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琴码还是琴马?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鱼儿 发表于 2021-2-21 09:43:3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两个词语琴友们经常混淆着使用,我认为有必要通过辩论来统一标准,对于学术研究和资料传播都有积极的影响。

请说出你对这两个词语义上的不同看法。

结束时间: 2022-2-21 09:30 裁判: admin

正方观点 (13)

认为叫“琴码”的支持这边

反方观点 (12)

认为叫“琴马”的支持这边

辩手:1 ( 加入 )
 
辩手:1 ( 加入 )
艺术的真正意义在于使人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海顿
2
tjtgcbg 发表于 2021-2-21 11:13:05 | 只看该作者
还有一个说法  琴桥
3
libuwei 发表于 2021-2-21 13:37:05 | 只看该作者
小提琴桥Violin Bridge 小提琴是西乐,英文表述是an upright piece of wood 一块直立的木头。用于弦乐器架弦。
用琴码比较合适。琴马意思不够准确。用琴桥表达不符合中国人表达习惯。
总之,是架弦的一块木头就是了。
4
jialeyh 发表于 2021-2-21 19:11:13 | 只看该作者
正确的是“琴马”,即,供琴弦骑跨的东西。

码的意思:1.表数目的符号:数~。号~。页~。价~。2.表示数目的用具:筹~。砝~。3.用于事情:这是两~事。
4.堆叠:把这些砖~齐了。5.英美制长度单位。因此,“琴码”是错误的。
5
春华之语 发表于 2021-2-21 22:36: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春华之语 于 2021-2-21 22:55 编辑

我倒觉得得“琴码”是对的。因为琴码正处于小提琴箱中线,相当于音频调整的筹砝,其筹砝的作用才是核心的。从语法上讲,马只能做名词,而码可能做量词。从琴码的功用来看主要是:支点承载和音频筹砝。所以码在这里当量词与琴搭配较妥。如,吉他、二胡,其他琴都用的是“琴码”。
6
也奇89 发表于 2021-2-21 23:44:59 | 只看该作者
我一直是说“琴码”,但我觉得4楼琴友从词汇定义角度说得有道理。
7
云水琴心 发表于 2021-2-22 00:55:54 | 只看该作者
我认为应该叫"琴码”。因为这是琴上一个承载(琴弦)和传递(震动)的零件,起到类似于码头的作用;另外,使用“琴码”也更符合一般人的用字习惯。
8
xqm 发表于 2021-2-22 09:30:52 | 只看该作者
直接传承琴弦振动的小零件----琴码
9
xqm 发表于 2021-2-22 09:31:48 | 只看该作者
俗称----码子

点评

四川话里码子有女朋友的意思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2-22 21:32
10
kenneth55 发表于 2021-2-22 09:58:46 | 只看该作者
书中常见“琴马”,少见“码”。琴马与桥Bridge有相似承载、负重之意。
11
ZHAOSHUYI52 发表于 2021-2-22 20:09:54 | 只看该作者
赞同4楼、10楼老师意见。
12
太极神人 发表于 2021-2-22 21:32:44 | 只看该作者

四川话里码子有女朋友的意思哦。
13
太极神人 发表于 2021-2-22 21:35:00 | 只看该作者
用搜索引擎查了一下,两种说法都有,而且都是比较正式的网站,如:百度百科、知乎等。
14
杭州老琴 发表于 2021-2-24 20:03: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杭州老琴 于 2021-2-25 11:30 编辑





  《辞海》里对“马”和“码”的字义解释见上图。码和马其实是通字。对提琴上这个零件的含义表达只是借用一字,简单一些就叫做琴马。我认为能准确表达作用的名词不妨叫做“弦撑”。
15
jialeyh 发表于 2021-2-25 10:20: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jialeyh 于 2021-2-25 10:23 编辑

在中国,什么时候将这件西洋乐器称作“提琴”的,有待考证。

但"提琴”这个词汇早在明代就出现了,不过它指的是一种来自蒙古的四弦乐器,即,四弦胡琴。

明代西泠长的《芙蓉影·春饯》中记载有:“这是姑苏潘落斋絶妙清曲,更兼提琴簫管、丝索串戏,无一不精。”

在徐珂的《清稗类钞·音乐·提琴》中记载有:“提琴,圆木为槽,上冒蟒皮而空其下,竹柄贯槽中,柄端刻木为龙首,柄有小环,贯四絃於其中,槽面正平,设柱以承絃。竹片为弓,马尾双絃,间而轧之。”

以上说的“提琴”都是指四弦胡琴。什么时候将Violin称作“提琴”的,目前尚不清楚。有可能因为Violin亦为四弦乐器,且小巧、用手提握,故后人将它称作“小提琴”了。

提琴传入日本是在明治时期,大概是在明治13年由西方传教士带到日本的。西方传教士也将提琴带到了中国。但提琴真正开始在中国普及,应该是民国初年以后的事了。民国时期,文人们喜欢用音译来称呼小提琴,比如,丰子恺。有将小提琴称作“梵阿铃”的。我倒觉得“梵阿铃”这个名称挺好,挺有诗意的。但后来人们将它称作“小提琴”了,具体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有待考证。在王沛沦的《音乐辞典》中,已经统一将Violin称为“小提琴”了。

另外,在王沛沦的《音乐辞典》中“Bridge”一词是“琴马”,不是“琴码”。王氏出生于1908年,他编纂《音乐辞典》的年份不详。由于日本从明治开始就全面引进西方科学与文化。因此,中国从清末开始,从日本借用了大量现代汉语词汇,数量庞大。比如,版画、标语、不动产、乘务员、蛋白质、电流、铅笔、唯物论。。。在日语中,小提琴上的“Bridge” 叫 “驹”。驹在汉语中是马的意思。因此,有可能“琴马”一词来自或者借助于日语的称呼。总之,正确的叫法是“琴马”,不是“琴码”。

至于《辞海》中说的通假,只是在表示“古代计算用的筹”和“方便兵马上船的建筑物”时,“马”与“码”才可以通用,并没有说用作“琴马”时也可以通用。

以上供大家参考。

91b845219d664aa0bea1fb48adc01ad4.jpg (298.43 KB, 下载次数: 258)

王沛纶《音乐辞典》

王沛纶《音乐辞典》

点评

研究这么深,佩服! 丰子恺的《西洋音乐简史》(书名可能记错),是我父亲年轻时的音乐入门书。我小时候在家中阁楼上找到后,完全被它迷住了。尽管书中很多词汇套用音译,比如:梵渥铃(小提琴)、披雅娜(钢琴)、朔拿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3-1 00:27
考之甚详,学习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1-2-25 12:02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000 收起 理由
admin + 1000 赞!

查看全部评分

16
zhao668811 发表于 2021-2-25 12:02:21 | 只看该作者
jialeyh 发表于 2021-2-25 10:20
在中国,什么时候将这件西洋乐器称作“提琴”的,有待考证。

但"提琴”这个词汇早在明代就出现了,不过它 ...

考之甚详,学习了。
17
杭州老琴 发表于 2021-2-28 18:41:01 | 只看该作者
再查《辞海》小提琴词条,发现有一图,并有文字说明。是琴马。



见《辞海》缩影本1111页。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000 收起 理由
admin + 1000 赞!

查看全部评分

18
太极神人 发表于 2021-3-1 00:27:30 | 只看该作者
jialeyh 发表于 2021-2-25 10:20
在中国,什么时候将这件西洋乐器称作“提琴”的,有待考证。

但"提琴”这个词汇早在明代就出现了,不过它 ...

研究这么深,佩服!
丰子恺的《西洋音乐简史》(书名可能记错),是我父亲年轻时的音乐入门书。我小时候在家中阁楼上找到后,完全被它迷住了。尽管书中很多词汇套用音译,比如:梵渥铃(小提琴)、披雅娜(钢琴)、朔拿他(奏鸣曲),读得磕磕绊绊,但关于西方音乐家的精彩故事为我打开了音乐圣殿的大门。
19
libuwei 发表于 2021-3-1 06:03: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buwei 于 2021-3-1 06:04 编辑

学习了。

赞这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
20
kenneth55 发表于 2021-3-16 11:00: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kenneth55 于 2021-3-16 11:08 编辑

集思广益,广开言路,收获匪浅!学习收藏了。
小提琴Violin叫梵阿玲,好听是蛮好听,那么中提琴Viola就可以叫“维奥拉”,大提琴Cello可以叫“切洛”?按照中国文化,一个家族还是叫大中小比较合适,呵呵呵跑题了……只是有感而发。
关于“马码”之辩版主设定截止日期到2022年2月21日,期望能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3-29 16:48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