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提琴制作] 有关外国提琴奥秘的讨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wzhongfanshan 发表于 2009-7-18 00:3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琴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小提琴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有关外国提琴奥秘的讨论

                 钟凡山

1、我为什么要表达这些观点。
我是一个业余的小提琴爱好者,不但喜欢拉琴、做琴、调琴,研究有关提琴的各方面资料。而且喜欢试验思考和分析。我不迷,不发烧,不盲目崇拜。喜欢独立思考,不需要考虑经济利益。面对目前社会上盲目吹棒外国琴,贬低国产琴的现象,却没有争论的现实,很不服气,所以自知水平不高也只能提出一些观点供大家思考,但原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另外由于条件所限,我没有见识过名琴也没有见到过国产最好的琴,希望见过,拉过、名琴的朋友,告诉我,你除了以商标和鉴定证书做为辅助资料以外,怎么分辩真假又怎么知道是原汁原味,没有经过后人的修改等等情况,这都是我非常愿意知道的,这里谢谢了,


2、古意大利提琴制造师有奥秘吗?
首先我声明意大利是提琴诞生的摇篮,以斯特拉底瓦利为代表的古意大利制琴师,对制琴事业的贡献是肯定的,他们的作品也是宝贵的文物,我尊重他们。我现在要研究的问题只是后人为了商业利益或其它原因制造的一些似通非通,玄之又玄的神话、空话、大话。如不这样就不能对国产提琴与外国琴作实事求是的公平对比,就不能消除对外国琴的盲目崇拜,及贬低中国琴的怪现象。到目前为止,我所听到的所谓古意大利制琴师的奥秘,想一想没有一条是能说服人的,下面举几个最流行的说法加以分析:

(1)“斯特拉底瓦利时代的制琴水平达到顶峰,以后再没有什么进步。”不对1800-1900年是改造老琴的高潮,加长低音梁,抬高指板及修改琴板厚度,都对音质有很大影响。可以说现在我们所能听到的公认声音非常好的斯特拉底瓦利琴不敢说全部,起码是绝大部分都不是斯氏的原声了。要归功于最后一位修改琴的人才对,至于说没有大的改动是对的。因为大改动就是一种新乐器了。比如电子提琴,将来有可能把所有名琴的声音都贮存进去,你想要什么音色就有什么音色。但它已经不是提琴了。社会总是进步的,制琴也绝不会例外。

(2)“斯特拉底瓦利掌握了制琴的奥秘,但没有传给后人。”
事实上,到目前为止没有公开证明任何人能完全掌握制琴的声音。中国,外国、现代、古代毫无例外,其原因,以后再作专项分析,斯特拉底瓦利也不例外,其根据是:
A、斯氏琴中能灌唱片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说明斯氏琴的声音也是有好有坏的。不是全好,从音色上讲也是一把一个味,谁也不可能作到想要什么音色就能做出来。
B、现在公认斯氏琴中声音最好的几把琴,其制造年代是跳动的,也就是说好的和一般的是交替出现的,是随机的,而不是从掌握奥秘以后每把都是好琴。
C、若说斯氏没有把制琴奥秘传给他的两个儿子更是叫人无法相信。斯氏去世时他的儿子已经60多岁了。给他打工几十年看也看会了。所以只能说他没有奥秘可以传授。

(3)意大利古琴漆失传的奥秘分析。
请注意这里说的是整个提琴制造行业,不是指某一个人。我们设想一下当时的环境。市场上所有漆类涂料,就只有几种天然植物油如亚麻仁油,松节油及天然树脂如松香、古巴胶等用在所有用漆的地方包括房屋,家俱,油画,各种工艺品及提琴,可以说当时的油漆就是大路货。每家可选择的只有各种原料的配比,根据老板的个人观点决定多放乳香脂还是多放山达脂,这种配比勉强可以算做各家的商业秘密,(现在每个琴厂也都说有自己的保密配方)但远谈不上什么奥秘,另外再从制琴工匠的角度考虑,我不太相信他们有发明新漆种的能力。如果有,早就传播开了,在行内人士来说,看一眼就懂了。所谓一点就透,在不是高科技的行业内。保密是很难的。

另外,持这种“意大利古琴漆失传”奥秘观点的根据是说现在,配做不出和古琴一样的漆来。我认为这种现象是很正常的,因为新漆和旧漆就是不一样的,没有可比性,如果要一样,就必须对新漆作旧,那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还有人说古琴的漆对声音特别好,有名琴作证。但是事实上也有的老琴,而且是多数,声音不太好,你又怎么解释呢?还有人用现代的分析方法对琴漆进行分析化验发现有些成分(元素)不是漆里应该有的成分,认为制琴师在漆中加了什么神秘物质。我认为没那么复杂,如果是故意加进去的,一定会在同行之间传遍而留下某种记载,特别是其作用一定是很明显的。若是其成分不是有意加进去的。那么刷漆磨漆过程中,由于油漆干的很慢,多少都会有灰尘落在漆膜内,再有经过长时间漆肯定会发生一些化学反应如氧化等生成一些新的成分也不奇怪。算不得是奥秘。

再有从时间上分析也没有失传的可能。证据是制琴行业,没有停产,几乎所有制琴师都有弟子传下去。即使是18世纪末。印度虫胶传到意大利把油漆挤出去了。到19世纪中期大家想恢复油漆就发现失传了。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油漆有些优点,是漆片代替不了的,所以仍会保留一部分市场。即使最后油漆完全被挤出市场那也要很长的时间。50年的时间太短了。绝无失传的可能。

总之我认为与其说漆的配方失传不如说根本就没有秘密配方或者说是不值得保密。没有人注意它,倒是后来人为了某种原因大肆炒作。退一步说如果现代的漆与古漆不同也只是能说改进的结果而不是失传造成的
在真正的音乐中,充满了一千种心灵的感受,比言词更好得多。——门德尔松
2
东府花园 发表于 2009-7-18 03:10:00 | 只看该作者

wzhongfanshan 朋友言之成理,持之有故。其视角的独特,观点的新颖,不一定能令所有人信服,但其思维的缜密,分析的深刻,足以值得所有人钦佩!

历史不是任人随意打扮的小姑娘。要还其历史真面目,不但需要大胆的假设,而且需要小心的求证;不但需要渊博的小提琴历史知识、丰富的工艺技术数据资料,而且需要借助现代的科学技术手段。在这里,破除盲目地崇洋媚外、偏执地迷信古人死人的理念是重要的,把历史人物放在当时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加以恰当的评价更是重要的。让事实说话,比让权威说话更胜一筹!

支持楼主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探索,希望看到楼主更多的精彩文章!

3
liweihao5253 发表于 2009-7-18 09:41:00 | 只看该作者

好帖子!这让我对国产琴更有信心了。

4
老腾 发表于 2009-7-20 16:04:00 | 只看该作者
支持楼主
5
如歌如吟 发表于 2009-7-21 10:04:00 | 只看该作者

顶!N1!!!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8 14:04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