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术评论] [原创] 《塞夫契克与卡尔弗莱什的缺憾》——在卡尔弗莱什的音阶体系中为什么少一条琶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安东汉文D 发表于 2010-4-7 18:35: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琴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小提琴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近日,本人在教学生拉卡尔弗莱什音阶体系时。突然想起四十年前的一件事,一次我在练习贝多芬‘春天’时,其中有一段琶音‘拉斗发斗’音准不太好,主要是二指偏低。翻看卡尔弗莱什音阶体系发现不在其中,再看塞夫契克有这条但不尽相同。
请看谱例(塞夫契克)图片1、前三个音(拉、还原斗、还原发)


但他的(分解和弦链接,图片4)却没有这条,问到其他前辈也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自己能拉就行了。再翻阅赫利美利音阶终于找到。
请看谱例(赫利美利)图片2、第二小节前三个音(拉、还原斗、还原发)


这三位属赫利美利最大(1844年——1915年)
塞夫契克(1852年——1934年)
卡尔弗莱什最小(1873年——1944年)
卡尔弗莱什显然研究过赫利美利和塞夫契克的音阶体系,从以下谱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卡尔弗莱什的琶音前五条与赫利美利及塞夫契克的相同,但不知为何卡尔弗莱什未采纳(拉、还原斗、还原发)这条琶音。
图片3、卡尔弗莱什1926年的前言,说他自己采纳了塞夫契克的意见


图片4、塞夫契克的琶音(分解和弦链接)没有(拉、还原斗、还原发)


图片5、卡尔弗莱什的琶音(三个八度)


其中图片5、手写部分是我根据赫利美利的琶音加入的,现在琶音应该不是七条而是八条,这八条分别按——F大、A小、A大、#F小、D大、D小、减七、属七排列。因此我建议把它加入卡尔弗莱什的音阶体系当中,我也呼吁全世界的小提琴演奏者都这样做,并把它编入音乐学院小提琴教学大纲。
中国广播交响乐团小提琴老师 邓文汉于北京通州宋庄 15011274199
当你在家里练习时,你应当是你最大的敌人;而当你出现在舞台上时,你应当是你最大的崇拜者。——布舍里
2
林中冰人 发表于 2010-4-8 18:13:00 | 只看该作者

很好,独到!

3
violinyhq 发表于 2010-4-10 15:17:00 | 只看该作者
这个问题这样切入好象不大对头?!!这就是F大调主和弦那里是缺呢?原书里也提了,不可能包括所有变化。
4
sfp 发表于 2010-4-12 22:05:0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分析得很不错
5
chejian841011 发表于 2010-4-14 01:22:00 | 只看该作者
看的我汗了。。。果然什么都是要有专业一说啊,其实干哪一行都离不开历史!
6
ml1881 发表于 2010-4-14 16:46:00 | 只看该作者
没看懂!汗颜。回去研究哈。是3-4-3度吗?
7
七色彩虹 发表于 2010-4-14 21:44:0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的意思是三和弦的转位吧。。。在琶音中肯定会涉及到的。。。

8
 楼主| 安东汉文D 发表于 2010-6-3 19:10:00 | 只看该作者
卡尔弗莱什在各个调上缺失的琶音如下:


共15条。
9
默默的无穷动 发表于 2010-6-3 22:13:00 | 只看该作者

- -

这说明了我卡尔弗莱什练的很不到位……

继续努力去……

10
wyhwyh123cool 发表于 2010-9-1 20:58:00 | 只看该作者
厉害!一看很专业,一定,一定!这些好的东西应该采纳呢!
小提琴东西需要经常讨论!
11
whongg 发表于 2010-9-2 08:22:00 | 只看该作者
请教汉文帝老师,如此看来还是赫利美利的音阶教程好一些咯?为什么卡尔·弗莱什和塞夫契克们不采纳呢?
12
疑欲语 发表于 2010-9-14 11:17:00 | 只看该作者
如果这样加的话,a c #f 、a #c #f 不是也可以加的上去?估计是出于和声调性的考虑,作者选其中最具练习价值的编入书里的吧。
我这纯属瞎猜,不过我觉得经过百年推敲的东西,现在加什么都是画蛇添足了吧(哈哈我是教条主义)
13
 楼主| 安东汉文D 发表于 2010-9-14 14:03:00 | 只看该作者
请“疑欲语”看《关于琶音的种类》在第二页
14
 楼主| 安东汉文D 发表于 2010-9-14 17:29:00 | 只看该作者
“12楼”
你加的这两条卡尔弗莱什都有了,当然属于画蛇添足了。呵呵呵!
注意你加的第一条就是减七和弦,只不过少了一个升D。但还是减七和弦。我要求加的这一条贝多芬在“春天”奏鸣曲里就已经这样用了。赫利美利在音阶里也已经这样用了。这两位是卡尔弗莱什的前辈 ,难道不最具价值吗?但我仍然是在用询问的口气“为什么少一条琶音”。哈哈哈!
请高人回答。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9-14 20:15:03编辑过]
15
 楼主| 安东汉文D 发表于 2011-3-4 22:49:00 | 只看该作者
卡尔弗莱什在各个调上缺失的琶音如下:

15条。
                                            
                                          邓文汉《关于琶音的种类》

    加拉米安与纽曼根据现代作品设定的琶音共10条(见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2月版)


这是我受到加拉米安及纽曼的启发按照排列组合重新安排的琶音(共12条)

你看看是不是很有规律,是不是很方便记住它。加拉米安及纽曼的琶音里其中有6条是传统琶音。其中有5条是卡尔弗莱什的琶音,减七和属七已被加拉米安拆解,所以在加拉米安里看不见减七和属七。

如果加上 减七和属七,如果五声音阶也算琶音的话,如下:


                                           邓文汉小提琴调性音阶与琶音

16
空穴来风 发表于 2011-3-6 10:36:00 | 只看该作者

缺失与否怎么说都行啦,比如发、啦、斗在C大调或c小调音阶琶音第四组就有出现啊,只不过从C音开始,或许指法有些许不同罢了。

再比如斗、降咪、降啦,在降E大调琶音第四组也有出现啊

等等

17
樱紫 发表于 2011-3-7 21:53:00 | 只看该作者
“16楼”有句话叫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我觉得对某一部分人来说还应该加上如下的话‘只知其一不知其一里还包括其小1,小1里还分A、B、C,A、B、C里还分大小写,大小写里还分红、黄、蓝、白、黑’。他离知道其二还远着呢。我觉得邓老师已经说得非常清楚了。C大调和C小调缺的什么琶音你还不清楚。C大C小缺的是Do、降mi、降La。降E大调缺的是降Mi、降Sol、降Do。
做作业一定要看清楚题,不然的话可得不了一百分哦。
另外A大调音阶与琶音一定是A打头A结尾;C大调一定是C打头C结尾;降E大调也一定是降E打头降E结尾等等
18
空穴来风 发表于 2011-3-13 02:50:00 | 只看该作者

对不起,谢谢您的指点,我确实没有表达清楚,表述上有问题,我想说的是:

关于技术动作上的问题

比如 Do 、降Mi 、降La ,单就左手动作上来讲(技术上),从哪个音开始也许是左手动作的不同、也许最后的指法不同。

再比如,在C大调或c小调琶音第四组里出现的,是 Do Fa La ,从 四弦 Do 开始,从技术动作上讲,比起 La Do Fa 从四弦 La 开始,少了低音 La ,一弦高音多了 Do ,从技术动作上讲我个人觉得并没有严重到直接或间接致使某些乐句的演奏因此而拉不准的程度,并因此进一步说在音阶体系中没有这一条(或其它若干条)是一种缺憾(也许在音乐理论上是),我只是觉得没有这样说的严重性和必要性乐句中的技术问题、动作负担难道都应该由相应的音阶或者练习曲或就是某些基本功训练来背负责任并归咎其中吗?世界上有完美的音阶和练习曲从而能解决所有技术问题吗?

我想强调的是:

具体某一首乐曲中的某些乐句、个别音符演奏起来有某些问题,其原因和某种音阶体系的缺失与否没有直接对应联系,您觉得呢?如果有,那类似的,好多练习曲体系的缺憾就很可能多得吓人,理论上和实际上是不能完全划等号的吧?

不能想象世界上有完美的音阶而解决所有技术问题,不能想象世界上有完美的练习曲而解决所有的技术问题,

凡事都是相对的,就算从理论上写出这样的音阶或练习曲了,也不能保证技术上没有问题,而恰好也有相反的情况,没有某些直接与之对应的技术训练的,也拉得准,而且不在少数。因为从技术上讲这些都不是根本问题,您想过提琴演奏(其它很多乐器也是如此)技术的核心问题(或者说本质问题)是什么吗?

我只是认为,也许,从音乐理论上讲加上这若干组琶音更完整,但对于技术上的帮助是否就是从缺憾变成完整了,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19
ie 发表于 2011-3-21 22:35:00 | 只看该作者
看了高手的八个琶音说,我认为没有必要。贵高手所例,在其它调的音阶已经包有,如拉升F小调此琶音就是第一个要练的。记得郑石生多年前在音乐会前,他在后台热手时要拉很多音阶,我看不管是八条还是七条他都会练到。钻牛角就没有必要了。
20
樱紫 发表于 2011-3-24 11:06:00 | 只看该作者
      楼上两位:所谓琶音就是分解和弦;所谓和弦按照西方古典音乐分为大、小调。所谓大、小调是Do、mi、Sol和La、Do、Mi;所谓和弦转位大调Mi、Sol、Do与Sol、Do、Mi;小调是Do、Mi、La与Mi、La、Do。这些原则舍夫契克卡尔弗莱什想通过练习琶音让大家来掌握。我想安东汉文D先生正是基于舍夫契克与卡尔弗莱什所揭示的大、小调排列逻辑说少一条琶音即少了大调的第一转位和弦Mi、Sol、Do。
卡尔弗莱什的二十四个大、小调全都没有听起来是Mi、Sol、Do开始的琶音。他的大、小调的琶音是一样的,这大概是他认为很有必要钻牛角尖。至于郑石生先生根本就不可能像你所说练到八条。因为无论是卡尔弗莱什,还是陈又新都没有教他。
     据我所知中央音乐学院和上海音乐学院部分教授教师已经加上这一条琶音了。但各音乐院校在公开的招生简章上仍然要求考生必须演奏卡尔弗莱什的连续三个八度音阶与琶音,包括三、六、八、十度双音,但不知道拉的是七条还是八条琶音。
     按照楼上两位的逻辑其它调的一转位就能包括的可能性那就多了去了,那就都甭练了。至于升F小调则更是对不上马嘴。
     另外舍夫契克与卡尔弗莱什还揭示了这样一个逻辑:前五条之间的关系是每变一个音大、小调则发生变化。按照原位、转位的规律,大、小调各有三次,应该共六条。(少了大调第一转位)即La、Re、Fa变La、Do、Fa。
     这样一个简单的变化有人都不愿意去做、去学,岂非怪事?严重支持安东汉文D老师
     正是要不断的完善,所以才有了加拉米安的十条和邓文汉老师的十二条。如果你是帕格尼尼,你则不用练卡尔弗莱什,你也不用练加拉米安。可惜在帕格尼尼的时代卡尔弗莱什、加拉米安都还没出生呢。如果你不是帕格尼尼,你仍然可以什么都不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1-3-24 11:07:17编辑过]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22 20:14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