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作品分析] 《绿袖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鱼儿 发表于 2025-4-3 11:08:2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琴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小提琴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乐谱共享

要说音乐圈的"千年老妖精",《绿袖子》绝对能排进前三甲。这货诞生在伊丽莎白一世的黄金年代,比莎士比亚写《罗密欧与朱丽叶》还早个十来年。别看现在它装得跟个优雅贵族似的,当年可是混迹在伦敦小酒馆里的街头明星,最早被记录在某个鲁特琴手的笔记本里,连作者姓名都没敢留。不过要说八卦程度,隔壁亨利八世绝对给它带过货——坊间盛传这位砍了六个老婆的暴躁老哥,为了追穿绿裙子的安妮·博林才写了这曲子。然鹅历史学家无情打假:曲风明显是亨利八世死后才流行的意大利巴洛克style,这绯闻传了四百多年愣是没实锤。

要说这曲子为啥能活成乐坛常青树,得从它的"变形记"说起。最初的版本就是个苦情歌,歌词里男主角哭诉被绿袖子姑娘始乱终弃,还暗戳戳玩伊丽莎白时代的颜色梗——"绿袖子"可能暗示姑娘在草地上"滚"脏了裙子。结果1728年被音乐剧《乞丐歌剧》改编后突然爆红,直接从失恋神曲跨界成文艺复兴金曲。更绝的是维多利亚时代的老铁们,硬是把这情歌魔改成了圣诞颂歌《这是什么孩子》,教堂唱诗班和街头雪糕车共用同一份谱子,这操作比现在的remix还野。

音乐结构方面,《绿袖子》堪称调式界的"变色龙"。搞乐理的朋友们为它吵了几百年:多利亚调式?自然小调?还是带#5音的混血儿?实际演奏时更任性,某段旋律今天升半音明天又还原,活像音乐界的薛定谔。佛汉·威廉斯1929年整的《绿袖子幻想曲》更会玩,拿竖琴琶音打底,长笛从高空俯冲下来,把民谣愣是整成交响诗,中间还夹带私货插了段英国乡村舞曲。这波操作让原本6/8拍的忧郁小调,在4/4拍的欢快节奏里疯狂仰卧起坐。

要说现代整活,这曲子才是真·顶流。PS2游戏《异度传说》拿它当BGM,曼托瓦尼乐团用几十把小提琴织成声音绸缎,连香港中学会考听力考试都拿它当背景乐。最骚的操作当属英国国王歌手合唱团,六个大老爷们儿用阿卡贝拉唱出女高音效果,低音部直接模拟贝斯和鼓点,堪称人肉合成器。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版更绝,把四百年前的怨曲弹出了法式马卡龙的甜腻,评论区老外集体懵逼:这特喵是同一首歌?

不过要说最魔幻现实,还得看它在流行文化里的客串。《星际迷航》里皮卡德舰长用它装文艺,冰Cube在说唱里采样,许冠杰填词改成粤语圣诞歌,连新加坡阿姨都拿它跳广场舞。这波文化入侵比大英博物馆还狠——现在谁还记得它原本是个英国土豪追村姑失败的破事儿呢?

只能说,真正的经典就像块音乐乐高,每个时代都能拼出新花样,从都铎王朝的鲁特琴到21世纪的电子混音,永远在变,永远年轻。




良好的音准主要是建立在由耳朵指导的触指感觉上的。——加拉米安
2
小弥 发表于 5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这把屈颈鲁特琴至少有12根弦,据说这种古老的乐器比吉他的历史更悠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2 11:36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