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选琴经验] [原创]这个面板上横向的花纹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红衣大炮 发表于 2011-4-18 11:4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琴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小提琴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请大家看看,这个面板上横向的花纹儿,是木材上原来就有的还是油漆形成的?背板上没有。


当你演奏的时候,别管你的听众是谁。当你演奏的时候,要永远觉得有一位大师在谤听。——舒曼
2
winlot999 发表于 2011-4-18 19:27:00 | 只看该作者
那是面板做到了绝对的径切才能够看见的横向木射线 木射线越发达这样的面板就越好 放心您这琴的面板材料不错 我很喜欢!
3
宝音坊 发表于 2011-4-18 20:34:00 | 只看该作者
这面板上方横向的花纹,是因为再过去是一个大结枝而形成的。在琴的上音箱影响不大,如在下音箱发声就会硬。
                                                                                                  
4
扬扬扬 发表于 2011-4-18 20:41: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宝音坊在2011-4-18 20:34:00的发言:
这面板上方横向的花纹,是因为再过去是一个大结枝而形成的。在琴的上音箱影响不大,如在下音箱发声就会硬。
                                                                                                       宝音坊 陶宝华

是这理

5
赤甲聃 发表于 2011-4-18 22:00:00 | 只看该作者
上音箱?下音箱?

是什么意思?

是面板和背板的意思吗?
6
 楼主| 红衣大炮 发表于 2011-4-19 08:34:00 | 只看该作者

哦,是木材上的花纹儿,整个面板都布满了这种花纹,还挺好看的,在许多琴上没发现,以为是油漆的一种工艺造成的,呵呵,多谢!

7
宝音坊 发表于 2011-4-19 09:52:00 | 只看该作者

上音箱与下音箱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必须搞清楚,我是这样分开的。以震源线(我把它称为灵魂线)桥的横线为分界。下音箱为主音箱,上音箱为副音箱。主音箱的震动先,副音箱的震动后。这主要是音柱在起作用。今天先谈这一点。                                                                                                    

8
auxint 发表于 2011-4-19 16:38: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宝音坊在2011-4-19 9:52:00的发言:

...主音箱的震动先,副音箱的震动后。这主要是音柱在起作用。             宝音坊  陶宝华

很有趣的技术原理,等待陶老师继续点拨!

不知道结论来自何等高级测试手段,猜想要借助激光全息高速摄影吧?

9
sunshunoo8 发表于 2011-4-19 16:56:00 | 只看该作者
音柱 把音箱分上,下,主,副,先后振动理念。期盼陶老师展开来讲一讲!
10
宝音坊 发表于 2011-4-19 22:53:00 | 只看该作者

     各位琴友,首先请不要称我老师,谢了。
     关于主音箱,副音箱,上音箱,下音箱(还有左音箱,右音箱)的问题,我认为如果要制作(创作)小提琴,必须先制作内模,(不是把其他人做的内模仿样)做内模首先是小提琴的中心线(我称它为生命线)确立。第二是确立震源线(我称它为灵魂线),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十。就这个十成了小提琴的源。从这个十中再找到震荡线与音色线。回震线(找线先要找点)这样就形成了上下,左右,主副之分了。
     下面再谈以下怎样来验证它们的震感区别。这里就要谈到音柱和低音梁的作用了(如果没有音柱和低音梁,那么就像板胡……了,声音是一次性的直接传出音箱体)。正因为小提琴有了音柱与低音梁(音柱与低音梁还有一个主要作用在力学上)才产生了音箱震动的先后。如果把低音梁去了,音柱放在桥的下面十的中心点上方(放音柱是为了面板力学上的问题)。这样的琴箱震动完全变了(我试过)。那么怎样来测试,我没有激光全息高速摄影设备,我就以我的两只手与两只耳来测试,主要是两只手。第一次把右手食指与中指顶在琴箱底部,左手指拨弦。一定要记住右手的震感。第二次把右手食指与中指顶在音箱的上部(琴倒过来),左手指拨弦,也一定要记住右手的震感,这样发音量大的琴越能感到区别。这就是先后的震感(我是这样认为的)。如果是没有低音梁,音柱在十中心点上方的。震感的先后就完全倒过来了。

注:由于我不会在电脑上打字发贴,要让我儿子帮忙,所以回帖这么慢。不好意思了。
                                                  
                                                                                                         

11
小于 发表于 2011-4-19 23:09:00 | 只看该作者
单说花纹的话, 的确是木射线。  但是这种形态, 也可以说明砂纸用的有点儿多了。 纯用刮片的话, 是不会这个样子的。


所以基本可以理解为  砂纸的产物。 第一张  第三张 都是正常木射线。  而第二张, 就是砂纸的功劳了。





   背板的射线和材质的软硬区别没有面板那么大   所以不会形成很明显的。 

12
 楼主| 红衣大炮 发表于 2011-4-20 07:06: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小于讲解!那第二张木射线连接部分,也就是和棋先生的图片一样的花纹也是木材上原有的,被处理的明显了?我一直以为是油漆的效果。
13
 楼主| 红衣大炮 发表于 2011-4-20 08:24:00 | 只看该作者
我忽然想起来,这可能是在白琴时做旧造成的。这把琴的白琴和油漆是不同的人,琴里面做旧时还把琴打开了,里面也黑黑的。有什么做旧的工艺可以有此效果?很想去找小于当面讨教了,呵呵,小于开个聊琴茶馆儿吧,网上的也将就了,哈哈哈!
14
舒旋 发表于 2011-4-21 19:54:00 | 只看该作者
第一张油漆,第二张径切髓线,第三张油漆。油漆为后期汗渍及其它腐蚀所至。
15
老腾 发表于 2011-4-21 20:18:00 | 只看该作者
我的第二把琴面板没用砂纸,也有类似的射线,似乎与砂纸无关。
16
 楼主| 红衣大炮 发表于 2011-4-22 09:31:00 | 只看该作者
这把琴的白琴制作是位有20年经验的制作师,过度用砂纸应该不会,就是后面的做旧油漆过程,是否有什么工艺会形成(让花纹明显)这样花纹儿,就不知道了。不过,听大家讲解也基本清楚了,花纹儿是木材上的。我看了好几把琴都没有,才猜想是油漆效果的。各位网友,多谢了!
17
 楼主| 红衣大炮 发表于 2011-4-23 09:51:00 | 只看该作者
呵呵,这琴的油漆是W做的,据我知道他是反对用那些东西的,应该不会吧。
18
linyiqing 发表于 2011-12-20 11:50:00 | 只看该作者
是木头本身的纹路,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3-30 15:18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