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 给大家推荐一篇好文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zhfiddle06 发表于 2005-2-22 16:0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琴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小提琴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给大家推荐一篇好文章

乐器演奏学习经验谈:科学练琴事半功倍

要使自已成为一个高水平的优秀乐手,在学习拉琴的同时也要学会如何去练琴,做到事半功倍。

如果练琴的方法、习惯好,能掌握住要领,效率就高,进步就快。让我们先来看看前辈们的千古名言:

谁能像我一样勤奋,也就会有我一样的成就。(巴赫)浮生有限,艺海无涯,学习也无涯。(刘海粟) 天才就是勤奋。(托斯卡尼尼) 中国古人云: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熟能生巧,巧能生华,能行云流水,出神入化。要立志!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要追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学而后知不足。 要勤俭!勤能实拙,俭以养廉。

以上都是侧重于学习精神方面的警句。学习小提琴这一门乐器的道路是漫长的,它不只是有鲜花掌声,还有攀不尽的一个又一个高峰,流不尽的汗水,有时甚至是泪水。

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能苛求什么好条件。越是艰苦越能鼓人心志。那么在具体的练琴方法有些什么需要介绍的,我们在各种演奏家的传记中读到。

每天都要坚持不懈的去练,缺一分钟都是不能拉好的。

我想每天练两小时就足矣。

要不断地练音阶,由慢到快,每天从一弓一音开始,从不懈怠。

以上种种都是出自演奏家之口,每人都强调了自己的一个侧面,都有道理,都可借鉴。下面我想推出近几年来我亲自见到听到的一些演奏家对如何练琴的精辟见解。

1966年第三届柴科夫斯基比赛金牌得主,前苏联的女大提琴家格罗吉拍*戈齐昂1999年9月22日来中央音乐学院授课时强调:练琴时视觉、听觉要先有要求,在想象中眼前出现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什么色彩,耳朵想听到一种什么声音,怎样的音响,你做到了吗?

练音阶应该揉弦,这样在练音阶的同时也练了揉弦,要非常连贯。在低音时手摇摆的动作幅度大些,高音时手动作的频率快些。

我喜欢练习音阶、琶音,这是基本功。我也喜欢拉练习曲,Piatti Popper等,这是技术功底。

每一句每一段都要认真思考,耳朵里要先有音乐,再用双手表现出来。

世界著名大提琴家麦斯基1999年11月1日在我院的大师课上反复强调了在练琴中,一些极为重要的、宏观上的,也可以说是他集40多年来演奏经验的精华:一定要自读乐谱,仔细再仔细,这是最好的学习,这也是练琴,要在字里行间去寻找音乐的真谛。

贝多芬的乐谱标有的记号和术语最多,一个也不要遗漏:巴赫在谱面上什么也不写,但音乐却都在他的乐谱中:奏鸣曲应该看谱演奏,这样可以做得更好。

反复不等于重复,因为每一次演奏的感觉都是不一样的。他自己经常幻想音乐,用心去体会音乐。想一想,再往深层次去想:要想得宽一点、远一点,要通过自己的演奏去打开人们的想象力,让听众喜欢,向他们传达最新的信息。

笔者认为:到底应该怎样练琴才是效率最高的,这是每个人自己会从每天的练习实践中不难悟出的,例如练习音阶时可以揉弦和绝对不能揉弦,不然会影响练音准,我想是因人而宜,百花齐放。不然众说纷纭,无所适从,拿不定主意,这也是要防止的。

关键是要从实践中去不断改进,探索出新的方法、新的思路,我把练音阶比喻为摸一根线,一根光滑和没有一点小结的线,从上到下,从下到上手指在指板上触弦是滑溜和十分通顺的:练琶音我则比作为画圆圈,一个没有棱角的非常圆的圆圈,这不是画三角,也不是八角,要圆圆满满,从里画到外,从外画到里。

艺术的真正意义在于使人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海顿
2
musicgril 发表于 2005-2-23 14:40:00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搂主的一篇好文章
3
caigang 发表于 2005-2-23 16:09:00 | 只看该作者
一句话,“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4
jxzbsx 发表于 2005-3-4 21:33:00 | 只看该作者
圆圆满满,一篇好文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22 18:12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