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样,看到朋友们的回复,我们这个老师教授拉琴的方式方法大致是正确的。就这么学着吧。
昨天看到论坛上一位朋友分享的中央音乐学院赵薇:《儿童与小提琴--写给孩子们的老师和家长》,感触良多,总结如下。
1、关于持琴
书上说:孩子持琴应是最放松的状态,双脚掌着地,双脚自然站立与肩同宽,头扬起一点,把小提琴放在左锁骨上面贴住脖子,头低下就可以了,要放松,强调不用用力夹。不必要追求“不用手扶也能夹紧琴的硬功夫”,容易产生紧张。而这个硬功夫却是我们孩子的老师给我们演示过强调过的。迷惑中~~~~
2、关于琴头的高度
书上讲:持琴的时候琴头要与嘴巴一样高。这个要求对孩子来说比较具体,起码站在孩子的视线看去,这个要求是可以做到的。但是孩子的老师要求孩子拉琴的时候用右脚尖打拍子,这样右脚就不能脚掌着地了,重心全在左脚上(老师示范的时候都是坐着的,所以一边打拍子一边拉不会出现这种情况),我分析这就是孩子挺肚子探头琴头低的根本原因,因为重心不稳啊。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呢?????
3、关于持弓
书上说“要手指自然弯曲,说人的手自然下垂时的手型就很接近持弓的姿势,放松才能灵活自如和有弹性。弓放到琴上练习时注意,先把弓放在琴弦上,有了这个支点,再调整右手持弓姿势,不要先持好弓后放到琴上。持弓的手型是圆环型,即大拇指尖与中指中段的内侧形成一个圆环,弓杆从圆环的接口处通过,食指和无名指顺势轻轻盖着弓杆,小指则“站”在弓杆上面,四个手指略分开,手心留出一个圆圆的空档”。可是孩子的老师讲持琴的小指是几乎直着伸出去的,和食指距离好大。迷惑中~~~~
4、关于弓走直的问题
书上讲了为什么弓子要走直,“只有弓与弦成直角运行时,才能使弦充分地震动起来,也只有运功的平面稳定,才能发出均匀的声音”,昨天我和孩子试验了一下,确实走不直的话出来的声音就沙哑起来,孩子也心服口服了。
而且还教了一个弓走直的办法——“用一白圆片指示弓子到达的部位,使学生在演奏下弓之前,先看好方向,在心里想好这条路线,主动朝这个方向前进。弓跟头触到白圆片就胜利一次”。“这个方法比较有效,因为训练中心在方向感上而不是一点一点控制”。深以为然!!!
5、关于运弓
“运弓时肩臂放松,把它的自然重量下垂到弓子上”,孩子运弓时尤其是拉四弦时老师有几次强调上臂抬高,我都觉得孩子架的很难受。迷惑中~~~~
6、关于左手手型
“将左手自然下垂,保持这个手型把手举起,使琴颈进入拇指和食指之间。”“拇指对在食指和中指之间”,如书上所说,按这个手型,孩子的手指保持在弦上的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7、关于运指
“运指路线是半圆形的,以指跟为圆心,以靠近指跟的指节为半径,手指有弹性地象小锤子一样自然落下,落下后手是放松的”“落指要轻,抬指要灵”,“落指用一点小力气就能做到,仅此而已”,孩子的左手就是僵直,落指很用力的!不看书不知道,原来都是要放松的,根本不需要很大力气!!!
总之,很多问题书上都有相对的解答。结论:
1、学琴很需要放松,从持琴、持弓、运弓、手型,运指,无不要求轻、送,不能着意用力。我想这和练太极拳是同样的道理,松而不散,劲力是自然而发,由内而发,不是靠身体某部位着意用力的。我想这是最贴合自然的方式,最自然的方式才应该是演奏音乐最应该有的方式。
2、原来孩子学琴之最初几节课我感觉老师没什么讲的,讲持琴,比划两下几句话就完事了,也没说出个所以然,为什么这样,为什么那样,就让回家练,拉空弦的时候他说拉响就不错,我也没明白什么叫拉响,孩子不是能拉响吗?拉响还叫个事吗?问老师也是含糊而过。看完书才知道,这里面可教的多着呢,持琴的练习,持弓的练习,运弓的练习,运指的练习,不只是表面那样而已,都是有一套理论的,并且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锻炼的。唉!!!对老师又有些失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