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兄啊,以您的年龄猜想,如果没上大学的话应该是没读过什么书的,您就是那个年代受害最深的人了。
有些东西拎不清不是您的错。
看了您的作品以及聊天内容,很佩服您强烈的求知欲和执着的钻研精神。但兄弟还要说,要把一件事情做到极致,最终拼的还是文化。
真心劝您多看几本书吧,平面几何、立体几何、形式逻辑以及建筑美学等,还有您专业方面的如木材学等等。
以您的执着的向上追求的精神,相信用不了几年,您定会焕发青春,上一个大台阶,那时再回过头来看你现在的帖子,大概您会洒笑一地。
其实有个例子对您来说应该有借鉴意义:
老红棉厂的师傅都知道,朱明建大师的师傅梁老手工并不是太好,但为何能培养出一批大师级弟子?老红棉厂的师傅同样给出答案,梁老肯学习、肯动脑。在别的师傅还在纠结于做工如何的时候,梁老钻已经研读了大量的相关资料。所以,您看梁老的弟子那个不是手一份笔一份?
上面的故事是亲耳听老红棉厂年龄不低于您师傅说的,说的时候崇敬之意溢于言表。
宝兄还原谅兄弟狂妄,毕竟兄弟不是做琴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