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琴童家长必读之二:“重力法则”是小提琴演奏用力的基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changxc 发表于 2006-7-20 19:40: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琴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小提琴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琴童家长必读之二:“重力法则”是小提琴演奏用力的基础

本文是前文(拉小提琴要顺从自然规律)的继续。 本文我要和大家一起探讨这样一个论题:“重力法则(万有引力)是小提琴演奏用力的基础”。 首先,我们先说克服重力的例子。跳高运动是如何去克服重力(最终以失败结束)。火箭升空(很险的),等等。大家看,违反重力法则就要承担风险。 现在,我们来说利用重力的例子。我们常见的打桩、水的流动,等等。 拉琴有时就像水的流动(向下),比如,我们正常拉下弓的时候,手臂的横向运动(E弦 ),有向下“落”或“掉下来”的感觉,这个感觉有了,后面的问题可能就一通百通了。为什么呢,说明放松呀,没有与“万有引力”相对抗。 大家时刻都把“重力法则”的概念当回事,别去对抗,否则就是紧张。 比如:有些孩子拉琴,特别是拉慢弓的时侯,弓子抖,而且越控制,越抖。为什么,这就是紧张造成的。试想,一个人去向一个小的针孔穿线,手往往会抖,因为拿线的手即有向左的力,又有向右的力,上、下、左、右都在用力控制,力对抗了,不均匀,相互矛盾了,就要抖了。 实际上,前文说的手指落弦的感觉也是一样,如果有了手指向下落的感觉,体会一下,会非常舒服的。 挤时间写的,不精。请大家参与,完善。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24 10:02:12编辑过]
我每天苦练14个小时,现在却有人叫我天才?!——萨拉萨蒂
2
superman109 发表于 2006-7-20 22:04:00 | 只看该作者

不错不错,拉琴引申到万有引力。

对的,越控制越陡。

好贴,期待继续完善~

3
 楼主| changxc 发表于 2006-7-20 22:40:00 | 只看该作者
看来是得换换脑筋了。
4
静思 发表于 2006-7-21 01:21:00 | 只看该作者
所以音乐学院的学生,特别是附中的学生,不学习物理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它对拉琴太重要了。
5
jacob19730224 发表于 2006-7-21 09:07:00 | 只看该作者

顶你啦

我有点感觉:脚要站在大地上,腰要松松的“荡”,想不好这个动词

6
 楼主| changxc 发表于 2006-7-21 11:12: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静思在2006-7-21 1:21:00的发言: 所以音乐学院的学生,特别是附中的学生,不学习物理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它对拉琴太重要了。

您说的对,琴童拉琴,家长一定要“即知其然,又知所以然”,这很关健。

学小提琴,不是职业教育的路子,不是训练 “熟练工种”,不是只会做,但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如是,就成“匠人”了吗。

孩子不管将来无论是否从事这个职业,小提琴是一门精英教育,系统教育。

学琴、指导学琴,“不但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7
superman109 发表于 2006-7-21 11:55:00 | 只看该作者

是的,学琴要学点和发声相关的理论知识。

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发这个声,才知道怎么去改进。

基本上会理论知识的拉琴,和不会理论知识的拉琴者它们之间的差别,和木匠、制琴师之间的差别差不多。

8
 楼主| changxc 发表于 2006-7-21 16:27:00 | 只看该作者
我在别处看到您和某版主论调音的论题,我也 打了一帖,但有些玄妙了,不好意思。
9
liuxiang8941 发表于 2006-7-22 15:45:00 | 只看该作者
经验之谈!
10
hommp 发表于 2006-7-23 23:31: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changxc在2006-7-20 19:40:00的发言:

重力法则(万有引力)是一切运动的基础”。。。。。。拉琴有时就像水的流动(向下),比如,我们正常拉下弓的时候,手臂的横向运动(E弦),有向下“落”或“掉下来”的感觉,大家时刻都把“重力法则”的概念当回事,别去对抗,否则就是紧张。。。。。。。手指落弦的感觉也是一样,如果有了手指向下落的感觉,体会一下,会非常舒服的。

整体要表达的意思还算对,逻辑不对,漏洞太多。完全的重力就没有控制了,重力要求弓子以9.8的加速度下降,你却必须拉匀速或者减速时咋办?上弓和落指怎么可能不对抗重力呢?全是矛盾。此帖要精华需要重写,象鱼儿这样没学过理科的才给你精华呢
11
hommp 发表于 2006-7-23 23:35:00 | 只看该作者
再说,重力法则是一切运动的基础,这话也太不严密,作为常识,力和运动是物理原理的两个范畴。况且,一切运动的基础?布朗运动算不算?
12
 楼主| changxc 发表于 2006-7-24 06:26:00 | 只看该作者
楼上说得对,我是说重力法则是一切演奏的运动基础,我的本意是在如何拉琴上,没想搞“科研”,感谢版主提醒。 关于拉弓子的问题,版主太叫条了,如果像您理解的那样,还怎么演奏呢?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是必须要讨论清楚的。

林耀基先生常讲:1+1=2;1—1=0(林大师的同学杨宝智教授著:林耀基小提琴演奏精要)。

什么是1+1=2,就是自然重力再加演奏者的用力(我们叫加上去的重量)。对于这个问题,不能叫条,要唯物辨证。所谓加上去的重量,说两种:一种是如前所述,即:自然重力再加演奏者的用力(我们叫加上去的重量);另一种是“减”去不需要的重量。如:初学者拉全弓,要求声音均匀。到弓尖部分,弓子自身的重量不够,需要“加”力,到弓根,弓子自身的重量又大了,需要“减”力,(这个做为“减”的力,应理解为是加上去的“减”'力,即必须使用的力)这一“加”,一“减”(实际是‘加’),都是1+1=2。(只要是有用的做功,都是1+1=2)。

什么是1-1=0,就是自然重力再加上演奏者抵消这个重量的用力(我们叫对抗上去的重量,而必需的减力,实际是用力)。

您说的拉弓子需要加速(一般讲,加速的运弓,是需要加点重量的),如果要做到“1+1=2”,必须在弓子自身重量的基础上,再加上演奏者自己的力(正确的方法);如果一边加速,一边“抬着弓子”,给弓子“减”重量,就是1-1=0了(有的人在给弓子抵消“自重”的同时,还要压弓子,这时的弓子会“抖”的)。

至于上弓也有弓子的自然重量在里面,运动还是1+1=2。左我的落指,即然是垂直运动,就没有自然重量了吗?呵呵。

就题想写一篇“1+1=2;1—1=0”的小段子,这回可得“小心捉笔”了,呵呵。

加外,说个题外话(搞笑的,热闹就好):

论坛,论坛,无论不谈吗。说到运动,而且是物质的运动,牛顿当初发现了“万有引力”,但他后来不能解释天体的运动,无奈,他开始研究神学,最终只能以“是神最初推了它们一把”,说的还是需要有个“力”。

“光”的运动我们就不探讨了,呵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7-24 8:50:28编辑过]
13
忧郁第六把 发表于 2006-7-28 13:29:00 | 只看该作者
superman109说话蛮专业的 
14
smart228 发表于 2006-7-28 13:53:00 | 只看该作者
9楼的朋友,经验往往比理论更有用
15
wcying 发表于 2006-7-29 11:50:00 | 只看该作者

同意第10樓,hommp超級版主的意見.

看了樓主的"法則",祇覺得很混亂.尤其是 1+1=2.把"減"也說成是加. 真是一頭霧水,听說這些道理還是說給小孩子听的,他們能理解嗎?

拉E弦,放手,弓子會向下掉,那么是不是要順從這感覺,由這弓子向下掉呢? 太快了吧? 怎么辦? 控制一下,不讓它這么快下去--這不就同"萬有引力"對抗了嗎? 真是太玄了.

按這樣下去,可能根本法無拉琴了.因為開始第一個步就要在那里精確計算重力多少,我要用力多少.....結果是無法拉出第一弓.

16
 楼主| changxc 发表于 2006-7-30 18:18:00 | 只看该作者
楼上的朋友,我善意的给你回个帖。 你一定是错了。比如:有的人拉琴,弓子拉得不是很好,总是会觉得它像一根弹簧,得时刻“压”着它,否则,它就会“颤抖”。这是决对错误的。 拉琴没有重量的概念是十分可怕的。重量来自于引力,没有引力的地方是失重的。 只有学会运用重量,才可能做到“柔软”。而“柔软”是小提琴演奏的“贯穿”。
17
wcying 发表于 2006-7-31 11:09:00 | 只看该作者

"拉琴没有重量的概念是十分可怕的。" 危言聳聽.

看原文,連'落指'都同'重力'扯上了關係. 難怪中國人拉的二胡不好听,因為落指沒重力可扯上關係.運弓也沒萬有引力可以利用.

18
abob 发表于 2006-8-2 01:12:00 | 只看该作者

呵呵,

hommp的说法并不是很正确,

楼主嘛,错得就没边了,

其实讲拉琴并不需要这样似是而非的“科学解释“的,

象利用弓或是手臂的重量,一直都在讲的嘛,

注:关于楼主说到的“科学”,鄙人“绝对”权威的哦,

19
uredeadwy 发表于 2006-8-2 10:37:00 | 只看该作者
我开始拉的时候手也是很紧张的,后来就好了
20
大鹏展翅 发表于 2006-8-21 22:10:00 | 只看该作者
能请各位介绍下学琴的经验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22 18:48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