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變奏(24-55 小節)32-34 小節其實有兩個聲部:高音區和低音區。想像一下是兩件樂器輪奏,所以高音區轉低音區最後一個音( G#,F#,E)要足拍子,不然聽出來好像忙著換弦。不大好。 40-41小節,跟32-34一樣,F下行音階是「另一件樂器」,效果不明顯。41小節開始的Bb 其實是前面四個16 分音符旋律的一部份,可以微微斷開再奏後面的G。42小節第三拍開始的G情況跟第一拍一樣,可以微微斷開再奏後面的 Bb。 第二變奏(56-63 小節)大致不錯。63小節變化的是中音部引出第三變奏,可以強調一點。 第三變奏(64-75 小節)72-73 小節中,16分音符是一件樂器,32 分符是另一件,要奏得有分別。我手上的譜是舒爾寧編的,他強調兩個聲部的方法是: 32 分音奏 p,16 分奏 mf。 第四變奏(76-87 小節)80-82小節是 32-34 小節的變奏,不錯。 第五變奏(88-123 小節)這恐怕是最要下苦功再練習的一段。這不是一大堆琶音,而是用很快的琶音令三個聲部同時出現的手段。所以琶音的節奏一定要平均,那樣三個聲部的旋律才能浮現出來。還有拍子不大穩定 111 - 117 小節突然慢了。 第六變奏(124-147 小節)低音部音色不穩!想像一下這是用管風琴奏的,轉音要快而準,好像鍵盤換音一樣;不要用揉音。 第七變奏(148-163 小節)149-150 小節,和弦和16分音符組是「兩件樂器」。節奏不大穩。換把有痕跡。164-167的四指和A 空弦的組合是另一個聲部(不妨當它是小號),拉這個要和分散和弦有分別。169-171 的低音 A ,172-174 的 D 也是「另一樂器」。 第八變奏(176-208 小節)拍子不穩!179 小節不要因為是和弦就拖慢了!低音聲部不連貫。196 小節第二拍開始是主題,所以第一拍拉完了不妨稍為停一停。200-207 小節的問題跟88-123小節一樣,不贅。 第九變奏(208-227 小節)現在你拿的是魯特琴(Lute),不是小提琴!要有用撥弦樂器奏和弦的效果。所以可能的話,低音的手指盡可能不要放開,讓弦線繼續振動。拍子也是不穩。 第十變奏(228-239 小節)低音聲部不錯。造句方面可以再加多一點點想法,尤其在238-239小節。 第十一變奏(240-247 小節)可以。 主題再現和結束(248-256 小節)253小節第三拍的和弦可以拖,但似乎拖得太長。這是 d 小調的 vi 和調,沒有帶出後面d小調的屬七和弦的作用,而且不像前面兩拍有三個聲部(空弦G 只是低音G 的低八度,不算一個聲部)所以不宜拖得太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