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琴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小提琴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洗衣服无聊,耳朵闲着也是闲着,干脆听MP3,越听越有劲,呵呵~
补充:都是听的第一乐章哈~
1、首先听的是海菲兹版本(49年版本,44年的那个快得我简直不敢听),这位世纪大师的技术确实一流,演奏激情洋溢和富有独特的个性,唯独感觉在乐句的处理上显得不够细腻,或者说强调整体的韧性而不再具体音上纠缠。
2、然后是薛伟的版本,之所以安排在海菲兹后面是为了做个比较,因为薛哥似乎什么都在模仿海哥,像霍拉舞曲大家就都晓得,我甚至和别人开过玩笑说只有一首他绝对没跟海菲兹学过哪怕一个音,那就是《辛德勒名单》,哈哈,扯远了,书归正传,觉得薛伟的自由速度方面不少于海菲兹,而且也比较有力度激情和魄力,而某些特殊乐句的处理也有自己独到之处,有些音站得比海更稳,只是瑕疵略多点,总得来说学得比较像也学出了自己的风格,然而就认为缺了些什么。
3、梅纽因的版本(非FTP上的那个视频版),其实捉摸不透梅纽因是从我认识他时就开始了,说句老实话,我始终觉得梅纽因的名气要比他的技术更吸引我的眼球,就他的门协来说,一开头就听着不对,音准不理想就罢了,弓子运的也稀奇古怪的,一种不稳的感觉,不知道梅到底怎么想的,呵呵,说他表情呆滞没有感情吧,可很多处理似乎比海要小心,后面很多地方听得又让人想伸大拇指,然而又不是很习惯他的大跨度换把的中间音(滑音),难道他必须靠这个才能找准?还是保险还是他自己风格?在华彩部分最明显,而且华彩的开头快速换把有点乱,故意的?这些都不得而知,想不通,梅该有的技术都有,就是不知道他要表现什么。
4、穆特的版本,听得我是心花怒放,整个速度比前三位降了很多,其处理的细腻程度令我瞠目结舌,可能也只有女人能这么细腻吧,本人觉得作为教科书这个版本最合适不过了!我硬是不服想纠出她的音准瑕疵(这可不是我的习惯哈!),到头来好像是4个稍稍明显的不准(这可不是我的习惯哈!)(一个在华彩的G弦的E,一个在结尾的E弦的A,剩下的忘了^_^),在细腻的基础上对整个乐曲的把握也非常到位,就是整体力度上稍差些,一些具体乐句的力度还是非常到位的,而且比较喜欢她很多地方特有的连贯性。ps:那两段柔板简直绝了!
5、郑经和的版本,也是我最早听的版本,与穆特相比就激情多了,力度上好不逊色于男演奏家,只可惜明显的瑕疵相比穆特就多了不少,当然这还跟她的版本有关,有些版本就不太明显。其处理乐句和感情的个性化也比较突出,也是我比较偏爱的。
以上只是一个业余得不能再业余的业余耳朵和业余表达阐述的业余的观点,很多具体东东不知怎么讲,让大家见笑了哈,一口气听5遍,确实有说不完的感受,希望能与大家多交流,也希望能得到高人的指点。至今还没搞到帕尔曼、阿卡多米尔斯坦的,以后有机会一定要好好享受下,嘿嘿!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6-5 1:55:20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