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我请教老师及反复对比,我认定所谓的百牛子,是一种我们当地成为“鸭脚木”的东西,当木屐还在南方流行的年代,鸭脚木即百牛子就充当了最常见的制作材料,特点是,轻而不易透水,穿着走路,屐底与石板地面相击,确实能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 现今好一点的琴码,也包括来自法德等国价值数百元一个的高级码,也是用鸭脚木做的。由此可见,鸭脚木即白牛子的分布之广。普及琴的背侧板,多用鸭脚木做,如制作得法,一样能发出高贵的声音,但花纹不好。以目前琴界追花之风之盛,自然不在发烧友的主选之列。 而我则从来不对之取鄙夷之意。 s送了我一套百牛子背板,我没有用来做琴,L用来帮我做了一个大提琴码,老实说,花纹接近三棵树,我不胜喜欢。但开始声音确实软了一些,许是木头干得不透的原因吧。现在两年过去了,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变。据s说,陈锦农大师上世纪八十年代在美国获音质金奖的红棉琴,就是用百牛子做的背侧板。我相信。 花纹好的百牛子做成的背侧板,没有一般枫木板的花纹连贯,斑点比较松散,虽不如枫木板显得大气,也自有它的可看之处。至于声音,是没有什么悬念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