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心得体会] [原创]改制弓与新式持弓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no5no6 发表于 2009-10-31 10:0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琴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小提琴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改制弓与新式持弓法(一) 摘自《no5no6小提琴》

一  改制弓

  马尾库末端用502胶水粘上一电子琴的电源开关,用沙纸打磨成马尾库末端的形状,同时括去一半的皮套,从而达到马尾库末端加长的效果。还个过程花了我半天的时间,经过几次修整之后,用起来已经很顺手,这段时间一直用着它,再也没有换过其它的弓。由工艺太简单粗糙,还把弓存在两个重要问题。

  1 马尾库被顶死,弓毛张力无法调节,弓毛一直紧绷着,决定了这把改制弓的寿命是很短的。

  2 皮套被去了一半,右手食指几乎靠不到皮套,对食指小有影响。

  3 有效果弓毛变短了,短了17mm.

二 新式持弓法

  1 拇指指甲面正对弓尖,传统的指甲面朝下;

  2 拇指与中指在弓杆上的位置是错开的,拇指在前,中指在后,传统的拇指与中指相对;

  3 小指顶在弓杆的内侧,传统的顶在弓杆的正上方;

  4 拇指和小指形成一个圆环,传统的是拇指与中指形成一个圆环。

  新式持弓法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拇指全力控制马尾库的末端;二是拇指的伸曲程度更大,活动空间更大,更灵活有力;三拇指和小指在同一侧,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在同一侧,五根手指的分配更合理。

  加长马尾库末端的目的是为了拓展拇指的活动空间,同时避免右手运弓过程中拇指碰到弓毛紧接着又碰到弓尾库上的金属圈,这个过程让拇指很难适应。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31 10:52:56编辑过]
艺术的真正意义在于使人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海顿
2
 楼主| no5no6 发表于 2009-10-31 10:23:00 | 只看该作者

改制弓与新式持弓法(二)      摘自《no5no6小提琴》

  因为第一次改制弓的使用寿命很短,没太大使用价值,经过几天的思索和试验成功做出了第二次改制弓,不加长马尾库末端(舌头),改为去掉马尾库的金属圈,可以达到同样的目的和效果。

下图是需要的弓和工具

下图是改制好的弓和工具

可以看出金属圈的部分已经去掉了

步骤1:用锤子敲扁金属圈

步骤2:用钳子夹出金属圈

步骤3:用锤子敲碎金属圈

步骤4:用小刀削去残余部分。

步骤5:用指甲剪上的小挫刀修整

熟练之后,改制这样的一把弓只要10分钟就够了,下面是我改制的几把学生用的弓,到目前为止我已经改了50多把。

优点:

1 弓毛松紧可以调节

2 使用寿命与普通弓一样

3 改制较容易

4 有效弓毛变长

缺点:

1 弓毛不能正常地平展

2 少了金属圈影响了弓的重心

3 右手拇还会碰上一点马尾库

优点是明显的,缺点对持弓和运弓影响非常小,总的来说第二次改制弓有实际使用的价值,现在我手下的学生包括本人都是在用第二次的改制弓,当然最好还是重新设计订做。

新拍了3张新式持弓法的照片

  以上持弓图片由本人独自拍照,右手持弓,左手拍照,因为两手并用,动作有些紧张和生硬,并非本人持弓的动作生硬,特此声明,争取早日传上几张质量更好我持弓图片。

 新式持弓法

  1 拇指指甲面正对弓尖,传统的指甲面朝下;

  2 拇指与中指在弓杆上的位置是错开的,拇指在前,中指在后,传统的拇指与中指相对;

  3 小指顶在弓杆的内侧,传统的顶在弓杆的正上方;

  4 拇指和小指形成一个圆环,传统的是拇指与中指形成一个圆环。

发贴声明

  鉴于楼主对论坛的了解,特作以下两点声明:

1、对于你的跟贴,楼主没有回复不等于楼主默认你的观点;

2、对于你的跟贴,楼主及时回复说明你明白贴子的内容,认真思考过或亲手实践过。

更多文章在中国小提网推荐的优秀个人网站“no5no6小提琴”。

http://www.violinblog.com/user1/624/index.shtml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1 12:51:37编辑过]
3
yhmyhm483666 发表于 2009-10-31 11:00:00 | 只看该作者
好像没必要吧?
4
mxingsheng 发表于 2009-10-31 11:11:00 | 只看该作者

至少敢于创新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

5
evariccobono 发表于 2009-10-31 11:50:00 | 只看该作者
没事吃饱撑的....
6
一夫 发表于 2009-10-31 14:42:00 | 只看该作者
为错误的持弓创造条件.
7
wypggg 发表于 2009-10-31 16:44:00 | 只看该作者
发挥创新精神的同时也要尊重前人的劳动成果。
8
wuyaohuan 发表于 2009-10-31 17:31:00 | 只看该作者
创新精神值得称赞,究竟效果如何需长时间的实践检验,所以将学生的弓子改成那样总觉得有些误人子弟。
9
神秘园 发表于 2009-11-1 01:30:00 | 只看该作者

我持严重的保留意见,楼主这样修改弓子无非是避免拇指受到的金属圈的干扰,可有没有想过,为什么金属圈会干扰你的拇指?那是因为你的持弓太靠里了。

弓杆和马尾箱形成的平面,应该顺着食指和中指的弧线的方向持在手上的,而不是和食指中指垂直甚至让马尾箱往手心里拐,我在5年前的帖子里就提到过这个误区(https://www.chinaviolin.net/bbs/dispbbs.asp?BoardID=33&ID=2169),因为这样手腕和手指根本放不开,金属圈和拇指有相互作用,势必会造成紧张,即使去掉金属圈,由于食指中指和弓子接触更多的只是弓杆这一条线,而不是弓杆和马尾箱组成的一个面,如此以来对弓子的控制力和灵活性都大打折扣!而且弓毛倾斜也会很大,使得弓子和琴弦的接触面积减少,如果硬去调整又会使得手腕僵硬不自然,还怎么获得好的音质?

这种新式持弓最大问题在于把各个指头稳定的安排在一起,恰恰犯了持弓的大忌,在运功切换过程中,每个手指都有弯曲或舒展运动,是动态的平衡,敢问这种新式持弓能不能做到无痕迹换弓?

钱钟书有句话说得好,不要把创作冲动当成是灵感,你去观察下大师,哪个是像你这样持弓的?你自己尝试无妨,却已经开始发动学生了,严重不支持~

个人观点不当之处还请包涵~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1 1:41:56编辑过]
10
东南飞 发表于 2009-11-1 10:54:0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能想到让孩子们拿根擀面杖当弓子拉,高!实在是高!
11
 楼主| no5no6 发表于 2009-11-2 22:41:00 | 只看该作者
今天在淘宝网终于找到了两位制弓的卖家,跟他们谈了我的特殊要求,要求不过份,两位说基本上可以做,只是我只要一把,价钱方面让他们很为难,不知道哪个卖家能够有兴趣帮我一把。下在把我的特殊要求亮一下,让琴友们分享一下,顺便提一些建议。

上面是一把常规的弓,下面是一把特殊要求的弓。

如果还没看明白可以看下面的一张图,我还把具体的数据标出来。

上海乐器展销会各厂家都比较忙,不知道什么能帮我做好,会不会给一个便宜的价钱。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2 22:44:40编辑过]
12
琴太郎 发表于 2009-11-5 12:42:00 | 只看该作者
你厉害,Tourte 等制弓大师被你超越了
13
 楼主| no5no6 发表于 2009-11-5 13:43:00 | 只看该作者
  8 12 15 16 17这几个数字一直在脑中翻来复去,数字小了怕碰到金属圈,数字大了怕影响整个弓的重心,让人非常头疼,最后确定库尾加长15毫米,刚好也取个中间数,在新弓到手之前再也不改了。

  经过一翻周折,订制新弓终于完成,花了我200大洋,十天之后才能到我手中,期特之中。

  新弓到手的第一次我一定要把它展示全方位展示给各位琴友。

  这一次订制我真的很干脆,还碰到两位好卖家,之前有很多事,因为我懒得去偿试错失很多,所以这一次变得积极多了。

14
mysun 发表于 2009-11-5 14:28:00 | 只看该作者
帕格尼尼幼年读书时(帕格尼尼传记《此恨绵绵》),把小提琴弓用树枝条接得很长,人家把他看成怪物,可是他觉得弓长了,拉一些长音很得心应手!哈!搂主也真像帕格尼尼,富有创造性!
15
 楼主| no5no6 发表于 2009-11-5 20:06:00 | 只看该作者

帕格尼尼的故事真多,我只记得帕格尼尼把古代的木鞋装上琴弦当小提琴来拉,没想到还有这么多有趣的故事。

16
mysun 发表于 2009-11-6 09:49: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no5no6在2009-11-2 22:41:00的发言: 今天在淘宝网终于找到了两位制弓的卖家,跟他们谈了我的特殊要求,要求不过份,两位说基本上可以做,只是我只要一把,价钱方面让他们很为难,不知道哪个卖家能够有兴趣帮我一把。下在把我的特殊要求亮一下,让琴友们分享一下,顺便提一些建议。

上面是一把常规的弓,下面是一把特殊要求的弓。

如果还没看明白可以看下面的一张图,我还把具体的数据标出来。

上海乐器展销会各厂家都比较忙,不知道什么能帮我做好,会不会给一个便宜的价钱。

你的想法实际是要让弓杆长一些,不必在弓根部位想主意,改变模样,只要让制弓师傅把琴弓做得长一些不就可以了?

17
sunshunoo8 发表于 2009-11-6 10:05:00 | 只看该作者
首先支持楼主的创新改革。持弓方法千差万别,弓子的重心前移,易掌平衡,适和你的持弓法。神密园老师说的面与线分析准确,面比线好控制,最好充分利用这个面。有的控弓自如,握弓位置不是固定的[在一定范位内],也是动态。我在拉下弓时,拇指力的作用点会在尾库的前端,不单单在弓杆上,总抱怨库前端形状不好,卡磨拇指指肚。如改一改,到适合我。我是业余爱好者,理解片面,仅供参考。
18
wcying 发表于 2009-11-6 12:34: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mysun在2009-11-6 9:49:00的发言:

你的想法实际是要让弓杆长一些,不必在弓根部位想主意,改变模样,只要让制弓师傅把琴弓做得长一些不就可以了?

哈,你真的以為這個不男不女的 "全球最" 是 "帕格尼尼" ??

19
一杆进洞 发表于 2009-11-6 21:34:00 | 只看该作者

我觉得创新没什么不好,当年大家都说帕格尼尼是大骗子,但人家开创了一个新时代。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1-6 21:36:10编辑过]
20
linyiqing 发表于 2009-11-6 21:58:00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我还是没大明白,传统的持弓怎么不好?你这个又好在哪里?不大理解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22 21:14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