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讨论]音柱的摸索(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skbao 发表于 2007-2-25 23:2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琴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小提琴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十一、试验的提琴:

因考虑到面板和背板的弧度会影响音柱在不同位置对琴板的应力,从而影响音色,我选用了面板和背板的弧度较小、较平坦的上海提琴厂1955年生产的百灵牌4/4普档小提琴(音色不错,略偏刚硬)作试验品。

十二:两条试验轨迹线:

1、用硬纸片测量左音孔内沿到低音梁的距离,再用硬纸片测量右音孔内沿到音柱的距离,使两个距离数值相等时,与音柱向右音孔一侧相切、与琴弦平行的纵向轨迹。

2、在纵向轨迹上试验,调节面板下方音柱和面板上方琴马脚之间的垂直距离,获得最佳音色时,与音柱琴头一侧相切、与琴弦垂直的横向轨迹。

十三:在纵向轨迹上,音柱位置与提琴音色的试验结果:

1、面板下方音柱和面板上方琴马脚之间的垂直距离为0时,E弦发音变细;A弦发硬;D弦和G弦变化不明显。

2、面板下方音柱和面板上方琴马脚之间的垂直距离为3毫米时,E弦、A弦、D弦、G弦均发音正常,音色最好。

3、面板下方音柱和面板上方琴马脚之间的垂直距离为5毫米时,E弦、A弦、D弦、G弦均发音正常,音色也很好。

4、面板下方音柱和面板上方琴马脚之间的垂直距离为8毫米时,四根琴弦发音不均匀,E弦好,特别高把位很优美;A弦发空;D弦和G弦变得有点浑浊。

5、面板下方音柱和面板上方琴马脚之间的垂直距离为12毫米时,E弦变成象箫管声,高把位几处产生啸叫声;A弦发音不均匀,产生轰鸣声;D弦空空如木;G弦产生咕噜咕噜声。

十四:以音柱和琴马脚之间的垂直距离选3毫米为基准,在横向轨迹上,音柱位置与提琴音色的试验结果:

1、音柱外侧(右音孔一侧)与纵向轨迹相切时,四根弦音量均匀,音色最佳。

2、音柱向右音孔移动3毫米时,E弦发音变细;A弦发硬;D弦和G弦较好。

3、音柱向低音梁移动3毫米时,E弦发音变粗;A弦发木;D弦一般;G弦变洪亮。

4、音柱向低音梁移动7毫米时,E弦发音如出自木琴琴片下的共鸣钢管;A弦发音如长笛中音部;D弦发音困难;G弦严重发木。

声明:单一提琴的片面试验结果,不一定正确,仅供琴友们参考。热切恳求各位老师给予纠正。

当你演奏的时候,别管你的听众是谁。当你演奏的时候,要永远觉得有一位大师在谤听。——舒曼
2
—27°邪笑 发表于 2007-2-26 16:00:00 | 只看该作者
杂没人回捏??
3
douya 发表于 2007-2-26 22:59:00 | 只看该作者
精神可嘉!顶一下。
4
pztrliu 发表于 2007-2-27 15:25:00 | 只看该作者

细致、全面、翔实、有益的尝试,试验结果无私地与大家一起share。贴主真是个热心的提琴发烧友。

5
回来火车 发表于 2007-3-1 14:35:00 | 只看该作者
好贴!!!!
6
guanfei0911 发表于 2008-6-27 17:00:00 | 只看该作者

很好,若能图示音柱调试轨迹线就更好了,谢谢。

7
uranus 发表于 2008-7-12 23:12:00 | 只看该作者
同意6楼观点。
8
巴洛克 发表于 2008-7-14 09:59:0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很 厉害,按此法试过,还是很有效果

9
孑孓 发表于 2008-7-14 19:45:00 | 只看该作者

建议楼主多用几把琴试,做个统计表,测声音时除了听最好有仪器搞个指标,搞个比较科学的结论,可写论文发表了。

敬佩楼主爱琴精神

10
qiouzhibx 发表于 2010-11-29 01:37:00 | 只看该作者
有指导意义!
11
电子眼 发表于 2012-8-28 08:25: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有图最好!
12
trewq_732579986 发表于 2012-8-28 10:25:00 | 只看该作者
如果再有琴码的位置实验就更好了
13
沙里淘456 发表于 2012-8-29 00:12:00 | 只看该作者
音柱的调整还应根据琴的面板的厚度,面板厚的可加大琴马与音柱的距离,一般5至10毫米都可以。
14
mysun 发表于 2012-11-6 12:48:00 | 只看该作者
“1、音柱外侧(右音孔一侧)与纵向轨迹相切时,四根弦音量均匀,音色最佳。” 什么“与纵向轨迹相切”?看不懂,就很难受!也就不知怎么回事?
15
 楼主| skbao 发表于 2012-11-7 13:28:00 | 只看该作者

照片中图A是直线与圆相切, O是切点;图B是直线与圆相交,M和N是交点.图中的直线就是我所说的轨迹,图中的圆就是我所说的音柱.

16
高山大海 发表于 2012-11-7 17:51:00 | 只看该作者
建议楼主将“音柱的摸索一、二、三”集合成一个帖子,以便于网友系统地学习。
17
mysun 发表于 2012-11-8 10:28:00 | 只看该作者
我很笨,还是看不懂。不是说与右侧相切吗,图片看是在左侧相切,而且这根线,是代表琴弦吗?这个轨迹是从哪里来的?我真的很笨,我都骂自己是笨蛋了!
18
二匹马 发表于 2013-11-24 14:46:00 | 只看该作者
   这个轨迹代表什么呢?没有明确指向,只有楼主自己知道,恐怕导弹专家也无法理解,
19
 楼主| skbao 发表于 2013-11-24 22:40:00 | 只看该作者
没先生说的那么深奥吧。 先生肯定学习过几何。调整小提琴音柱时的移动有两种方向,一是上下移动,几何里称纵向,二是左右移动,几何里称横向。物体运动划出的线或留下的痕迹(实在的或虚无的直线或曲线),称轨迹。 纵向轨迹试验就是,音柱不左右移动,而是沿直线将音柱上上下下的移动,改变音柱与琴马的距离、蝴蝶片下的位置等等,来寻找提琴音色的最佳点; 横向轨迹试验就是,音柱不上下移动,而是沿直线将音柱左左右右的移动,改变音柱与低音梁的距离、在四根琴弦下的位置、高低音的平衡等等,来寻找提琴音色的最佳点。
20
 楼主| skbao 发表于 2013-11-24 22:45:00 | 只看该作者
我的《音柱的摸索》,共发有三个帖子,然后又合起来发了一个贴子。只要三个贴子全看一遍,估计还是容易理解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22 19:42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