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瓜琴名琴系列四 ——“Heifetz" 1740 “海菲兹”原琴欣赏和讲解剖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琴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小提琴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鸣轩琴社 于 2019-12-18 23:03 编辑

瓜琴名琴系列四 ——“Heifetz" 1740 “海菲兹”原琴欣赏和讲解剖析:


今天要介绍这把瓜式名琴“Heifetz”是小提琴巨匠亚莎·海菲兹Jascha·Heifetz,1901-1987)1922年从纽约琴商赫尔曼(Herrmann)手中买下这把德-吉苏·瓜奈利制作于1740年的名叫“Heifetz”的小提琴,之后他的所有音乐会和录音都是用它来演奏的。这把琴另外的一个名字就是“大卫王”David,最早为德国莱比锡音乐学院小提琴教授、门德尔松《e小调协奏曲》首演者费迪南·大卫(Ferdinand David)所有,因此以他的名字来命名。1873年大卫去世后,他的儿子保罗继承了这把琴,1884年此琴以八百英镑的价格售给了德国小提琴家威廉(August Wilhelmj),他是巴赫《G弦上的咏叹调》和舒伯特《圣母颂》两首小提琴名曲的改编者。后来此琴一度又为在法国斯特拉斯堡(strasbourg)的波希米亚人小提琴家弗洛里安·查基克(Florian Zajic)拥有,直到海菲兹1922年购得此琴。









尽管小提琴的标签是1742年,但不是原始标签,和1741 Vieuxtemps 维厄当的琴头非常类似,琴头是德-吉苏父亲的风格,专家们根据琴头,材料和工艺的特点,推测该琴的制作年份是1740年。


材料:
这把琴的面板取自两根不同原木的松木(这是德-吉苏后期琴的一个特点),一块和1741 Kortschak琴的面板相同  , 一块和1744 Ole Bull琴的面板相同, 和传统不同的是:低音端的年轮较高音端更为细密。这两根原木切割于1734年,是德-吉苏-瓜奈利的父亲安德烈-瓜奈利购买于1709年的那两根松木料 ,具有超佳的声学特性。背板的表面沿着年轮方向有一些细波浪纹,这种痕迹证实是了德吉苏用了新料枫木,侧板用了带有虎纹的枫木,但年轮和背板不符。背板的花纹和1743 Sauret极为类似,正如海菲兹自己曾说的那样:这两把琴的轮廓几乎相同,除了上宽比同期其他琴略短。


F孔:
右上的F孔和前期的琴完全不同,但是成为了随后制作琴的模板, 特别是 1741 Kortschak 和 1741 Vieuxtemps, 这两把琴的F孔最短,和前辈们和他自己之前的琴有很大的不同 。上面的小翅切得很平,这也是同一时期奥姆博诺斯特拉迪瓦里(Omobono Stradivari 斯特拉迪瓦里第六子)琴的特点。F孔上珠很圆, 尤其是面板高音侧的F孔上珠尤其圆。F孔下面的小翅形状如传统般优美,但是凹槽刮削得很随意,在下圆珠的上方有凸起。



弧拱:
从这把琴来看,德-吉苏因身体原因手艺有点走下坡路,但琴的风格愈加鲜明,外形上低音端的上宽比高音端更为丰满,弧度漂亮而饱满,纵弧从镶线处快速起来直到中部,显得饱满,宽广,面板弧度很结实,有布雷西亚琴弧拱的特点。有别于斯特拉迪瓦里琴缓升再下降形成反弧的弧度特点,这可能是德-吉苏很想加强琴边的琴板厚度。在1740-1744年这一段时期里,德-吉苏制作的小提琴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他做了几把非常著名的琴,这几把琴的结构特点各不相同,风格表现得越来越自由,但仍然不失强劲并充满活力。如这把1740 Heifetz  , 1742 Lord Wilton , 1743 Cannon ,1744 Ole Bull  ,1745 Leduc , 也可能是德-吉苏预感到将不久于人世,想脱离克雷莫纳制琴的传统,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做琴。






琴头:
和 1740 Ysaye 的琴头相比,这把琴的琴头据说是出自老安德烈之手。琴头比例很宽, 就像1738 Kemp , 1741 Vieuxtemps  和 1741 Kortschak 的琴头,斜切面倒角大,但不能说是笨拙,但凹槽和根部都雕刻得很浅。琴头旋首轮廓的不均匀和高音端螺旋的形状很不圆,表明制作者的手工不利索,因衰老而显得哆哆嗦嗦。琴头弦轴箱的上凸轮廓线在D弦上方陡然突变。琴头的轮廓线过渡不够自然光滑。最后一圈的螺旋和螺旋中心的“眼”紧贴着,从前面看略微向外展开。这一点很像1738 Kemp。


油漆:
面板上的油漆已经磨损的很薄,底漆保存得很好,熠熠生辉,反衬出木材的光泽,在背板和侧板上还有残余红色的原始油漆,但大部分已经褪色磨损掉,从而在木材上留下了青灰色光泽的痕迹,更多的红色保留在琴头的某些曲侧面,可以推测当年琴头的油漆刷得很厚。


镶线:
镶线显得有点粗糙,镶线槽的宽度宽窄不一,变化不定,镶线的走向歪歪扭扭,在背板的低音侧甚至有镶线露出,
琴角处的镶线似乎想要快速相交于一点,有些镶线的角度接近90度(斯琴则会有细长的“蜂针”),面背板的四琴角各不相同,

琴边和侧板:
琴边比1740 Ysaye 要宽,但离镶线不远,形状不规则,有些地方甚至是方形的。侧板是不均匀的,上半部和下半部弯得都很勉强,中腰的弯曲更小。



1740 “Heifetz" 这把琴的琴声既有男低音宽厚的磁性,又有女高音的甜美,强壮有力而细腻动听。自购得这把琴以后,海菲兹一直把这把琴作为主琴来演奏,另外一把辅琴是——斯特拉迪瓦里的“海豚1714”,历来被公认为斯特拉迪瓦里传世的最好的五把琴之一。1987年海菲兹逝世时,提请旧金山艺术博物馆保存这把琴。自那时后,海菲兹的琴仅被4位小提琴名家演奏过,他们是:斯特恩、帕尔曼、麦格杜飞和沙汉姆。总之,这把“大卫1740”使海菲兹的演奏有着无可比拟的强大感染力,可以说是世界上声音最好的小提琴之一,用它演奏过无数最动听的音乐。






工作要持之以恒,真诚的艺术家不能借口情绪不佳而束手坐待。——柴可夫斯基
2
 楼主| 鸣轩琴社 发表于 2019-5-11 00:50:01 | 只看该作者
3
jyx52 发表于 2019-5-11 10:10:27 | 只看该作者
谢谢细致的讲解、剖析。使我对琴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4
shichuan 发表于 2019-12-15 14:52:28 | 只看该作者
低音侧的琴头图片错了,那张照片照的是leduc的琴头。

点评

是的,那张琴头侧面的图片是leduc的琴头,我们弄错了,图片已经纠正了,谢谢指正。 接下来我们会剖析瓜琴1745“Leduc” 勒杜克原琴欣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9-12-18 23:09
5
 楼主| 鸣轩琴社 发表于 2019-12-18 23:09: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鸣轩琴社 于 2019-12-18 23:12 编辑
shichuan 发表于 2019-12-15 14:52
低音侧的琴头图片错了,那张照片照的是leduc的琴头。

是的,那张琴头侧面的图片是leduc的琴头,我们弄错了,图片已经纠正了,谢谢指正。Leduc原琴的琴头非常有特点,

接下来我们会发表文章剖析“瓜琴1745“Leduc” 勒杜克原琴欣赏”。
6
 楼主| 鸣轩琴社 发表于 2021-3-22 18:39:46 | 只看该作者

柴可夫斯基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1740 海菲兹

本帖最后由 鸣轩琴社 于 2021-3-22 18:43 编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22 20:29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