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心得体会] [建议]选择老师的标准(扫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ai_laohuyou 发表于 2015-3-28 10:57: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琴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小提琴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最近经常提起这个话题,在出租车上,琴行里,网络上,或琴童家长,就这个问题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很多家长在学琴初期,是处于一种盲目状态中的。一种是完全不懂,而另一种虽然不懂但听别人介绍,还有一种家长虽不懂但谨慎,时常关注各种信息的。

      这三种家长,无疑都遇到过目前大多数琴童在初学时所面临的择师问题。

      谈论之前,先说说我个人的学琴之路。

      看过我帖子的朋友可能会有印象,我出生在一个小城。我的父亲属于能持琴持弓,拉个简单的东方红的水平,五线谱根本不懂。所以在学琴初期,父亲帮我找了个他认为很有水平的老师。也就是我的启蒙老师。

      80年代,小提琴还没有像现在这么普及。别说教琴,连学琴的都不多,特别是小县城。

      在学习过5年后,我选择了走专业路线。而选择了我的第二位老师。而我的学琴之路,实际上是从第二位老师才开始的。

      这么多年过去,经常会有家长问。你小时候学琴苦不苦?累不累?喜欢不喜欢?

      实话说,有些东西想不起来了。但有些印象特别深刻的,这辈子可能都不会忘。

      初学5年,那时候的老师第一节课并没有教五线谱。而是教了我东方红。因为耳濡目染我父亲的缘故,我很快就学会了。从此,老师认为我是天才,接连不断的各种小曲子构成了我学琴初期的风景。至于空弦练习,音阶,练习曲则完全没有。

      于是我很快的学会了拉琴,每天练习大概最少在两小时以上。这种状态一直持续了五年多。

      后来偶然的机会,我有幸接触到第一位引导我走入音乐世界大门的教授,他叫崔明德。和他学习的时间并不长,但对我的影响是异常巨大的。

      那时候为了考试,我记得连文化课都停了,在教授所在的城市住的招待所,每三天一次课,整整持续了3个月,后来舅舅的朋友给我弄到当地大学的免费宿舍又待了三个多月,这才能在经济上缓缓。(当时父母离异,家里很穷。)

      六个月,对于琴童来说,是眨眼即过的。但这六个月中,我所接触的东西有以下几个。

      新春乐,庆丰收,黎家代表上北京,喜见光明,丰收渔歌,壮锦献给毛主席。亨德尔第一奏鸣曲,巴赫无伴奏第三组曲快板,马扎斯练习曲第48首,以及少量的手指极限练习。

      要知道,在这之前,我甚至连开塞第一课都拉不好,音准很差,节奏很差,音色很差,运弓很差,总之就是除了手快,一无是处。

      在这种毫无章法状态下练习,虽然没有本质的进步,但实实在在的说,我自己都觉着自己的手变的很利索。就是一个字“快”。

      所谓毫无章法,现在想想,实际上在那段时间里我确实对小提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为我觉得我有点明白小提琴是什么东西了。而这种感觉不正是学习专业应该先了解的嘛?

      好吧,有人说跑题了。实际上我想表达的东西已经浮出了水面。

      在学琴的初期,5年的时间里,我都学习了什么呢?我自己的感觉是:小提琴很神秘,很难拉好,听小提琴家拉觉着好听,但不懂为什么好听,是一种懵懵懂懂的状态。这种状态持续了5年?!!

      在教授家学琴6个月。我都学习了什么?首先,我能听懂音了,虽然还是拉不准,但是明白什么是准的了。姿势虽然还是难看,但是知道什么是对的了。曲子拉的依旧难听,但是知道用什么方法去练习才能拉的好听了。总结:就是有盼头了。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我对小提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到了专业之后,更换了老师。同样碰到了让我终身受益的老师。这位老师在教学中一开始就十分强调音准。当然,是从音阶开始的,包括系统的三六八十度双音泛音等基础练习。这些练习在课堂中几乎占据了三分之二的时间。然后剩余的三分之一是练习曲,只有少的可怜的时间会留给乐曲。

      但这个时候,我已经明白了小提琴到底应该怎样去练习才能达成目的。所以也并未感觉到辛苦。

      再往后,更换了若干名师。在这个基础上自己感觉越学越通畅,也再就没有碰到过难以逾越的问题。

      在教学中,我总结了自己学习的经历和感受。把乐趣作为第一要点。在保证学生学起来开心的前提下,先学习中国外国小型简单的歌曲儿歌,然后加入适量少量的先加入练习曲,再穿插霍曼二重奏,再进入稍难的乐曲,而音阶则是在学生开始学习换把的时候,或者已经明白了如何听音之后才加入进去。

      事实上,经过实践检验,一开始学琴拉空弦的作用并不大,且十分浪费时间。所以,在初学时,我的教案中是不存在空弦练习的。因为这些东西统统都夹杂在比较容易的小乐曲当中,包括音阶,也都包含在内,没必要单独拿出来练习。而到了中期,音阶或转弦,指法练习,弓法练习便要适当加入。这个时候,孩子对提琴的了解已经有所感悟了,练习时间不会很长,但效果是极为明显的。

      择师,在初学阶段,最为重要的,其实只有两点。第一,孩子是否学的有兴趣。第二,孩子的基本姿势和基本音准是否规矩。

      中期:一,孩子对演奏是否有自己的见解。二,能不能自己辨认音准。三,是否知道自己运弓方向。四,能不能将声音拉的结实。

      中后期:一,揉弦,颤音,换把,双音,跳弓,顿弓等技术的掌握。二,演奏是否十分松弛。

      后期:一,音阶完成的准确度。二,练习曲完成的完整度和流畅度。三,大型乐曲的技术把握情况。四,简单的乐曲风格处理和动作处理。五,运弓音色力量和音准的进一步加强。六,自己对乐曲的理解分析。

      再往后。。。

      这个,拉到这里,实际上你知道的已经够多了。你应该找一个演奏家做你的老师,因为这里涉及到指法选择,弓法选择等一系列选择对乐曲风格影响的问题,以及流派等诸多专业性质很强的问题。阿米豆腐,希望朋友们的孩子都会拉到这会儿吧。。。

      全文完。

工作要持之以恒,真诚的艺术家不能借口情绪不佳而束手坐待。——柴可夫斯基
2
天际云帆 发表于 2015-3-28 15:01:00 | 只看该作者
写的真好!非常感谢!
3
spyui 发表于 2015-3-28 19:20:00 | 只看该作者
好!!非常感谢!
4
恺恺欣欣 发表于 2015-4-9 10:30:00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要点赞
5
jacob19730224 发表于 2015-4-11 06:12:00 | 只看该作者
开始,拉空弦确实没用,没有目的的练习都没用
6
sobang 发表于 2018-2-3 21:30:32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我是大连 的一位琴童家长,有机会聊一下孩子学琴的事,我的QQ:10214609

点评

你好我也是大连的小琴童家长,才刚刚开始学习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1 15:23
7
jiaxiaozhi 发表于 2018-2-28 22:18:56 | 只看该作者
我在上海学琴是找原爱乐乐团首席巴顿老师的,既专业系统要求,又照顾每个学生不同的个性,非常好!
8
静待花开de旅程 发表于 2018-3-1 15:23:58 | 只看该作者
sobang 发表于 2018-2-3 21:30
楼主,我是大连 的一位琴童家长,有机会聊一下孩子学琴的事,我的QQ:10214609 ...

你好我也是大连的小琴童家长,才刚刚开始学习
9
mwb8 发表于 2018-3-4 19:54:20 | 只看该作者
个人认为在初学阶段练习空弦有两个好处
1. 可以更好的让学生感受拉弦时的共振,由于初学者可以分配更多注意力在右手上,以不同的弓速练习空弦能够比按指练习更快的掌握较好的音质。
2. 同理,由于初学者可以分配更多注意力在右手上,用不同的弓断练习空弦可以更快的掌握基本的运弓。
当然,空弦的练习仅限于初学阶段的开头。一旦稍微掌握基本运弓后就应该结合简单的音阶练习。但练习空弦绝非没有必要,事实上,在练习各种特殊右手技巧(譬如连顿弓,飞顿弓),一开始也需要以空弦练习为宜。
10
violet1234567 发表于 2018-3-8 19:46:13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谢!
11
rohto1945 发表于 2018-3-17 21:23:5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12
wuhua5409 发表于 2018-3-21 10:20:20 | 只看该作者
拜读后有收获。每个人的起点和经济基础都不同,想达到的目标和可能达到的目标也不同。以现实为基础。
13
wennuanxixi 发表于 2018-5-24 18:48:3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24 21:21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