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琴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小提琴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金风送爽庆和谐,又是拉琴好季节。”金秋十月,是喜庆的日子,是充盈的时光,是收获的年景,是丰收的佳期,同时更是拉琴的好季节。
秋天的气候,最适宜提琴的制作和维修。无论是原料的采购与运输,还是材料的选择与配置,毛坯的成形与加工,部件的装配与调试,琴体的组接与胶合,音频的测定与调整,油漆的粉刷与着色等等,都比其它季节更为妥贴。经过冬季的严寒,春季的温润,夏季的酷热,到了秋季的凉爽,用于提琴制作的木材,分子结构的状态最接近合理,自然风干的情况最近乎满意,便于加工而且不易变形。对于老琴的改造甚至坏琴的修复来说,在秋季里操作起来相对方便顺手,问题症结判断起来更准确,更容易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而且不易反复。没有了冬天的冻手冻脚和夏天的汗流浃背,制琴师投入上述工作的气候环境温度条件得到相对改善,心情当然也会好,工作效率肯定会高,产品质量理所当然会高。
秋天的气候,最适宜提琴的展销和选购。原则上讲,为了确保提琴质量的稳定,从产品制作完成至产品正式销售的储存期,应当越长越好,最起码要经过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的考验。所以我们在选购提琴的时候,应当尽量选择生产期间隔一年以上的产品,最好是秋季里购买去年秋季里制作的产品,质量才有所基本保证。为什么要选在秋季呢?理由已如前所说,秋季里的木材分子结构状态与其它季节不同,采伐下来的木材与正在生长的树木不同,彻底风干后的木材与尚未完全风干的木材也不同,其中不仅仅是水分含量多少的问题,归根结底是木质纤维结构经过氧化收缩作用导致密度、硬度、弹性发生变化,直接影响到提琴制作材料的声音品质(即振动与传导性能)问题。很多购买提琴而且价值不菲的朋友,往往忽视了这些必要的常识,以至于到手的提琴发生严重断裂、塌陷、开胶、扭曲现象,都是值得借鉴的惨痛教训。况且琴体变形损坏还是表面的,更为要害的问题是木材分子结构不合理,木纤维松弛绵软,毛细孔未经氧化收缩无法变得均匀通透,声音质量可想而知不会令人满意。由于秋天是购物旺季,人们的钱袋比较鼓,很多制琴厂和销售商,即使明白上述道理,但如果有时被利益所驱动,也时常将存在上述本质缺陷的产品兜售给不明就里的人,也是造成垃圾琴泛滥成灾的原因之一,给喜欢拉琴的人带来无穷后患麻烦丛生。我想再次提醒选购提琴(特别是特别是刚刚出厂的新琴)的朋友,千万不能因小失大丢了西瓜捡芝麻,不要单纯地被提琴外表的缤纷色彩与漂亮花纹所迷惑(这些卖点恰恰是时下某些商家用来投其所好的惯用伎俩)。须知检验一下木材的干燥程度只不过是第一程序的表面文章,检测一下木材的材质状况(即密度、硬度、弹性)才是决定成败的最后程序和必要文章。具体方法可参考拙文《新琴不妨也听音》中的“看,摸、掂、扳、量、比、敲”。
秋天的气候,最适宜提琴的调试与开音。《红楼梦》中有一句话,叫做“纵然是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说的是贾宝玉虽然娶了薛宝钗,但这桩婚姻终是不能尽如人意。人生如此,艺术如此,其实小提琴何尝不是如此?经过千寻百觅、千挑万选买到手的提琴,我们谁都不会真正感到百分之一百地满意。因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最美的白玉也会有微瑕,小提琴本身就是一件带有某种遗憾的艺术品。就声音来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为了追求更好的声音,对小提琴进行科学的调试和开音,是每一个爱琴人义不容辞的工作,除非你因缺乏经验暂时不敢鲁莽行事,除非你对提琴彻底绝望弃置如弊履,除非你一反初衷讨厌此物改变嗜好,除非你已经完全丧失这种勤于动脑勤于动手的探索信念和实践能力。所谓调试,就是在其可改变的范围内(音箱、指板和琴头不在业余初学拉琴者调试之列)进行反复试验摸索调整修理,直到达到令人相对满意并取得渐入佳境的效果。调试的对象大致包括琴弦的张力与架设,琴码的体积修整与孔眼扩展,音住的体积调整与位置变化,琴枕(弦枕和尾枕高低)以及配件(弦轴、拉弦板、腮托、微调)的修理更换等等。所谓开音,就是在材质本身所能达到的范围内,以调试工作已经基本趋于相对稳定的成果为前提,对提琴的声音质量与发展潜力进行挖掘与开发。如果说,调试的目的,是努力寻找声音的最佳点,那么开音的目的则是努力接近震动的最佳状态。提琴制作的技术再高,工艺再精湛,调试得再合理,也不能消除琴体结构中所产生的内部应力。这种内部应力在不同方面、不同部位影响了整体振动的和谐统一。只有通过开音过程,更准确地说是通过长期拉奏的过程,促使琴体的振动趋于同步进行并相互策应,这种情况也可以叫做“共振”。小提琴的声音是一个复合系统,绝非某一单一部位的孤立振动(例如琴弦),而是所有部位都在振动,都在发声。琴体振动所合成的声音在通过空气媒介传播出来,才是共振所发出的声音。共振的程度愈高,声音的效果愈好。共振的标志性特征,就是音量的宏大,音质的纯净,音效的均衡,音色的优美。其中音量是基础前提,音质是本质保证,音效是整体效果,音色是艺术魅力。开音的意义所在,就是通过带有强制性的外力手段,分别推动琴体的充分振动以扩大音量,有序振动以过滤音质,和谐振动以平衡音效,模式振动以完善音色。一把琴的声音表现力愈高,传远穿透力愈强,不但证明其材质质量的上乘,而且同时也能证明其调试与开音成果的显著。秋季里凉爽干燥,不但气候宜人,而且宜琴。首先,秋天里琴的声音最清亮透彻,这就为调试与开音提供了最好的前提条件。因为有了音量的宏大,才会有随之而来的音质、音效和音色的完美。在秋季对琴进行调试开音,便于操作,不但见效的速度快,而且成果相对稳定,不像其它季节里容易出现反复回生现象。
秋天的气候,最适宜提琴的演奏与保养。就如同人的身体秋季里需要“大补”一样,小提琴亦然。提琴的“大补”分为“外补”和“内补”两方面。所谓“外补”,就是对琴的外在保养。所谓“内补”,就是对琴的内在声音全面覆盖。据一位二胡演奏家讲,秋季里要对二胡进行维护保养,最简单实用的方法是用植物油擦拭二胡的琴筒和琴杆。不但能清洁琴体,让其色泽鲜亮如新,气度典雅,而且能有效地保护木料。对琴皮的表面、琴弓的马尾也要分别采取不同的保养方法,不仅是为了外观的清洁美观,更是为了使用的方便顺畅,尤其是声音的稳定柔润。同样的道理,抓住秋天这个不凉不热、不潮不躁的时机,对小提琴进行维护,就会取得最佳效果。例如效仿skbao老师的办法用带皮的稻子清洁琴腹,用植物油(专业的擦琴油当然更高级)擦拭琴体及配件,不但有效地保护油漆和木料,还能让小提琴外观上容光焕发,光彩照人,健康漂亮。接下来再说说“内补”。声音是小提琴内在的生命,秋季里的琴体振动应该进入最佳状态,由此推断琴声应该是一年四季中最好听的天籁之音。为了将琴的声音尽量巩固和延续下去,机不可失坚持经常拉奏有益无害。秋天的气候条件不光使拉琴人感到方便舒适,对于提琴声音品质的提升更有益处。几乎所有的乐器都有一个相同的秉性:不怕常用,就怕不动。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好提琴是拉出来的。如果不夸不拉,什么好孩子好提琴都无从谈起!最后把一句“三春不如一秋忙”的俗话套用到这里,它也许不无启迪地暗示我们:秋天有可能造就一把好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9-10-15 21:23:10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