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琴笔记簿] [原创]超越梦想一起飞——超超的学琴笔记

  [复制链接]
281
 楼主| 西风古道瘦马 发表于 2010-11-6 08:29:00 | 只看该作者

来京已经一周了,各方面已经安排好了,生活基本步入正轨。

昨天中午吃饭时打开电视,中央3套正在播放蔡琴演唱会,原本是发烧友的自己一直很喜欢蔡琴的歌曲,《民歌蔡琴》和《蔡琴老歌》这两盘CD早已听得耳熟能详。这次听到蔡琴一首老歌《三年》时,不知怎么,竟触动了自己内心深处最脆弱的那根神经,忍不住泪水潸然而下。当时听蔡琴老歌时,也没有觉得这首歌有什么特别。而今身处陌生的异乡,再次听到这首歌却不免黯然神伤,感受与往日大不相同。蔡琴唱的很动情,我也听得很动容。听着蔡琴缠绵的歌声,脑中浮现的全都是娇妻的身影。“想得我肝肠寸断,望得我望眼欲穿,这一去……,左三年,右三年,这一生见面有几天……”这歌词怎么……这样具有杀伤力……,自己一时间竟然听得痴了。决定以后轻易不再听蔡琴的歌曲了,太让人伤情!为了孩子的前程,自己带着他远离家乡,到京城来追逐梦想,无意间竟然让妻形单影只,得长久忍受别离之痛。如果超超这次能够顺利考取,也就算长久在北京扎下了根,这一别恐怕得十年八载,只有寒暑假才能短暂的相聚了。十年啊!人生又能有几个十年!十年后的我和茹早已遍生华发,垂垂老矣!唉!自己实在愧对家中的娇妻啊,最灿烂的人生盛年,竟不能让她与心爱的儿子时时相聚!还有家中的老母,耄耋之年的她还能有几个十年,儿子不孝,竟然让她在近80的高龄还要时时牵挂,不知10年后老人家是否还能健在,一家人是否还能再聚一起,共享天伦?

此时此刻,分外思念和牵挂家乡的亲人!

不爱音乐不配作人,虽然爱音乐,也只能称半个人。只有对音乐倾倒的人,才可完全称作人。——黑格尔
282
zh_e_mail 发表于 2010-11-6 20:06:00 | 只看该作者

瘦马老弟真情表述真是令人感动呀!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当年,我对孩子就好像含在嘴里怕化了,现在想到儿子独自一人在外闯荡,担心,又不能相助,禁不住也流下热泪,也许自己变老了,多愁善感。在一个男人心中,可能最重要的两个女人,一个是母亲,一个是妻子。女人形像慈爱,温柔,像大地一样宽厚温暖。虽然我们那么需要儿女情长,如果没了爱情,好似没了灵魂。可是生活中有那么多无奈。有时要忍受离别、老人离去等痛苦。生活的时光总是要流逝,无论是卿卿我我,还是孤独寂寞。意志坚强的人,为了理想,总是能战胜困难。记得拉父亲在其中学毕业簿上的留言:“战胜困难而后喜!”

好在现在交通通信还是便利,你们夫妻也不至于长久分离,眼前的困难是暂时的,或许是听了那手伤感歌曲。再次送上这个词句给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阳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83
zynbb 发表于 2010-11-6 23:35: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西风古道瘦马在2010-11-6 8:24:00的发言:

超超现在是没有借读,全心全意练琴。

自己去买教材吧,练完琴还是要补补文化课,这个是要考的,视唱练耳也别放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1-6 23:36:17编辑过]
284
huixin_lz 发表于 2010-11-8 09:34:00 | 只看该作者
长久没有坛里了,原因自是孩子练琴时间少了,我们的心思放在琴上的也就少了。祝超凡一如他的名字吧!这是一条不平常的路。
285
zh_e_mail 发表于 2010-11-8 09:50:00 | 只看该作者
LS, 好久不见了。其实小孩学琴,不一定就盯住所谓私否搞专业。好像能从事专业就学有所成,反之就付之东流。论坛里也充斥那么多的奇谈怪论。什么论大师,天才。。这里的人们(也包括我)太爱争论,总要辨个明理,我真很怀疑,学音乐到底是为什么?是虚荣、炫耀、宣泄,还是混一碗饭。
身心健康最重要,只要每天开心,家庭空气和睦比什么都重要,当然如果小孩能有些音乐的熏陶,从小接受点这方面的素质培养,他们能从中获得音乐本身带来的快乐是很好的一件事。因此,小孩学音乐肯定是快乐,很好的一件事,也一定能给我们留下美好的回忆,而不是相反。孩子大了也会体验到父母的这份关爱,也会将其传给他们的后代。
286
兵临城下 发表于 2010-11-9 08:59:00 | 只看该作者
有所失必有所得,既然选择了,就坚持下去,如果将来超超成功了,想起这段往事也许就是美好的回忆
287
caaiyun 发表于 2010-11-9 10:40:00 | 只看该作者
值得学习,真是一位有责任心的父亲!
288
亚马逊鳄鱼 发表于 2010-11-9 10:45: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zh_e_mail在2010-11-8 9:50:00的发言:
LS, 好久不见了。其实小孩学琴,不一定就盯住所谓私否搞专业。好像能从事专业就学有所成,反之就付之东流。论坛里也充斥那么多的奇谈怪论。什么论大师,天才。。这里的人们(也包括我)太爱争论,总要辨个明理,我真很怀疑,学音乐到底是为什么?是虚荣、炫耀、宣泄,还是混一碗饭。
身心健康最重要,只要每天开心,家庭空气和睦比什么都重要,当然如果小孩能有些音乐的熏陶,从小接受点这方面的素质培养,他们能从中获得音乐本身带来的快乐是很好的一件事。因此,小孩学音乐肯定是快乐,很好的一件事,也一定能给我们留下美好的回忆,而不是相反。孩子大了也会体验到父母的这份关爱,也会将其传给他们的后代。

  到了这个地步了,能不搞专业吗?搞专业就有搞专业的痛苦,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孩子的目标也必然就是专业的演奏家,然后冲击大师,谁让你选择了这个专业呢?

289
zh_e_mail 发表于 2010-11-9 13:15:00 | 只看该作者

哈,鳄鱼兄你可能没注意,我说的LS指的是huixin女士,看到她在上面提到小孩学习比较紧,放在琴身精力就比较少了,我回了上面的一段话。
说实话,我的确挺佩服鳄鱼兄,对问题分析,对事物的判断力,在您女儿的成长过程中,你无疑起到很大的帮助。与你相比,我的确不是一个称职的家长。我也早就讲过我的小孩在学琴时,我们家长是一直比较糊涂的,没有搞专业的具体打算。但是学小提琴本身对于我们是很重要,很神圣的事,当然也花了许多精力在上面。直到小孩进入高三才想试一试,那时才打算从事专业。来自一个普通学校的学生,走上了专业道路,虽然是少数,可我们也并不孤立。孩子自己也感到从小受到邓老师的训练是最正宗的训练,其实比那些来自附中、附小的一点不差,甚至还好。薛伟看过,曾对他老师说:他乐感好,表现好。盛中国曾私下找到儿子说:你拉的非常好,非常好。来自美国的老师看过他拉琴,给了很高的褒奖(也是后来才听说)。过年时就接到到来自南加州大学音乐学院的邀请(据说谢楠毕业于此),全额奖学金。经过考虑,我们主要是有许多情况不清楚,也就没去,许多人都说这是个很好的机会,可我们也是很糊涂,也不知道其重要性,或许是个很好的机会错过了。
反正以前真的没有什么搞专业打算,现在我们也没有对今后的打算。只是孩子每天忙着,跟人合奏,就很快。前几天跟谢昊明一起表演,拉了巴洛克维瓦尔第双小提琴二重奏,效果不错。

290
亚马逊鳄鱼 发表于 2010-11-9 14:01:00 | 只看该作者

  啊,是这样的。我电脑可能配置问题,不显示人名,我以为你说的是超他爸爸呢。
  孩子的事儿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我和你一样,如果没有王老师那么逼,恐怕我孩子和你孩子是一样的,只是我们幸运一点。你的孩子能获得南加州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可见水平之高了,你应该放手让孩子出去感受更好的教育,毕竟中国的这种环境对孩子未来是不利的。
  至于学小提琴走不走专业,我很赞同你的观点,应该慎重,毕竟这条路不是那么好走的。
  作为一名业余爱好者我相信得到的快乐真的比专业的小提琴演奏者要多。

291
zh_e_mail 发表于 2010-11-9 16:34:00 | 只看该作者
不管怎样,我们的确是缺少对孩子为了发展的规划。我个人或许是出与懒惰,多少还是倾向与不说是命运安排、随波逐流,也是机缘巧合。无论是业余爱好,还是专业的也好,我想兴趣是主要的。
孩子曾去过香港,与当地的乐团合作演出,他说那个乐团水平很一般,但指挥水平很高,乐队每个人都很敬业,排练守纪律,很专注,充满热情。自己也很有感触,跟他们在一起排练演出,很受鼓舞,也从中得到许多启示。相比国内,包括专业的,虽然技术不错,可就缺乏这种敬业,排练不认真,懒散,把自己从事的音乐当做活,缺乏那种认真、热情。
前一段我去了韩国,当时看了一场蔚山大学管弦乐队的演出,节目单上是两个曲子:门德尔松交响曲,另一个是莫扎特钢琴协奏曲。看了之后我也很有儿子的同感。整个乐队很心齐,尤其那个中提琴首席那十分投入,享受的表情很感人。虽然按演奏技术水平,并不高,可他们传递的信息很愉悦,感人。莫扎特弹奏那个女孩,也是美丽动人,琴声清力动听。关注掌声雷动,不断安可,最后演出延长了很久,演出后大家纷纷与那个弹钢琴的女孩留影,那是个越快的夜晚。
292
 楼主| 西风古道瘦马 发表于 2010-11-11 09:01: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zh_e_mail在2010-11-6 20:06:00的发言:

瘦马老弟真情表述真是令人感动呀!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当年,我对孩子就好像含在嘴里怕化了,现在想到儿子独自一人在外闯荡,担心,又不能相助,禁不住也流下热泪,也许自己变老了,多愁善感。在一个男人心中,可能最重要的两个女人,一个是母亲,一个是妻子。女人形像慈爱,温柔,像大地一样宽厚温暖。虽然我们那么需要儿女情长,如果没了爱情,好似没了灵魂。可是生活中有那么多无奈。有时要忍受离别、老人离去等痛苦。生活的时光总是要流逝,无论是卿卿我我,还是孤独寂寞。意志坚强的人,为了理想,总是能战胜困难。记得拉父亲在其中学毕业簿上的留言:“战胜困难而后喜!”

好在现在交通通信还是便利,你们夫妻也不至于长久分离,眼前的困难是暂时的,或许是听了那手伤感歌曲。再次送上这个词句给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阳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感谢老兄的理解!您说的很对,父母的心无不向着孩子!这一切的的确确都是为了孩子!“儿行千里母担忧!”孩子不管多大了,在父母眼里永远是孩子,所以父母对孩子的牵挂也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虽说是“男儿有泪不轻弹!”,但是“无情未必真豪杰!”,儿女情长并不一定就代表英雄气短,我等寻常百姓跟英雄豪杰更是毫不沾边,所以有泪就让它尽情地奔涌吧!
也谢谢您的祝福!其实早就明白,“此事古难全!”,有得必有舍,不可能在家里就把事情做成了,这本是我们所应当付出的情感和时间成本,不然那么多的人就不必离乡别土了!“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以此来自况,也和老兄共勉!

293
 楼主| 西风古道瘦马 发表于 2010-11-11 09:01: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zynbb在2010-11-6 23:35:00的发言:

自己去买教材吧,练完琴还是要补补文化课,这个是要考的,视唱练耳也别放下。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11-6 23:36:17编辑过]

谢谢关心!文化课肯定是不能放下的,当然还有视唱练耳。每天练完琴,会让他读读课本上的内容,回头再让他集中做做练习吧!

294
 楼主| 西风古道瘦马 发表于 2010-11-11 09:02: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huixin_lz在2010-11-8 9:34:00的发言:
长久没有坛里了,原因自是孩子练琴时间少了,我们的心思放在琴上的也就少了。祝超凡一如他的名字吧!这是一条不平常的路。

谢谢您的祝福!这的确是一条不平常的路,既然选择了,不管再难,我们肯定会一直往前走!

295
 楼主| 西风古道瘦马 发表于 2010-11-11 09:04: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兵临城下在2010-11-9 8:59:00的发言:
有所失必有所得,既然选择了,就坚持下去,如果将来超超成功了,想起这段往事也许就是美好的回忆

谢谢!其实成功不成功,我们倒不是十分在意!因为这更多地是别人的看法,也只是众多结果中的一个,而这个实现结果的过程无疑是更值得关注的,因为它是真真实实的生活,其中灌注着点点滴滴的心血与汗水!我想只要我们真正努力过了,无论未来怎样,都不会遗憾了,将来回忆起来都是美好的!

296
 楼主| 西风古道瘦马 发表于 2010-11-11 09:06: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caaiyun在2010-11-9 10:40:00的发言:
值得学习,真是一位有责任心的父亲!

多谢鼓励!
297
 楼主| 西风古道瘦马 发表于 2010-11-11 09:07: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亚马逊鳄鱼在2010-11-9 10:45:00的发言:

  到了这个地步了,能不搞专业吗?搞专业就有搞专业的痛苦,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孩子的目标也必然就是专业的演奏家,然后冲击大师,谁让你选择了这个专业呢?

谢谢亚马逊老师理解,这的确是我们的长期目标!
298
 楼主| 西风古道瘦马 发表于 2010-11-11 09:12:00 | 只看该作者
“ 作为一名业余爱好者我相信得到的快乐真的比专业的小提琴演奏者要多。”
这点倒不完全赞同亚马逊老师的意见!个人以为快乐不快乐,更多的取决于对小提琴的热爱程度,跟专业不专业关系不是很大。
299
 楼主| 西风古道瘦马 发表于 2010-11-11 09:30: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zh_e_mail在2010-11-9 16:34:00的发言:
不管怎样,我们的确是缺少对孩子为了发展的规划。我个人或许是出与懒惰,多少还是倾向与不说是命运安排、随波逐流,也是机缘巧合。无论是业余爱好,还是专业的也好,我想兴趣是主要的。
孩子曾去过香港,与当地的乐团合作演出,他说那个乐团水平很一般,但指挥水平很高,乐队每个人都很敬业......

老兄不必过谦!教育本来就没有固定的模式的,究竟怎样才更有利于孩子未来的发展,只能若干年以后才能看出结果。您对孩子的教育无疑是非常成功的,独辟蹊径,走了一条别的孩子所体验不到的独特道路,真正的无为而治,令人非常佩服!
很赞同您所说的无论专业业余,兴趣是最主要的!
现在的中国到处弥漫着一股浮躁之风,很缺乏的就是这种对事业的敬重之情,态度决定一切,只是把音乐作为一种谋生手段或者娱乐工具,玩音乐混日子,整体氛围如此,这也是中国出不了真正大师的原因!
300
sunshunoo8 发表于 2010-11-11 15:20:00 | 只看该作者
    祝福小女,早日入校。期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22 16:30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