴魔力会令您倾倒的。

19
ljhyjx 发表于 2014-7-12 23:01:00 | 只看该作者
看了楼主老哥的视频,感觉茉莉花音准不错,感情也拉出来了。唯一给我不好的感觉是您的揉弦,感觉不是腕揉,也不是臂揉,好像只是手指颤动,频率很快,像是二胡高把位用的手指一压一松琴弦的演奏颤音手法,您是不是以前拉过二胡?如果是,就是受它影响了。我以前拉过二胡,知道二胡揉弦和小提琴是不一样的,小提琴有指板,光靠手指压音调变化很小的。我练习小提琴揉弦已经4个月了,苦于揉的太烂,声音不对,后来经老师指点需要慢练,也就是减慢揉弦频率,虽然声音开始像哭一样,但如果形成了正确条件反射,以后再快就可以了。 有感而发,多有得罪,希望共同进步。
20
 楼主| 有琴来相会 发表于 2014-7-13 11:03: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ljhyjx在2014-7-12 23:01:00的发言:
看了楼主老哥的视频,感觉茉莉花音准不错,感情也拉出来了。唯一给我不好的感觉是您的揉弦,感觉不是腕揉,也不是臂揉,好像只是手指颤动,频率很快,像是二胡高把位用的手指一压一松琴弦的演奏颤音手法,您是不是以前拉过二胡?如果是,就是受它影响了。我以前拉过二胡,知道二胡揉弦和小提琴是不一样的,小提琴有指板,光靠手指压音调变化很小的。我练习小提琴揉弦已经4个月了,苦于揉的太烂,声音不对,后来经老师指点需要慢练,也就是减慢揉弦频率,虽然声音开始像哭一样,但如果形成了正确条件反射,以后再快就可以了。 有感而发,多有得罪,希望共同进步。

指柔时手指当然得依托制板作上下柔,大多数情况下你是看不到其微小的位移动作的。所有乐谱都没有表明该在何处柔弦,不同的演奏家对其处理也各有各的个性,有的表现得很夸张,有的不容易觉察。不能偏离基音并使音色变得柔美才是王道!——也不能滥用,什么情况下用哪种方法是有讲究的!长一点的抒情音可适当用幅度大一点动作来柔等等。 Post By:2014-7-11 11:34:00(引用“云水琴心”下面这句话: 纠结揉弦的琴友不妨改变一下学揉弦的顺序,可先学臂揉,再过渡到腕揉和指柔。注意持琴要稳!)——偶比较喜欢用“指柔”。
小提琴许多技术的确够我们学一辈子的!共同提高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24 18:07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