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琴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小提琴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我认为有很多哲学思想被小提琴演绎得淋漓尽致。由于时间关系,简单说明如下。
首先,整个小提琴演奏就是一个巨大矛盾的集合。我非常敬佩林耀基老师对小提琴三个矛盾的概括,YES!非常敬佩!一是时间和空间的矛盾,二是动和静的矛盾,三是用力和放松的矛盾。其具体内容不作赘述,相信大家很了解。
第二,普遍联系。我自己在演奏中有所体会,比如音准,我们常常只注意到左手手指的按弦位置。是,这是很重要的,但我们的大小臂的前后运动、肘关节的舵式动作和手指的把位是有直接联系的。换把中手臂运动不协调、舵式动作不到位将直接导致把位不准,进而影响音准。而我们往往只关心换把完成时手的位置,而不注意整个过程,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显然是不足的。再比如,右手运弓,我们想发出非常饱满的音色,不论分弓和连弓。我们往往要么注重压力,忘了弓速,要么就是注意了弓速,忘了压力。拉分弓,弓速较快时,压力应较大些;而当我们拉连弓时,一弓拉很多音,弓速较慢,这时我们若还是用拉分弓的压力显然会出现噪音。还有,换弦时如何保持压力,弓子和琴码的距离都对音色来讲都是关键。
第三,量变和质变。我们初学某项技术或表现某种风格时,出错是难免的。不能指望每一次慢练(无论多慢)都能拉好,只有具备了一定量的积累,修炼到一个时候,突然发现得心应手了,这才是有了进步,有了质变。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认真用心练琴是必要的,别想偷懒。
第四,实践的意义。每一次练琴应当有目的性,带着思考,带着目标去练,不要一味的拉了多少遍就行。有了实践,我们才和琴、拉琴之间建立了信息交流,不然拉成什么样了,我们心里没数。
... ...
哲学对拉琴没有具体技术上的支持,但是对我们的演奏却是很有用的,若能用哲学思想来思考和把握我们拉琴时遇到的问题,会少走很多弯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