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选琴经验] 大师琴选购[一] 巴洛克的曲线 F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克雷蒙那人 发表于 2006-8-16 19:54: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琴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小提琴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拖了很旧才拿出第一篇,实在处于无奈......还请大家原谅.废话不多,进入正题.

F孔的数据我想我就不罗列了,所谓大师琴,至少在50000RMB左右.如果这样一把琴,连数据都做不对,我也就无话可说了,而且许多的大师,自己对于一些数据做出了改变,成为了他们自己的个人琴型,所以,对于这个级别来说,尺寸,没有必要讨论.说了,也是无解.

国内现在最多的,就是Guarneri,Stradivari,这2种琴型. 而F孔恰恰是这两个人一个极大不同的地方,又或者说,Guarneri的F孔,实在太"冲突"了.

先来2张完整的图片,大家自己比较一下,再看我下面的一些浅解.

Stradivari 1715 Cremonese copy.

Guarneri 1740 Ysaye copy.

这分别是2个人,各自黄金时代的代表作的F孔.先自己看上哪怕5分钟吧.看看和你买的所谓"瓜"琴,"斯"琴有什么不一样.

风格区别:

1: 最基础,最原始的区别应该还是说F空的总长度吧.Guarneri的琴,由于中腰部分琴箱就稍长,为了配合这你改动,他的F也在他和Stradivari共同的师傅Nicolo Amati的基础上延长了不少.而Strad则基本没有作太过的改动.

2:小翅的走向.

斯式: 上下小翅走向基本平行,基本上就好象这2条延长线没有交点,给人一种平稳,中庸的感觉

瓜式:上下小翅的延长线为喇叭状,完全不相交,强烈的旋转,拉伸感觉.

3:上下小珠的转折处.

斯式: 这个部位绝对的没有死角,流畅,就好象一个半圆一样,眼睛完全感觉不到有什么大的弯角,所传达的感觉就象上面的小翅一样.不多说了,下面的特点一样是这样,所有的地方都是为了一种风格而存在的,所以他们也就都是"说的上话的"[郑老师经常这么说]

瓜式:一个相当强烈的转角,就好象突然被用力拧下来的一样,而他所体现的,就是"力量" 好象在蓝色线的地方被拉动的一样.

4 F孔孔身的收敛处.

斯式:缓慢,婉转,递进的慢慢变缓的,依旧是毫无转角的优雅.虽然是曲线,但是还是很直挺的感觉.

瓜式: 为了配合他上面那被拉动的感觉,所以成为了急速的变窄,夸张到近似三角形.

5 小珠抛出去的方向

斯式: 在这张照片上,2个小珠的抛出重心大概在一条直线上.而在他其他一些琴上,也有几乎方向为垂直上下的.这都是相对瓜式来说的.

瓜式:重心的延长线上你看到了什么?他们是错开的,为的什么?处了表达冲突,力量外,还有其他的更重要的原因,后面再说.

大概基本的特点就是上面这几个了.我再接着上次一个朋友的问题给大家解释一下F孔的作用和一些重要的改变声音的特点.

F孔最基本的作用,就是要让空气流通,让外面的空气进入琴箱来放大马子传达过来的声音,再通过F孔放出去. 所以,也就可以说,琴箱的大小,直接决定着F孔的大小,这个道理很容易理解吧?斯式的做法基本在尺寸上沿用了Amati的,而Guarneri则不满意Amati过于甜美的声音,他要的是大音量,粗壮的声音,于是他改变长宽琴箱比例,在总长不大变的情况下,增加中部主要震动部分的比例.他还用了更加饱满的音板弧度.为了让这多余出来的空气能够释放,他必须加大F孔,可他又不能完全按照比例来做.就形成了他F冲突,力量的表现. 他为什么不能完全安比例来放大呢?

用个普通的图说明一下.

大家可以看到,浅黄色的,就是面板的主震区域.这个四边形的长宽都是又F孔的形状来决定的.也是和里面的空气容积向对应的.A B C这3条蓝色线就是Guarneri为什么把F做成这样的重要原因.A线[小珠之间的距离]和B线[马子马脚间距离]是要基本相等的,这个比例习惯.具体原因我也不是很清楚,但是如果过分破坏这2个数字的距离,声音是肯定很烂的....Guarneri的F孔为了满足琴箱而边大,可是如果按照比例,小珠之间的距离,经过放大,肯定会缩短至少2-4MM,为了这个理由,他不得不把上面的那部分"拧"下来.而C线,则决定着和面板之间的联系还有多少.就是说,除了主震区之外,马子还能带动哪里震动的一个重要桥梁. 如果下面按比例放大,这个距离也将大大缩小,这样的结果就是,不但这个部位非常脆弱容易裂开,最主要的是,主震区下面部分的一个桥梁被打断了.所以,他不得不把下面,也"拧"了过来.

所以,他的第一个特点,尺寸的加大,直接的导致了他后面的一系列的变化.

斯式呢?他虽然也加大了琴,但是还是按照Amati的大致比例,一起扩大的.所以,没有遇到Guarneri这样的"冲突"问题.

最后给大家两张完整F对比一下.其中一张是借用别的朋友的.希望谅解~~~呵呵 下面这两张,我想不用我讲,大家也应该认识了吧?呵呵

我每天苦练14个小时,现在却有人叫我天才?!——萨拉萨蒂
2
liyungui 发表于 2006-8-16 20:10: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克雷蒙那人.能看到这样的好帖子.
3
superman109 发表于 2006-8-16 21:51:00 | 只看该作者

太强了,好详细,很权威。

这下我对瓜和斯的区别基本都搞清楚了~

4
Billchen 发表于 2006-8-17 11:25:00 | 只看该作者
精彩至极!
5
nuoran 发表于 2006-8-17 14:05:00 | 只看该作者
虽然我看不懂,但也觉得你很棒
6
skystarby 发表于 2006-8-17 16:23:00 | 只看该作者

几时我也买把大提琴拉拉

7
chenhuafeng 发表于 2006-8-17 20:23:00 | 只看该作者

好!

我当初看到大炮的图片时,印象最深的就是f孔了

8
zqwcpzy 发表于 2006-8-18 22:13:00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章!!!资料齐全,图文清晰,论述浅入深出,读后受益匪浅,不胜感激!楼主具有大家风范,专业知识造诣颇深,深望继续赐教。

9
 楼主| 克雷蒙那人 发表于 2006-8-20 18:13:00 | 只看该作者
还有什么地方大家比较感兴趣呢?走之前看看能不能写好.
10
Billchen 发表于 2006-8-20 18:41:00 | 只看该作者
能否介绍一下琴旋首的各类风格, 以及如何来欣赏其制作手艺. 谢谢.
11
卡拉扬的启示 发表于 2006-8-20 21:10:00 | 只看该作者
受益匪浅啊!
12
zqwcpzy 发表于 2006-8-20 22:28:00 | 只看该作者
琴板如何定音,油漆工艺,以及琴外形对音质的影响? 能否不吝赐教。
13
ynkm4828 发表于 2006-8-21 12:00:00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谢克耒莫那人!!!

好精彩的贴!!!

[em01]
14
Roby 发表于 2006-8-21 12:30: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克雷蒙那人在2006-8-20 18:13:00的发言: 还有什么地方大家比较感兴趣呢?走之前看看能不能写好.

能否介绍一下如何鉴赏琴头~~

15
 楼主| 克雷蒙那人 发表于 2006-8-21 19:44:00 | 只看该作者
好的,走之前.准备下琴头.
16
Billchen 发表于 2006-8-22 06:51:00 | 只看该作者
先谢谢啦
17
爱琴一族 发表于 2006-8-22 12:40:00 | 只看该作者
克雷蒙那人对琴的了解太精通了,真好的帖子,学到不少知识,谢谢!
18
skbao 发表于 2006-8-22 14:27: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爱琴一族在2006-8-22 12:40:00的发言: 克雷蒙那人对琴的了解太精通了,真好的帖子,学到不少知识,谢谢!

还是个真心帮助别人、热心替别人解难的好心人!

19
说奶纳米 发表于 2006-8-29 16:46:00 | 只看该作者
不知道有没有斯瓜琴的图片呀!
20
小提琴爱好者 发表于 2006-9-1 11:00:00 | 只看该作者

希望你在克莱莫那学到真精,成为中国未来真正的制琴大师。即使将来买不起你制的琴,我们也会拥戴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1 14:23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