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装粘琴头指板末端上沿距离面板要留多少余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ba5rw 发表于 2016-10-6 22:33: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琴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小提琴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我知道指板投射到琴码的高度标准是27毫米,这样的话指板末端距离面板大约是21毫米左右。但是琴头在弦的张力下会下沉吧,这样的话在没上弦之前一般刘多少余量呢?肯定是大于21毫米,但是大多少为宜?谢谢!
工作要持之以恒,真诚的艺术家不能借口情绪不佳而束手坐待。——柴可夫斯基
2
SXQ 发表于 2016-10-6 22:56:28 | 只看该作者
这个问题似乎很难给出精确的回答。因为上弦后的变形还和琴颈与琴身的角度、琴颈的厚度及材料的强度有关。我的一把琴(琴颈稍厚)变形约1毫米。
3
 楼主| ba5rw 发表于 2016-10-6 23:02:15 | 只看该作者
SXQ 发表于 2016-10-6 22:56
这个问题似乎很难给出精确的回答。因为上弦后的变形还和琴颈与琴身的角度、琴颈的厚度及材料的强度有关。我 ...

及时回复表示感谢!那·就是留1毫米余量?22毫米?
4
SXQ 发表于 2016-10-6 23:38:22 | 只看该作者
只能说我这把琴要是事先多留一毫米,变形后就差不多是21毫米。我当时没有考虑变形,所以变形后成了20毫米了。
5
poho779 发表于 2016-10-7 00:08:44 | 只看该作者
       普遍现象,多数琴一两年后指板未端向下降了2mm。如我订做琴定要求师傅初始做成23mm,当时码显高了些;不习惯,但1—2年后就降到标准高21mm;尔后会保持长期稳定状态。
6
xuxianzhou 发表于 2016-10-7 04:20:21 | 只看该作者
必需定在21mm上吗?稍微低一点修整一下码子高度即可,兴许音色还能得到改善。
7
sunlon026 发表于 2016-10-7 12:42:37 | 只看该作者
看来确实相当一部分新琴都会有形变,学习了
8
明月山人 发表于 2016-10-9 09:35:24 | 只看该作者
xuxianzhou 发表于 2016-10-7 04:20
必需定在21mm上吗?稍微低一点修整一下码子高度即可,兴许音色还能得到改善。 ...

改变是必然的,变好是可能的,另一种可能也是可能的……
9
sunshunoo8 发表于 2016-10-9 19:07:06 | 只看该作者
   制做二胡时就考虑到弦的拉力导至琴杆日后会弯向前,予先琴杆弯一些。琴杆与琴筒是垂直的,但琴杆本身有一定弯度。xiao ti qin,理论上是2 1+ -2mm. 有允许误差,我想制琴师都会以21做标准,不会予留。在琴弦拉力做用下,e a拉力大于g d.日久,琴头指板整体会偏向右,指板不位于正中。于杰老师在本网曾论及解决方法。         
10
ljhyjx 发表于 2016-10-9 23:11:07 | 只看该作者
sunshunoo8 发表于 2016-10-9 19:07
制做二胡时就考虑到弦的拉力导至琴杆日后会弯向前,予先琴杆弯一些。琴杆与琴筒是垂直的,但琴杆本身有 ...

"在琴弦拉力做用下,e a拉力大于g d.日久,琴头指板整体会偏向右,指板不位于正中。于杰老师在本网曾论及解决方法。"
      我怎么找不到解决方法?能提供链接吗?
11
poho779 发表于 2016-10-10 12:15:44 | 只看该作者
xuxianzhou 发表于 2016-10-7 04:20
必需定在21mm上吗?稍微低一点修整一下码子高度即可,兴许音色还能得到改善。 ...

      修矮码子、只解决了弦与指板距离问题。但,码子矮了会影响右手运弓舒适性(码子高21mm数据是实践经验的总结)。另则,这个码子高度、弦对面板的压力形成的音色特征较适中(当然喜爱矮码而成的松柔的音色亦可以用)。
12
sunshunoo8 发表于 2016-10-10 17:37:33 | 只看该作者
[我怎么找不到解决方法?能提供链接吗?]   我记得是在首木上垂直钻两个约2mm的孔,用质地强度大的木柱充填,以增加首木的强度,防止首木变形。琴颈变形几率很小。位于根部的首木不变形,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在小于老师的帖子,查找吧,还有图示呢,。老师只是介绍做法,没说啥目地,做用,我理解是防止琴头高低,歪斜变形。不知我是否是好学生。哈哈!
13
sunlon026 发表于 2016-10-10 21:08:35 | 只看该作者
sunshunoo8 发表于 2016-10-10 17:37
[我怎么找不到解决方法?能提供链接吗?]   我记得是在首木上垂直钻两个约2mm的孔,用质地强度大的木柱充填 ...

首木上打孔插木柱,维修、拆解就相当麻烦了...
14
sunshunoo8 发表于 2016-10-10 22:30:09 | 只看该作者
  ha ha !在燕尾槽的下部,琴的上肺部,与琴颈榫铆无关。,

[首木上打孔插木柱,维修、拆解就相当麻烦了...],否也!哈哈!
15
回来火车 发表于 2016-10-12 21:51:36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变形有三种情况比较常见:
1.是琴头的形变
2.指板与琴颈粘合处的形变
3.面板前后承压,向上隆起

根据考量的方向个人认为应该从:头料硬度,木料切向,装头工艺,装指板工艺,

面板的隆起理论上是存在的,但由于琴马乡下还有承压,所以,可以忽略不计,或者说无法统计。
但是,虽说无法统计,但是,装配完成后,常说的指板过低,有时也有可能是面板隆起过多。
我判断是否要调整的方法,除去基本的数据要求外,还会通过声音判断。
通过声音判断的过程如下:
1琴声灵敏度过高,抗压性差,可以抬高指板,提高琴马,从而琴马之上琴弦夹角的角度变小,提高琴弦夹角的紧张度,提高提琴爆发力。
灵敏度低,抗压性好,可以降低琴马,指板不动,从而琴马之上琴弦位置夹角的角度变大,琴弦舒张性更好,发音会更灵敏。

2.找到平衡点。


装头建议可以装到21.5-22(不作为准确参考依据)
延伸线27.5-28
16
 楼主| ba5rw 发表于 2016-10-12 23:53:57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帮主亲自作答,周末准备试试了,就用22毫米左右试试了。还有一个问题是我发现燕尾槽开得也不好,琴头纵向嵌入后可以直接横向拔出,说明燕尾槽角度不够,这是造成琴颈脱落的主要原因,正在考虑怎么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24 23:13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