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巴赫《恰空》

[复制链接]
21
空穴来风 发表于 2006-6-29 11:48:00 | 只看该作者
注意乐句的气息,即呼吸,半终止和终止感,就是说您的层次感稍欠缺
我在艺术上下过一番功夫,谁如果像我这样下一番功夫,他也会达到这样的境地。——巴赫
22
 楼主| 暗之刃 发表于 2006-6-29 14:07: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空穴来风在2006-6-29 11:48:00的发言: 注意乐句的气息,即呼吸,半终止和终止感,就是说您的层次感稍欠缺
谢谢哈,您说的很对,我会改进的
23
緩板 发表于 2006-7-2 00:23: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暗之刃在2006-6-26 16:59:00的发言: ? 不是加拉米安版的

我這樣問是有原因的,因為印出來的譜子給人的感覺,很受編譜者對作品的看法影響。

巴赫的兩套無伴奏偉大的地方是用一把單音樂器(小提琴和大提琴)造出幾個聲部的效果,從而營造不同的對位效果。

以下是我的聽後感。因為我很喜歡和專敬這首《恰空》,所以批評比較苛刻,請不要介意了。

主題(第1 至 23小節)第 9 至第10 小節中音部的旋律 (A -> B -> A) 不明顯,這是我聽很多人拉這首曲子的通病。這組音有下面的 D 和 #C 支持,所以明顯是 d 小調 I 和 VII 和弦;也是主題的一點變化。不可以忽略。

24
緩板 发表于 2006-7-2 01:36:00 | 只看该作者

第一變奏(24-55 小節)32-34 小節其實有兩個聲部:高音區和低音區。想像一下是兩件樂器輪奏,所以高音區轉低音區最後一個音( G#,F#,E)要足拍子,不然聽出來好像忙著換弦。不大好。 40-41小節,跟32-34一樣,F下行音階是「另一件樂器」,效果不明顯。41小節開始的Bb 其實是前面四個16 分音符旋律的一部份,可以微微斷開再奏後面的G。42小節第三拍開始的G情況跟第一拍一樣,可以微微斷開再奏後面的 Bb。

第二變奏(56-63 小節)大致不錯。63小節變化的是中音部引出第三變奏,可以強調一點。

第三變奏(64-75 小節)72-73 小節中,16分音符是一件樂器,32 分符是另一件,要奏得有分別。我手上的譜是舒爾寧編的,他強調兩個聲部的方法是: 32 分音奏 p,16 分奏 mf。

第四變奏(76-87 小節)80-82小節是 32-34 小節的變奏,不錯。

第五變奏(88-123 小節)這恐怕是最要下苦功再練習的一段。這不是一大堆琶音,而是用很快的琶音令三個聲部同時出現的手段。所以琶音的節奏一定要平均,那樣三個聲部的旋律才能浮現出來。還有拍子不大穩定 111 - 117 小節突然慢了。

第六變奏(124-147 小節)低音部音色不穩!想像一下這是用管風琴奏的,轉音要快而準,好像鍵盤換音一樣;不要用揉音。

第七變奏(148-163 小節)149-150 小節,和弦和16分音符組是「兩件樂器」。節奏不大穩。換把有痕跡。164-167的四指和A 空弦的組合是另一個聲部(不妨當它是小號),拉這個要和分散和弦有分別。169-171 的低音 A ,172-174 的 D 也是「另一樂器」。

第八變奏(176-208 小節)拍子不穩!179 小節不要因為是和弦就拖慢了!低音聲部不連貫。196 小節第二拍開始是主題,所以第一拍拉完了不妨稍為停一停。200-207 小節的問題跟88-123小節一樣,不贅。

第九變奏(208-227 小節)現在你拿的是魯特琴(Lute),不是小提琴!要有用撥弦樂器奏和弦的效果。所以可能的話,低音的手指盡可能不要放開,讓弦線繼續振動。拍子也是不穩。

第十變奏(228-239 小節)低音聲部不錯。造句方面可以再加多一點點想法,尤其在238-239小節。

第十一變奏(240-247 小節)可以。

主題再現和結束(248-256 小節)253小節第三拍的和弦可以拖,但似乎拖得太長。這是 d 小調的 vi 和調,沒有帶出後面d小調的屬七和弦的作用,而且不像前面兩拍有三個聲部(空弦G 只是低音G 的低八度,不算一個聲部)所以不宜拖得太長。

25
疑欲语 发表于 2006-7-3 01:48:00 | 只看该作者

能拉这样好,能像缓板分析这样详细,感觉真过瘾

26
 楼主| 暗之刃 发表于 2006-7-5 20:39: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指点.看来缓板真是个功力深厚的人啊.我会继续研究的.这首曲子是巴赫当时在某教堂任职时所写的舞曲,所以自然要有庄重的感觉.但是我不知道为什么要拉出两件乐器的感觉(您是不是指两声部的旋律进行)结尾音和承接音的确有些问题.以后会多用时间来感受.但我认为处理也不能绝对化.很多时候是个人喜好问题.毕竟一首作品不可能只有一种合理的解释,谢林和米尔斯坦和梅纽因的解释都有很多不同点

缓板对这部作品的理解真是非常深刻.我会好好学习您的钻研精神--------------

---------------------------------------------- ___临.兵.斗.者.皆.阵.列.在.前!!___
27
緩板 发表于 2006-7-5 22:03:00 | 只看该作者

巴赫本身是個鍵盤專家(他寫的鍵盤音樂肯定比絃樂多),又是對位專家,他在音樂中對位的應用太明顯了。巴赫這位大師不會不了解小提琴是單音樂器,他把這麼多的音「塞」在譜子中一定有他的道理。或許你拉一下 g 小調奏嗚曲的賦格曲的時候,對位的感覺會更明顯。

或許這樣想:巴洛克奏嗚曲通常有有持續低音伴奏。既然這六首作品沒有伴奏,小提琴便給自已提供低音了。

巴赫也是位管風琴家,管風琴就像現代的電子琴模仿別的樂器的聲音,不過只是用風笛聲而已。如果巴赫還在生,他見到電子琴一定高興死了。基於這個想法,我才想像巴赫可能用小提琴模仿別的樂器的聲音。

用對位方法看這首曲子當然這只是我一家之言而已。可慶幸的是你技術問題已經解決了,那你就有更多的時間思考音樂的處理了。將來可能你有自已獨到的見解呢!

又及,根據我手頭的資料,這六首作品應該是巴赫在1720 年在 Coethen 工作時候寫的。那時時巴赫的器樂作品比較多,這六首作品跟《勃蘭登堡協奏曲》和d小調雙小提琴協奏曲同期。巴赫寫作宗教作品最多的時候是他在萊比錫聖湯瑪士教堂工作的最後35 年。

28
 楼主| 暗之刃 发表于 2006-7-5 22:48:00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谢这是我在论坛上看到的最经典的评语.

您的知识真是渊博啊~~~~

29
windbaby 发表于 2006-7-6 14:59:00 | 只看该作者

建议你多听听米尔斯坦的演奏。会对你有很大帮助,

你要把你自己人的录音放出来,自己反复研究。 这样才有很高效果

30
空穴来风 发表于 2006-7-6 19:04:00 | 只看该作者
高山仰止!
31
Elaineemily 发表于 2006-7-11 23:27:00 | 只看该作者
好精致啊……我要向你好好学习!
32
Elaineemily 发表于 2006-7-11 23:30:00 | 只看该作者

还有回声的说!

录音效果真好啊……羡慕……

个人认为拉恰空就要去这种地方拉……超有感觉呢!!

最好是在教堂里

33
西西里安 发表于 2006-7-13 04:26:00 | 只看该作者
学院派,没啥好说的了,肯定是附中出来的,比偶厉害啊
34
严冬之子 发表于 2006-7-15 08:33:00 | 只看该作者
很好!
35
gene 发表于 2006-7-16 00:34:00 | 只看该作者
聽了暗之刃的錄音,讀了緩板的評語,怎能不發一個專題,討論巴赫的無伴奏奏鳴曲與組曲?

https://www.chinaviolin.net/bbs/dispbbs.asp?boardID=33&ID=19452&page=1

36
magic_yan 发表于 2006-7-16 01:01:0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你真厉害,能拉出那么点味道
37
望才 发表于 2006-7-23 14:48:00 | 只看该作者

娃娃,拉得好,拉得好,有成为未来海菲兹的希望

只是乐句呼吸感的层次稍微欠缺了点 拉得好 拉得好 就是好啊就是好

38
望才 发表于 2006-7-23 14:51:00 | 只看该作者
后面快弓的地方弓子稍微有些挂得不稳 不过影响不大 拉得好 拉得好 拉得好 这么高难度.深刻的作品能表达出来都算很了不起了 何况还能带有一些味道 大有希望啊!
39
忧郁果果 发表于 2006-7-23 22:37:00 | 只看该作者

拉的太好了~~

不知道还以为是哪个大师拉的呢~

收我为徒吧~~

40
发表于 2006-7-24 16:03:00 | 只看该作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4 19:53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