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琴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小提琴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研討:指板向下凹的弧線的作用
我去年在網上看到有人說指板不是平直的,要圓滑地,在中間凹下去1.5mm. 並且說,有專家研究出這是一條"懸垂線".
當時很納悶的,指板筆直的不是容易制造嗎?現在要做這么長一條圓滑的下凹的弧線不是增加了很多難度.
經過一段時間的思考,我悟出一點道理來了.要描述出來也是夠繁複的.
不想看繁複的論証.那末簡單地說一句就是:
"琴弦振動時是佔據一個弧線形的空間的."
下面進行繁複的論証:
問題牽涉到琴弦離指板的高度.
琴弦離指板的高度到底是多少為好?
有人因為琴弦太高,按弦按到手痛甚至出血.有人練就鐵手指,滿是繭,不怕痛.沒問題了嗎? 還是有問題.按弦后放手時會彈出聲音.而且我的看法,對快速按指都有影響.按5mm高的弦總比按2mm高的弦要吃虧吧. 啊呀呀,可以說是一點好處都沒.
但太低了,就會產生碰指板而發不出音的現象.
所以琴弦的高度是要在容許的範圍內越低越好.而這一條"懸垂線"就起了相當大的作用了.
網上曾有人把四根琴弦比作一隻比一隻胖的小狗.我這里借用一下.(雖然我是無論如何也想像不出振動的琴弦有邊一忽似小狗)拉g弦時可以看到弦變胖了,中間最胖的地方可達大約4mm.即振動半徑是2mm.(后面都暫時以這個數字來計算)
也就是說弦的高八度處,一定要離指板2mm以上才行.但是,對於平直的指板來說,就不止這個數了.
如果弦在振動時佔的空間是菱形的.如圖.
那末指板祇要在高八度處離弦2mm多一點就可以了.
但事實上琴弦在振盪時佔的空間是橄欖形的.
所以指板僅離弦2mm,就可以看到它同弧線相交.這表示它阻礙了琴弦的振動.
那末要離開多遠才能不阻礙呢?
因為這橄欖形的一半近似於一個標準圓上的弓形.(雖然這弧線可能不是圓,但也相差不會太多.以標準圓來說明容易點).
這樣,以弦長為320mm.弦中心到圓2mm,可以畫出一個很大的圓.
不理空弦,從第一個半音開始.,按下去后弦就同指板相交.這個交點就是大圓里弓形的一端.可以看到,表示指板的直線如果在弦中心祇離弦2mm多點,甚至3mm.這直線同圓都會有交點.
很明顯,要離弦線最近而不同圓相交的是一條切線.所以,如圖,畫出切線,可以計算了.
大圓半徑為R, EF=2mm, 所以 OE=R-2, OA=R, OG=R+X .
直角三角形 OAG ~ OEA.
所以 (R-2)/R = R/(R+X)
X = 2R / (R-2) 所以 X>2
因為R很大,所以 R 同 R-2 幾乎相等.
所以X雖大於2mm, 但幾乎等於 2mm.
(同樣,如把琴弦振盪半徑定為 3mm, 那末 X 就是等於 3mm.)
也就是說,平直的指板,在高八度處必須離弦 2 倍於琴弦振盪半徑.
這在弦中心高八度處尚可以過得去,但在再高八度處就有問題了.
按此比例計算,再高八度處就是3倍於琴弦振盪半徑了.
所以,平直的指板是不上算的.如果指板下凹,形狀就同這個大圓的圓周一樣.那末就可達到琴弦同指板靠得最近的目的了.
以上,不完善的論証,不很精確的精確計算,但可以解釋 "懸垂線"了吧.
敬請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