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巴赫《G弦上的咏叹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鱼儿 发表于 2004-10-7 17:2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琴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小提琴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点击下载

  《G弦上的咏叹调》,此曲为巴赫《第三号管弦乐组曲》的第二乐章主题,充满诗意的旋律美,使此曲成为脍炙人口的通俗名曲。   原曲创作于一七二七年至一七三六年之间,十九世纪德国的著名的小提琴家威廉密(August Wilhelmj,1845—1908)将这段主题改编为钢琴伴奏的小提琴独奏曲,由于主奏小提琴必须在G弦(小提琴四根弦中最粗的一根弦)上演奏全部旋律,故此得名。巴赫的原曲没有表情与速度记号,编曲者则指定“甚慢,极有表情”。类似低音弦的拨奏伴奏下,小提琴奏出悠长而庄重的旋律。全曲后半段出现的新旋律产生了更丰富的变化,最后在静似祈祷般的气氛中结束。   约翰·赛巴斯蒂安·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 德国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生于爱森那赫市音乐世家。十八岁起历任多处教堂和宫廷的乐长及管风琴师。巴赫生前仅以管风琴演奏家著名,去世近百年后,其创作才得到应有的尊重。他笃信宗教,把路德派新教的众多赞歌和教会乐器管风琴当作自己的创作素材和音乐构思的核心,但又深受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影响,这使他的宗教作品明显地突破了教会音乐的规范,具有丰富的世俗情感和大胆的革新精神。其创作以复调手法为主,构思严密,感情内在,富于哲理性和逻辑性,并在德国民族音乐的基础上,集十六世纪以来尼德兰、意大利和法国等国音乐之大成,是巴罗克音乐发展的顶峰。巴赫的作品对欧洲近代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为全人类音乐的进步和发展指明了宽广的远景,为世界古典音乐树立了丰碑,因此,巴赫被称为“西方音乐之父”。   巴赫一生作品浩如烟海,主要作品有:二百多部宗教及世俗“康塔塔”、若干部宗教《受难曲》、《b小调弥撒曲》、《平均律钢琴曲集》、 《创意曲集》、《古钢琴组曲》、小提琴和大提琴《无伴奏奏鸣曲》、《勃兰登堡协奏曲》六首、《乐队组曲》四首和大量管风琴曲及晚年所著《赋格的艺术》一书。

良好的音准主要是建立在由耳朵指导的触指感觉上的。——加拉米安
2
剑胆琴心 发表于 2004-10-7 19:05:00 | 只看该作者

斑竹懂的真是不少!受益匪浅!!!(下载怎么奇慢?)

3
blacktea 发表于 2004-10-8 21:28:00 | 只看该作者

我很喜欢这首歌的~~~~~~

4
glre 发表于 2004-10-18 13:18: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巴赫《G弦上的咏叹调》

只是下载太慢!

5
猫之眼 发表于 2004-10-19 11:13:00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啊,好多书上和CD盒上都有说的
6
松尾小百合 发表于 2004-10-20 14:56:00 | 只看该作者

十九世纪德国的著名的小提琴家威廉密(August Wilhelmj,1845—1908)将这段主题改编为钢琴伴奏的小提琴独奏曲,由于主奏小提琴必须在G弦(小提琴四根弦中最粗的一根弦)上演奏全部旋律,故此得名。

鱼儿提供下载的这个版本应该是巴赫《第三号管弦乐组曲》的第二乐章吧,改编后的才是全部在G弦上演奏的《G弦上的咏叹调》,两者调不同

7
manymoonsago 发表于 2004-11-2 23:10:00 | 只看该作者
不光是下得慢,还老是不走呢,楼主能不能修一修啊。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4-11-2 23:11:03编辑过]
8
sheren 发表于 2004-11-5 22:17:00 | 只看该作者
天啊,原来真的是很慢呢,我都不知道我还有没有耐心去等
9
栀子花开 发表于 2004-12-1 10:50:00 | 只看该作者

建议大家都用高速下载工具.

比如:网际快车等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6 19:17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