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最近读的几本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李大傻 发表于 2009-2-21 22:5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琴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小提琴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难得在这里遇上几位喜欢读书,认真学习的同学,贴上最近阅读的几本书目。 vida同学,通过这些书目你就应该知道我跟你在各自学习的方向还是有比较大的差别的。当然,好书不嫌多,你推荐的那些书目我已经记下了。有机会还是要去找来读读的。 1 《隐蔽的秩序》--吴思 这本书已经是我第三遍读它了。作为“潜规则”“血酬定律”这两个名词的发明者,在我看来,吴思先生确实有着非常高深学问和敏锐的洞察力。这本书我每次翻看都会有一些新的心得体会,对社会,对人性也会有一些新的认识。难怪他会被《南方周末》评选为当代影响中国的50个公共知识分子。 2 《万历十五年》--黄仁宇 随着历史,国学热的兴起,明史方面的书籍已经有泛滥之势。黄先生这本1985年版的《万历十五年》还是颇具一些特色。基本上不带感情色彩的第三人称叙述,以及对明朝一些宫廷仪式和政治制度的非常详细的描写和分析,也算是有别于其他同类书籍 。毕竟相对于当年明月这样 的草根作者来说,黄仁宇这个美国密支根大学的历史学博士还是显得技高一筹。值得注意的是,黄因为常年生活在美国,估计是中文用的少,整个措辞方式显得跟中国本土作者有所区别,细读之下,感觉其叙述口吻同《剑桥中国史》的作者费正清极其相似。 3 《去政治化的政治》--汪晖 这本书买了,但是还没有细看。三联出版社的《去政治化的政治》算是汪晖 这位北大博士后的学术论文集,学术价值固然很高,但明显在我们一般读者看来,显得稍微有点儿深奥,当然,里面对那次动乱和90年代之后的海内外中国知识分子的一些情况的介绍,在我看来还是有那么点意思。 4一些从学校图书馆里下载的pdf论文 和杂志 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教授郭成康的《清朝皇帝的中国观》,还有一位国外学者(忘记名字)《民主政治的建设离不开有效政府》,读完之后都感觉小有收获。 《炎黄春秋》杂志则是因为吴思成为杂志社执行主编的缘故而订阅。 时候不早。先说这么多吧。
艺术的真正意义在于使人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海顿
2
Vida 发表于 2009-2-21 23:10:00 | 只看该作者

哈哈,大傻的帖子,一定拜读……

啊…果然…读书的兴趣上我们差异明显。最近打算把《图说天下 德国》翻翻,下周德国的交流学生就要来了…我惨了…还得赶紧把超厚的《世界名曲欣赏》看掉,不然图书馆老师肯定要说我了,可大多数曲子我都没听过呢…有点苦恼…

其实上次你说我可以搞刑侦以后我发现我可以做罪犯侧写员,哈~

作为中国人…我的国学知识可谓少之又少…惭愧啊……

可为什么我历史成绩还那么好(比较),奇怪了……

3
 楼主| 李大傻 发表于 2009-2-22 11:41:00 | 只看该作者
我读的书有些是去书店买的,有些则是从网上下载的(例如那些学术论文)。相比捧卷在手的感觉,在电脑上阅读实在不能称之为舒适,不过因为种种条件的限制,有些书籍资料只能在网上找到,因此盯着电脑屏幕也只能是一种无奈之举。 不过我也为此专门儿掏了台二手笔记本电脑,相比台式电脑,在笔记本上看文字的感觉稍微好了一些。而且在电脑前阅读不像纸质书那样可以捧着到处看,但也正因为如此,正襟危坐对于攻读一些深奥的理论书籍还是能产生一定的积极作用。(终于理解了小时候老师让我们坐有坐相,站有站相的良苦用心) 我觉得现在的图书出版市场显得非常的浮躁且混乱,到书店一看,各式各样装裱不一的图书映入眼帘,虽然种类繁多,但让人眼花缭乱,无从选择。毕竟身处书店,无法对选中的书籍进行深入细致的研读,而买回去细读之后,又难免产生上当之感。面对书价日益上涨的今天,如何让有限的资金产生最大的价值,这实在是一个困扰诸多读书人的问题。 所幸有个豆瓣网(www.douban.com),我们能在上面找到许多网友的对某一图书的心得,由此也能对自己将要购买之书有一个大致的判断,避免花费冤枉之财。 以上是我最近一年多来读书购书的一些心得体会。 上面我提及的那些书目,在网上都能轻而易举的搜到,vida有空的时候可以去翻阅一二,尤其是《隐蔽的秩序》,作者通过研读史料,将明清两朝广泛存在的一些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描述,幷对产生这些现象的根源进行了分析,在读过之后,相信每个读者都会惊讶的发现,那些好几百年前就存在的陋习潜规则,到了今天,只不过换了一个名字,依旧出现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幷不因为社会制度的变化和时代丢尽进步而消失。 这也是《隐蔽的秩序》在上市不到几个月的时间里被迅速查禁的原因之一。
4
 楼主| 李大傻 发表于 2009-2-22 11:51:00 | 只看该作者
另,据我所知,只有一市的最重点中学,才有外国的交流学生来访的可能。所以羡慕vida有这样的机会。趁着现在人家还没来,抓紧时间学两句德语,记几个德国名人的德文名(比如贝多芬,巴赫,尼采,马克思之类的),到时候跟人家见面蹦出两句德国话,把大家给镇住~~ 在福大这样的理工类学校的图书馆里,人文社科方面的书籍实在是少之又少,所以我只能大老远的跑省图。所以能在学校图书馆里找到一本自己心仪的书籍,实在是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因为喜欢音乐和军事(男生的特点),我对德国多少还是有一定的了解,想想德国出了那么多的科学家,思想家,军事家,音乐家,艺术家,但是也出了希特勒这样的法西斯份子。实在让人好奇,也让人神往~~~
5
Vida 发表于 2009-2-22 16:09:00 | 只看该作者

对于书店…我颇有同感…大多网上书城也是如此,眼花缭乱,也上过几次当。上次看到《新发现》的老编介绍了几个电子书阅读器,不知你有没试过,不过似乎也不是省钱的货啊……不过我觉得作为90后看电脑屏幕还是挺习惯的,像上次在百度百科看关于弦论的介绍,有的时候觉得看电脑似乎比书还好些,唉,对眼睛不好…可悲的90后…

带我把那两本“迫在眉睫”的书看完,一定去翻翻你推荐的书。

我是学校德语班的,我会的人家也会啊…我校每届都有一个德语班。好吧,我不得不说,一学期学下来,跟没学有什么区别呢……

我们学校和德国巴登符登堡的st.Blasien(圣。布拉辛)学校是友好学校,每年都有交流学生来,他们选修中文的就必须去中国,羡慕…咱们什么时候也去德国…

当然一见面就跟人家谈法西斯人家肯定跟你翻脸…要能交个朋友叫他们谁帮我在那买个琴…那就…哈哈……

6
Vida 发表于 2009-2-22 16:17:00 | 只看该作者

德国有马克思、恩格斯这样的杰出社会主义“红色导师”,有贝多芬、巴赫、歌德这样的艺术奇才,涌现出克劳塞维茨、毛奇这样的西方兵圣,催生过俾斯麦、阿登纳这样的政治天才,也培植过威廉二世和希特勒这样的战争狂人,歌德曾经说过:“德国无足轻重,只是每个德国人才有意义”诗人海涅曾说:“德意志民族不是一个轻举妄动的民族,当他一旦走上任何道路,就会坚韧不拔地把这条路走到底”,好吧,这两句已经很简明扼要的表明了德国的特点了……

我抄书的……

7
 楼主| 李大傻 发表于 2009-2-22 19:38:00 | 只看该作者
你的这两句从书上敲下来的话我似曾相识。应该是以前在哪儿见过。 话说现在很多手机(包括山寨货)已经具备了电子阅读器的功能,我就经常一边儿蹲马桶,一边捧着手机看书。小巧方便,而且不受环境的限制。当然,你上课的时候可千万别这么干~~回头被老师发现了还说我教坏你~~~ 此外,现在液晶屏已经普及,在电脑上看东西,对眼睛的伤害跟过去相比已经少了很多了。不知道vida的鼻子上是不是已经架起了大眼镜儿? 你不说我都没发现,vida已经是九十后的人了。。哎~~真是岁月不饶人啊。。想想对80后的讨论仿佛还在昨天,今天,90后的新生力量已经脱颖而出了~~
8
 楼主| 李大傻 发表于 2009-2-22 19:43:00 | 只看该作者
话说洋人们对我们中国的姑娘总是非常的好奇,当然也不乏欣赏推崇中国姑娘的洋小伙。 vida可以施展一下个人魅力~~将心比心的说。如果我们遇到一个非常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人,自然而然的就会对他产生好感,同理,如果德国学生发现中国还有这么一个对他们国家如此了解的小女孩。我相信他们不会吝啬对你的友谊~~ 反正一回生二回熟,没准也能遇上个学琴的人呢?咱不说买琴吧,起码下次有机会,德国小伙子再来的时候,你让他们给你带点琴弦,松香什么的也好啊~~ 对了。我记得貌似德国盛产大帅哥~~
9
Vida 发表于 2009-2-22 22:31:00 | 只看该作者

唉,这学期以来我们班已经收了好几个手机了…你教我我也不敢哪…很庆幸我还不用带眼镜…不过我觉得视力已经有所下降,还是有点担心的… 戴眼镜应该很麻烦,而且以前有同学说我戴眼镜的样子像老师,好吧……

咳…你想说什么……我看看我能不能给你物色个美女吧…

10
一切无原因 发表于 2009-2-22 23:31:00 | 只看该作者
你们管得好严啊,手机都收了…… 想到德国人我就想起诺维茨基。看看还是东德人长得稍微正一点
11
Vida 发表于 2009-2-23 22:22:00 | 只看该作者

这几年刚换的新校长,严格的很呢,还老改革一些自修制度什么的…挺麻烦的人啊…欧洲应该是同一个人种的吧?长相没差那么多啦……

发现白种人的肤色跟我们差多少了……

12
一切无原因 发表于 2009-2-23 23:55:00 | 只看该作者

西德人都是那种眉骨突出眼眶深陷脑门后缩的长相,而且头发黄的多,东德人黑头发的多,长相没那么夸张

我就记得我们那时那个校长特能拉赞助,不过我们学校那个时候管得很松的,杨浦区不有句俗话:玩在控江,苦在鞍山,死在杨高

13
 楼主| 李大傻 发表于 2009-2-24 11:30:00 | 只看该作者
vida要给我物色德国美女?哎呀~~好激动啊。。 这个,我还没跟外国人打过交到呢。语言不通怎么办。。难道我还要学德语?我英语学的还一塌糊涂呢 不知道德国姑娘是不是也很开放~~~ 话说真是时代的变迁啊。。要知道当时我上高中的时候,手机可是大大的稀罕物。起码一个年段搜罗不出5部手机。。哎~~想我到了大三才第一次拥有自己的手机。。。。现在高中生都是人手一部了。 ps,我觉得女孩子戴眼镜,斯斯文文的,挺好!
14
一切无原因 发表于 2009-2-25 15:35:00 | 只看该作者
嘿嘿,现在外国人学中文不是很多的嘛,说不定过两天一个外国姑娘看上你了,还和你用中文交流呢~~~~
15
Vida 发表于 2009-2-25 21:48:00 | 只看该作者

她们挺好的,很容易搭话,我英语口语还是不错滴哈哈。第一天上课一女主动给我班一男生传纸条…字写得不错…那男生不知该怎么办了都……

他们才14、15岁,长得像17、18岁的……

现在控江杨高的情况反过来了,当然我不是那三个学校中的……

德国人中貌似没有戴眼镜的…不过长得不错…过段时间混熟了看看能不能拍张照片……

16
 楼主| 李大傻 发表于 2009-2-28 20:54:00 | 只看该作者
vida,我真羡慕你。 能自我感觉英语口语不错,那水平应该低不了。。。最起码经过德国人民的检验~~~· 德国人来了没?期待德国俊男靓女的pp~~~
17
Vida 发表于 2009-3-1 19:18:00 | 只看该作者

周五被同学拖去配德国人到五角场逛,我基本成翻译了…一下午累死我了…

明天试试能不能把那同学拍的照片抢来,不行的话我另拍几张给你。大傻应该不会失望滴~

18
 楼主| 李大傻 发表于 2009-3-2 19:04:00 | 只看该作者
vida好厉害!! 哎~~英语牛人啊。。有机会介绍介绍英语学习的心得,英语一直我的老大难,折磨了我快十年了。一直没能战胜它~~~ 你是说,德国美眉都很漂亮??
19
Vida 发表于 2009-3-3 20:58:00 | 只看该作者

同学的那几张拍的不是很好,偏黄了(nokia的手机都这样?我晕…)先发给你好了,英语嘛,多用呗,上海的英语氛围还是不错的…今年暑假我打算给一个英语口语老师打打工(我妈的朋友),嘿嘿…

不过我的英语笔试成绩还是一如既往的烂啊…没话说了…

20
Vida 发表于 2009-3-11 21:23:00 | 只看该作者

唉,那帮德国人中居然没有一个学小提琴的…伤心…

希望基本落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7 04:45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