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关于小提琴的作旧(原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鸣轩琴社 发表于 2013-2-19 19:1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琴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小提琴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关于小提琴的作旧(原创)

 

这一段时间来不断有琴友来询问我们关于小提琴作旧的问题,在回答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后
我有了把问题收集整理出来的想法。 欢迎各位琴友指正和补充。

 

先来说说提琴作旧的方法, 或许能解答一些问题。
试想一把琴经过几十年,上百年的漫长使用和保存过程中, 新琴的面貌随岁月演化成了
老琴的面貌。不同制作学派的制作工艺(尤其是油漆工艺)和演奏者的使用习惯,油漆

氧化,甚至气候等因素都对最终的老琴面貌起了决定作用。一般来说,老琴主要发生了

以下三方面的变化。

1. 油漆的渐变褪色。2. 琴板的磕碰,摩擦痕迹。3. 油漆的剥落和龟裂。

 

同样道理作旧的手法也大致分为三种

 

1. 让油漆颜色渐变。 主要是在一些部位先抹上油漆颜色, 然后再按不同程度擦掉

一些, 手法好而天分的琴师不用前面的擦拭法, 只要用一把刷子通过运力的不同就

能达到颜色的渐变。此法的主要关键在于作旧者对提琴演奏的使用特点, 准确判断

褪色的区域位置和区域大小。另外渐变要自然。调色也很关键。

 

2. 让琴板看起来的有磕碰,摩擦痕迹。
需要在琴的面背板上做一些磕碰,摩擦痕迹, 注意是在漆面上做形状大小不一的不

同颜色的印记, 不是在木材里,木材是在底漆的保护下, 不会有任何的损伤。此

法的主要关键在于作旧者对琴日常演奏和存放的理解,如弓摩擦到提琴的C腰处,

背板凸出的印记等等, 这些磕碰,摩擦因为是不同时间留下的,所以最好不要有相

同颜色的磕碰印记。否则就不太自然。

 

3. 油漆的剥落和龟裂。
用溶剂(酒精或松节油等)溶掉一块漆, 或做油漆龟裂。此法的主要关键在于溶掉

和没有溶掉的区域要有自然过渡。调色也要符合制作学派的传统颜色。

 

上面大致说明了一下提琴作旧的方法,要把仿旧做好,具体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
如底漆的颜色选择,琴头,琴脖和琴边的作旧处理,汗水,氧化松香在面板的处理等等

不一而足。从上面看, 要做到仿旧逼真,自然,制作者必须具有很深的提琴文化底

蕴和对不同老琴有深刻的研究,最好制作者懂得演奏的动作和习惯,对古代各个制作学

派的工艺特点有所了解,同时制作者对不同的颜色沉淀很敏感。这些还要配合经常接触

欣赏到老琴(最好是名琴), 了解“旧”应该是什么样的, 是怎么造成的。

 

几个琴友经常问的关于作旧琴的问题:
有琴友问作旧琴的木材是否也是坑坑洼洼的?
首先作旧(或叫仿旧)是一种油漆工艺, 不是对木材进行任何处理。对音色没有任何影响。

有琴友问作旧琴是否木材有缺陷?作旧琴不等于木材有缺陷, 不论做旧不做旧,高档琴的

漆面都透明的, 所以有缺陷也就反映出来了,反而是一些不透明的深颜色家具漆掩盖了材

料的缺陷 。

 

有些琴友比喻作旧琴是“刚出生的婴儿就有一张老人的脸”,所以对作旧琴有些抵触情绪。
其实这是提琴文化的观念不同而已。作旧琴的由来是因为大多数提琴都是越老声音越好,

世界上公认最好的小提琴就是三位17-18世纪意大利和一位德国(也有人说奥地利)的制

琴大师做的琴,名琴的数量实在太有限,作旧琴是为了满足无数专业和非专业的人士拥有

名琴的梦想,欧美的提琴市场一般非常成熟, 老琴的价格都相对较贵, 而新琴则比较便

宜,老琴的声音确实要比新琴好得多而且稳定成熟 。因为提琴制作技艺的高峰是在17世

纪中叶-18世纪中叶的这一百年的时间里,也在大家所说的巴洛克时期里,很多人对小提琴

有种复古的情结。其实我们作坊接触到很多欧美拉琴者都喜欢作旧琴,非常容易理解, 既

然老琴名琴是高档的,是大家趋之若鹜的东西,但是一般人也买不起,要是买新琴的话,

在一堆不作旧和作旧的新琴 中 ,为什么不买一把样子像老琴的琴呢, 老琴的声音是永

远无法得到,能买到样子像老琴的作旧琴也算是一种满足。

在真正的音乐中,充满了一千种心灵的感受,比言词更好得多。——门德尔松
2
荷锄晚归 发表于 2013-2-19 19:44: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鸣轩琴社在2013-2-19 19:19:00的发言:

关于小提琴的作旧(原创)

 

这一段时间来不断有琴友来询问我们关于小提琴作旧的问题,在回答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后
我有了把问题收集整理出来的想法。 欢迎各位琴友指正和补充。

 

先来说说提琴作旧的方法, 或许能解答一些问题。
试想一把琴经过几十年,上百年的漫长使用和保存过程中, 新琴的面貌随岁月演化成了
老琴的面貌。不同制作学派的制作工艺(尤其是油漆工艺)和演奏者的使用习惯,油漆

氧化,甚至气候等因素都对最终的老琴面貌起了决定作用。一般来说,老琴主要发生了

以下三方面的变化。

1. 油漆的渐变褪色。2. 琴板的磕碰,摩擦痕迹。3. 油漆的剥落和龟裂。

 

同样道理作旧的手法也大致分为三种

 

1. 让油漆颜色渐变。 主要是在一些部位先抹上油漆颜色, 然后再按不同程度擦掉

一些, 手法好而天分的琴师不用前面的擦拭法, 只要用一把刷子通过运力的不同就

能达到颜色的渐变。此法的主要关键在于作旧者对提琴演奏的使用特点, 准确判断

褪色的区域位置和区域大小。另外渐变要自然。调色也很关键。

 

2. 让琴板看起来的有磕碰,摩擦痕迹。
需要在琴的面背板上做一些磕碰,摩擦痕迹, 注意是在漆面上做形状大小不一的不

同颜色的印记, 不是在木材里,木材是在底漆的保护下, 不会有任何的损伤。此

法的主要关键在于作旧者对琴日常演奏和存放的理解,如弓摩擦到提琴的C腰处,

背板凸出的印记等等, 这些磕碰,摩擦因为是不同时间留下的,所以最好不要有相

同颜色的磕碰印记。否则就不太自然。

 

3. 油漆的剥落和龟裂。
用溶剂(酒精或松节油等)溶掉一块漆, 或做油漆龟裂。此法的主要关键在于溶掉

和没有溶掉的区域要有自然过渡。调色也要符合制作学派的传统颜色。

 

上面大致说明了一下提琴作旧的方法,要把仿旧做好,具体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
如底漆的颜色选择,琴头,琴脖和琴边的作旧处理,汗水,氧化松香在面板的处理等等

不一而足。从上面看, 要做到仿旧逼真,自然,制作者必须具有很深的提琴文化底

蕴和对不同老琴有深刻的研究,最好制作者懂得演奏的动作和习惯,对古代各个制作学

派的工艺特点有所了解,同时制作者对不同的颜色沉淀很敏感。这些还要配合经常接触

欣赏到老琴(最好是名琴), 了解“旧”应该是什么样的, 是怎么造成的。

 

几个琴友经常问的关于作旧琴的问题:
有琴友问作旧琴的木材是否也是坑坑洼洼的?
首先作旧(或叫仿旧)是一种油漆工艺, 不是对木材进行任何处理。对音色没有任何影响。

有琴友问作旧琴是否木材有缺陷?作旧琴不等于木材有缺陷, 不论做旧不做旧,高档琴的

漆面都透明的, 所以有缺陷也就反映出来了,反而是一些不透明的深颜色家具漆掩盖了材

料的缺陷 。

 

有些琴友比喻作旧琴是“刚出生的婴儿就有一张老人的脸”,所以对作旧琴有些抵触情绪。
其实这是提琴文化的观念不同而已。作旧琴的由来是因为大多数提琴都是越老声音越好,

世界上公认最好的小提琴就是三位17-18世纪意大利和一位德国(也有人说奥地利)的制

琴大师做的琴,名琴的数量实在太有限,作旧琴是为了满足无数专业和非专业的人士拥有

名琴的梦想,欧美的提琴市场一般非常成熟, 老琴的价格都相对较贵, 而新琴则比较便

宜,老琴的声音确实要比新琴好得多而且稳定成熟 。因为提琴制作技艺的高峰是在17世

纪中叶-18世纪中叶的这一百年的时间里,也在大家所说的巴洛克时期里,很多人对小提琴

有种复古的情结。其实我们作坊接触到很多欧美拉琴者都喜欢作旧琴,非常容易理解, 既

然老琴名琴是高档的,是大家趋之若鹜的东西,但是一般人也买不起,要是买新琴的话,

在一堆不作旧和作旧的新琴 中 ,为什么不买一把样子像老琴的琴呢, 老琴的声音是永

远无法得到,能买到样子像老琴的作旧琴也算是一种满足。

任你怎说,俺就是不喜欢仿古琴!
3
 楼主| 鸣轩琴社 发表于 2013-2-19 20:39:00 | 只看该作者

白菜萝卜各有所好,只能说您对几百年来的提琴文化知道的太少了,品味没有到能理解透的地步

4
月与海 发表于 2013-2-20 10:28: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鸣轩琴社在2013-2-19 20:39:00的发言:

白菜萝卜各有所好,只能说您对几百年来的提琴文化知道的太少了,品味没有到能理解透的地步

 

     作旧就是作假。捧着作假的琴沾沾自喜有什么意思?骗骗自己而已。个人观点,欢迎拍砖。

5
 楼主| 鸣轩琴社 发表于 2013-2-20 11:36: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月与海在2013-2-20 10:28:00的发言:

 

     作旧就是作假。捧着作假的琴沾沾自喜有什么意思?骗骗自己而已。个人观点,欢迎拍砖。

我想您误会了帖子的真正内容,作旧和作假是完全两个不同的概念,作旧琴不是老琴,也不会等于老琴,只是仿造老琴的外观,又不是老琴,希望您仔细看看帖子内容,如果仿造古琴做仿旧琴也算是作假,那么现在大部分的后人仿造斯特拉瓦蒂和瓜奈利做的样子做的琴都是作假琴吗?因为现在很多后人做的琴都是仿造这2位意大利大师的琴做,那都是作假琴咯?  还有仿旧琴能仿造出真正古琴的样子而且做得很好的是需要很高的技艺和很精湛的手法,那不是一般的琴师能做到
6
violinfan555 发表于 2013-2-20 12:48: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介绍和分享提琴做旧仿古知识,要能仿古琴做的好,确实需要很高的技术和耐心,本人有一把匀漆琴和一把仿古琴,我都很喜欢,是两种不同的味道,都不错。 喜不喜欢仿古琴只是个人喜好问题。
7
月与海 发表于 2013-2-20 16:20: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鸣轩琴社在2013-2-20 11:36:00的发言:

我想您误会了帖子的真正内容,作旧和作假是完全两个不同的概念,作旧琴不是老琴,也不会等于老琴,只是仿造老琴的外观,又不是老琴,希望您仔细看看帖子内容,如果仿造古琴做仿旧琴也算是作假,那么现在大部分的后人仿造斯特拉瓦蒂和瓜奈利做的样子做的琴都是作假琴吗?因为现在很多后人做的琴都是仿造这2位意大利大师的琴做,那都是作假琴咯?  还有仿旧琴能仿造出真正古琴的样子而且做得很好的是需要很高的技艺和很精湛的手法,那不是一般的琴师能做到

 

      呵呵,仿造和作旧是两个概念,不可混淆。如果按照以前的物品制造是仿造的话,如今我们使用的东西99%以上都是仿造的。作旧是把新的假装成旧的,应与做假没有什么区别。虽然楼主不能改变我对作旧琴的厌恶,但我承认作旧确实比做新更技高一筹,并且同意6楼观点,这纯属个人爱好。

8
 楼主| 鸣轩琴社 发表于 2013-2-20 16:53: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月与海在2013-2-20 16:20:00的发言:

 

      呵呵,仿造和作旧是两个概念,不可混淆。如果按照以前的物品制造是仿造的话,如今我们使用的东西99%以上都是仿造的。作旧是把新的假装成旧的,应与做假没有什么区别。虽然楼主不能改变我对作旧琴的厌恶,但我承认作旧确实比做新更技高一筹,并且同意6楼观点,这纯属个人爱好。

也非常感谢您对我们帖子的如此高的关注,我发这个帖子从没有想过改变任何的人的观点,只是阐诉我们对于仿旧琴的一些观点和看法,所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做旧就是从油漆外观上仿制老琴的样子,您说的物品仿制不也是仿造的他们斯瓜的外型样子吗?为什么只能外形仿制就不能油漆做旧感仿制呢?虽然我们不是让所有人喜欢仿旧琴,但是我们这么多年接触的国内外客户很多,也发现不是所有的人都不喜欢仿旧琴,而且还有一部分人包括国内的人对我们说过很喜欢仿旧琴(也包括外观),这个帖子的内容不是我们几天的时间凭空想象出来的一些说法和观点,是这么年接触很多客户特别是一些高端的国外提琴演奏家客户得出来的一些经验和总结,我不想引起一些争论,只想静静分享一点我们多年的感受,不过话说回来,小提琴发源地意大利去年还举办国际仿旧琴制作比赛,那干脆就叫“国际提琴作假比赛”得了!
9
demonkobe 发表于 2013-2-20 23:11:00 | 只看该作者
个人认为,现在中国市场上,喜欢仿旧的消费者越来越少,而且貌似在国外一些大师制作的琴也越来越多趋于均色油漆。不过从我个人了解来看,好像美国人确实喜欢仿旧的不少,我看你们鸣轩琴社和美国人有合作,所以也不足为奇,我也知道几个美国的商家,高端琴都做仿旧。总体来说,个人觉得鸣轩琴社想在中国有更大市场的话,可以考虑多做一些纯粹的新琴。。。呵呵
10
月与海 发表于 2013-2-21 11:02: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demonkobe在2013-2-20 23:11:00的发言:
个人认为,现在中国市场上,喜欢仿旧的消费者越来越少,而且貌似在国外一些大师制作的琴也越来越多趋于均色油漆。不过从我个人了解来看,好像美国人确实喜欢仿旧的不少,我看你们鸣轩琴社和美国人有合作,所以也不足为奇,我也知道几个美国的商家,高端琴都做仿旧。总体来说,个人觉得鸣轩琴社想在中国有更大市场的话,可以考虑多做一些纯粹的新琴。。。呵呵

 

      同意,因为美国历史短暂,所以美国人有些喜欢旧的物品(即使是作旧)来补充历史沉淀。而中国历史悠久,不值钱的旧东西实在太多了,目前除了文物作旧,其他(包括思想观念)全都在更新。呵呵,个人观点,与恋旧者无关。

11
yaya200 发表于 2013-3-4 19:18:00 | 只看该作者
严重同意楼主关于做旧的看法。均漆的琴我就觉得非常单调,乏味。如果能有做旧的渐变, 就没有那么死气沉沉的。好的老琴为什么层次感那么好,是因为古时做琴师傅把油漆一层一层刷上去的,而且每一层都不一样,富有变化。 去年江枫VSA获双金奖的琴就是一把做旧琴, 非常大气, 富有艺术灵动感。楼主如果能做出相似的做旧琴,我肯定要买一把。
12
qlyb623 发表于 2013-4-19 16:31:00 | 只看该作者
做旧或是仿古,看来还得制琴师要有相当的工艺和经验,这样的话,同样的一把琴,新琴和做旧成本就不一样了,显然新琴价格就要便宜些了,所以我就买新琴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3-30 15:18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