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琴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小提琴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最近经常提起这个话题,在出租车上,琴行里,网络上,或琴童家长,就这个问题谈谈我个人的看法。。。
很多家长在学琴初期,是处于一种盲目状态中的。一种是完全不懂,而另一种虽然不懂但听别人介绍,还有一种家长虽不懂但谨慎,时常关注各种信息的。
这三种家长,无疑都遇到过目前大多数琴童在初学时所面临的择师问题。
谈论之前,先说说我个人的学琴之路。
看过我帖子的朋友可能会有印象,我出生在一个小城。我的父亲属于能持琴持弓,拉个简单的东方红的水平,五线谱根本不懂。所以在学琴初期,父亲帮我找了个他认为很有水平的老师。也就是我的启蒙老师。
80年代,小提琴还没有像现在这么普及。别说教琴,连学琴的都不多,特别是小县城。
在学习过5年后,我选择了走专业路线。而选择了我的第二位老师。而我的学琴之路,实际上是从第二位老师才开始的。
这么多年过去,经常会有家长问。你小时候学琴苦不苦?累不累?喜欢不喜欢?
实话说,有些东西想不起来了。但有些印象特别深刻的,这辈子可能都不会忘。
初学5年,那时候的老师第一节课并没有教五线谱。而是教了我东方红。因为耳濡目染我父亲的缘故,我很快就学会了。从此,老师认为我是天才,接连不断的各种小曲子构成了我学琴初期的风景。至于空弦练习,音阶,练习曲则完全没有。
于是我很快的学会了拉琴,每天练习大概最少在两小时以上。这种状态一直持续了五年多。
后来偶然的机会,我有幸接触到第一位引导我走入音乐世界大门的教授,他叫崔明德。和他学习的时间并不长,但对我的影响是异常巨大的。
那时候为了考试,我记得连文化课都停了,在教授所在的城市住的招待所,每三天一次课,整整持续了3个月,后来舅舅的朋友给我弄到当地大学的免费宿舍又待了三个多月,这才能在经济上缓缓。(当时父母离异,家里很穷。)
六个月,对于琴童来说,是眨眼即过的。但这六个月中,我所接触的东西有以下几个。
新春乐,庆丰收,黎家代表上北京,喜见光明,丰收渔歌,壮锦献给毛主席。亨德尔第一奏鸣曲,巴赫无伴奏第三组曲快板,马扎斯练习曲第48首,以及少量的手指极限练习。
要知道,在这之前,我甚至连开塞第一课都拉不好,音准很差,节奏很差,音色很差,运弓很差,总之就是除了手快,一无是处。
在这种毫无章法状态下练习,虽然没有本质的进步,但实实在在的说,我自己都觉着自己的手变的很利索。就是一个字“快”。
所谓毫无章法,现在想想,实际上在那段时间里我确实对小提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为我觉得我有点明白小提琴是什么东西了。而这种感觉不正是学习专业应该先了解的嘛?
好吧,有人说跑题了。实际上我想表达的东西已经浮出了水面。
在学琴的初期,5年的时间里,我都学习了什么呢?我自己的感觉是:小提琴很神秘,很难拉好,听小提琴家拉觉着好听,但不懂为什么好听,是一种懵懵懂懂的状态。这种状态持续了5年?!!
在教授家学琴6个月。我都学习了什么?首先,我能听懂音了,虽然还是拉不准,但是明白什么是准的了。姿势虽然还是难看,但是知道什么是对的了。曲子拉的依旧难听,但是知道用什么方法去练习才能拉的好听了。总结:就是有盼头了。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我对小提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到了专业之后,更换了老师。同样碰到了让我终身受益的老师。这位老师在教学中一开始就十分强调音准。当然,是从音阶开始的,包括系统的三六八十度双音泛音等基础练习。这些练习在课堂中几乎占据了三分之二的时间。然后剩余的三分之一是练习曲,只有少的可怜的时间会留给乐曲。
但这个时候,我已经明白了小提琴到底应该怎样去练习才能达成目的。所以也并未感觉到辛苦。
再往后,更换了若干名师。在这个基础上自己感觉越学越通畅,也再就没有碰到过难以逾越的问题。
在教学中,我总结了自己学习的经历和感受。把乐趣作为第一要点。在保证学生学起来开心的前提下,先学习中国外国小型简单的歌曲儿歌,然后加入适量少量的先加入练习曲,再穿插霍曼二重奏,再进入稍难的乐曲,而音阶则是在学生开始学习换把的时候,或者已经明白了如何听音之后才加入进去。
事实上,经过实践检验,一开始学琴拉空弦的作用并不大,且十分浪费时间。所以,在初学时,我的教案中是不存在空弦练习的。因为这些东西统统都夹杂在比较容易的小乐曲当中,包括音阶,也都包含在内,没必要单独拿出来练习。而到了中期,音阶或转弦,指法练习,弓法练习便要适当加入。这个时候,孩子对提琴的了解已经有所感悟了,练习时间不会很长,但效果是极为明显的。
择师,在初学阶段,最为重要的,其实只有两点。第一,孩子是否学的有兴趣。第二,孩子的基本姿势和基本音准是否规矩。
中期:一,孩子对演奏是否有自己的见解。二,能不能自己辨认音准。三,是否知道自己运弓方向。四,能不能将声音拉的结实。
中后期:一,揉弦,颤音,换把,双音,跳弓,顿弓等技术的掌握。二,演奏是否十分松弛。
后期:一,音阶完成的准确度。二,练习曲完成的完整度和流畅度。三,大型乐曲的技术把握情况。四,简单的乐曲风格处理和动作处理。五,运弓音色力量和音准的进一步加强。六,自己对乐曲的理解分析。
再往后。。。
这个,拉到这里,实际上你知道的已经够多了。你应该找一个演奏家做你的老师,因为这里涉及到指法选择,弓法选择等一系列选择对乐曲风格影响的问题,以及流派等诸多专业性质很强的问题。阿米豆腐,希望朋友们的孩子都会拉到这会儿吧。。。
全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