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器考级八大乱像:
1:既然考级是门生意,又不用本钱,都争着吃这块肥肉,所以广州有不下十个的赚考级费的单位,混乱一团。
2:考级的级别原是八级,考完八级有的就不在学了,也不参考了,自然减少了生源.。有办法,增加到十级,你考不考?为了延常考级的时日,曾有人提过加到12级?真够乱的。
3:考级教材更是五化八门,各自编写考级教材,在级别上的教材互相抄袭,更邪门的是某考级单位的十级教材是另一考级单位的六级教材,真够乱的。
4:考级成绩的评定上的混乱,最早考级的评定是:“优、良、及格,不及格”,四个档次,用过几次,发现考级给个不及格,谁会在学?为了留住生源,改为:“好、较好、尚可、较差”,新的四个档次。更绝的是,有的考级评定档次增加到五级。中国的语言太丰富,把不及格改为,“尚可,较差”的文字游戏,目地挽留考级生源。
5:每年考级的次数乱像,最初是每年考级一次,后增加到每年两次,现在是每年四次,明摆的是考级次数越多,赚钱越多。
6:考级收费的混乱,考级一到十级,各考级单位都有自己的收费标准,同一级别的收费差别很大。
7:同一地点扎堆的考级,广州日报报导在法奥臣钢琴培训中心门口贴的通知:广东省音协3月20号考级,中国音协3月27号考级,看了这样的通知使人涕笑皆非,同一个地点两音协都插手,什么面子不面子,你赚钱我赚钱互不相让!!更精彩的是:“此中心的负责人说:我们这理全国和省的考点都有,你想报考那个都可以”,――真象进了百货公司,只要给钱,任君挑选。
8:考级收费后的收支的混乱。音协是行政机钩,没有音乐师资,到考级时,音协派一个工作人员,请几个当地的乐器老师,就开工考级了,考完后给老师的劳务,由派来的工作人员说了算,老师的劳务有限。其实,派来工作人员的任务就是收钱带走。
报载,考级是100%的利润,除去老师的劳务等开支,绝大部份的钱由工作人员带走,这部份钱去了那理?本人不敢妄断,只有大家去想了。
钢琴大师刘诗昆讲的好:“考级证书是废纸一张“,目前广州日报转载人民日报的文章“钢琴考级成了门生意”,“高分低能、自欺欺人、误人子弟”,乱成一团的乐器考级该取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