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丹尼《参加“梁祝演奏者”的讨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BetterSound 发表于 2010-5-7 13:1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琴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小提琴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俞丽拿、盛中国、西琦崇子、薛伟、李传韵……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是新中国的产物和象征,与每一个新中国的人都息息相关。对于小提琴爱好者来说,基本上没有不拉梁祝的。当然,也很少有人把梁祝拉好了的。


网上网下对梁祝演奏家的讨论一直非常热烈。但讨论更多的局限于“你最喜欢谁?”或者“谁拉得最好?”其实,《梁祝》,虽然大家都有权利和自由去“最喜欢谁”,但却不能简单地评价“谁拉得最好”。


下面,我表达一下我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于1959首演,当时俞丽拿老师年仅18岁。也因此俞老师的名字与《梁祝》捆在了一起,一晃50年,从来没有分开过。

 

俞丽拿老师,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演奏家之一。59年中国小提琴的水平,无论从硬件到软件,跟现在比当然都是有相当差距的。俞老师59年的录音,无论从她当时手里的提琴,乐团的声音,录音的质量,都是有限的。但是,当时我们也没有太好的听音设备,听梁祝大多是通过收音机,喇叭,留声机,后来有了盒式录音磁带。加上也没有其他演奏家的录音可以比较,所以并没有感到有什么不满意。

 

但文革后期,由于邓丽君的引进,带来的是听音硬件的彻底革命。如果我没有搞错的话,玩HIFI,是从广东开始的。人们为了听优质音响的流行音乐,花大钱购买配置功放和音箱。于是,梁祝早期声音和录音质量的不足,就明显被比较出来了。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爱好梁祝的中国人民中间出现了一个熟悉的日本名字——西琦崇子。

 

其实,西琦崇子老师本人作为小提琴家,在日本基本上是无名英雄。日本的小提琴界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名字。出于好奇我询问了许多人,有一位东京音乐大学的老教师知道这个名字,也告诉了我西琦崇子老师好像是日本铃木才能教育代表人的后代。她的丈夫是德国一家很有名的唱片公司的老板。她本人拥有世界上最昂贵的小提琴之一。

 

从硬件(小提琴)来说,俞丽拿老师与西琦崇子老师,不是小米步枪与飞机大炮的区别,简直就是与宇宙飞船的区别。西琦崇子老师,有唱片公司老板丈夫做后盾,用了很好的外国乐队,最佳的立体声录音,梁祝在音响上面貌全新。加上CD的大量发行,从而使得梁祝从中国走向了世界。

 

虽然音乐是没有国界的,但梁祝不同,她已经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ID。西琦崇子老师,作为一位日本友人,无疑为中国人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值得我们全体中国人民尊敬的。而她的贡献最大之处,就是让我国小提琴界清楚而实际地看到了我们提琴硬件与国外的巨大差距。

 

俞丽拿老师文革后好像也重新录制了梁祝。无论从技术和演奏,应该都比第一版要成熟。录音质量也提高了许多。

 

最近好好地听了一次梁祝。那是去年5月人民大会堂纪念梁祝50周年的音乐会。俞丽拿老师一台,盛中国老师和西琦崇子老师共一台,三位年轻演奏家共一台。

 

要讲音准节奏发音,要数那位姓陈的男同学拿冠军了!他优秀地完成了作业。


而李传韵同学,更多的是在表现自己。他无疑是个小提琴天才,技术是最棒的(那提琴和弓子简直就是长在他身上的),凭李的才能和天赋,去拉爵士应该是世界一流的。

 

我们的盛中国老师,是新中国第一代从国外学习回来的演奏家,是我国小提琴演奏家的偶像和象征。好久没听他拉琴了,再听一遍果然是技术功底扎实。总之,盛老师,不是在“拉”小提琴,而是在“演奏”小提琴。


日本的西琦崇子老师的那把意大利世界名琴,声音的确高贵迷人。


而俞丽拿老师,却是在讲述一个活生生的故事,哭诉一段断九肠的恋情。她的音乐最具有神韵,字字句句都是从情感和灵魂中发出来的。


音乐,无论是演奏的还是欣赏的,都是由各人的修养和水平所决定的。


我给大家讲这些,是想让大家学会从不同角度去欣赏不同的艺术家。每次听新的演奏家演奏自己熟悉的曲目的时候,要认真欣赏新的地方。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我们的欣赏能力,使我们变得更加客观。


丹尼


于日本名古屋

春雨绵绵的早上

在真正的音乐中,充满了一千种心灵的感受,比言词更好得多。——门德尔松
2
sunshunoo8 发表于 2010-5-7 13:27:00 | 只看该作者
3
binbin125 发表于 2010-5-7 14:07:00 | 只看该作者

4
洗脚水 发表于 2010-5-7 15:28:00 | 只看该作者
丹尼是谁,叫欧洲名字,住在日本,研究中国的事?
5
 楼主| BetterSound 发表于 2010-5-7 15:53:00 | 只看该作者
丹尼79年在上音读书时曾经从师于俞丽拿老师,后来从师于盛中华老师,曾与薛伟共过琴房。80年代初出国深造,挪威国立音乐学院小提琴音响学攻读博士,同时将自己的恩师盛中华接去挪威,90年代放弃演奏从事小提琴硬件的研究制作与经营。现住挪威与日本,同时在上海有个小小的研究室。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5-7 15:54:02编辑过]
6
飞扬琴声hb 发表于 2010-5-7 16:24:00 | 只看该作者
同意楼主的观点,没有绝对的好与不好,每个人(向他们这一级别)演奏都有不同的风格,风格不同音乐的的表达也就不同,差别只在与硬件
7
默默的无穷动 发表于 2010-5-7 22:13:00 | 只看该作者

《梁祝》和《思乡曲》是我心存敬畏的中国作品。
嗯。

8
sunshunoo8 发表于 2010-5-8 10:58:0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列出演奏家的顺续,正是我的感觉,还有吕也应排进去。都是大师和‘准大师’级人物,都优秀,只能是因听者不同,而有不同的感觉了,。
9
mark8118 发表于 2010-5-16 22:55:00 | 只看该作者
好~
10
空穴来风 发表于 2010-6-7 22:58:00 | 只看该作者
本人小时候听过俞老师的一盒磁带,乐团是哪一个记不大清楚了,上交吗?。。。。。。芭蕾舞交响乐乐团?

指挥像是陈燮阳?

那上面有《梁祝》、《金色的炉台》、《清水江恋歌》、《阳光照耀塔什库尔干》,好像还有《我爱祖国的台湾岛》吧

我对此版本的《梁祝》印象很深,觉得很好,但长大以后没有重新听过了,磁带也似乎没见着了,心里遗憾着
另外,小时后中央电视台有一个节目叫《每周一歌》(现在还有吧?),其中一期就是俞老师倾情演奏的《梁祝》。那时我还小,对音乐的感受说实话很肤浅,但那是我第一次被小提琴、被别人的演奏打动了,真有点刻骨铭心的打动啊!俞老师的演奏非常投入、真情流露,我还记得曲子的后面一段时间俞老师是流着眼泪在演奏。

要是哪位热心朋友能找到此录音和录象,真实感激啊
11
梵婀铃 发表于 2010-6-8 17:48:00 | 只看该作者
这首曲子欣赏的人大部分是中国人,西方人却不怎么欣赏得了。如果你给西方人讲述这个凄美的故事,他们只会瞪着眼睛问你:“那他们为什么不私奔?自杀有什么用?”这个是我朋友试验过很多次的结果。。。。。我们一听到梁祝头脑里浮现的就是那个美丽的故事,那两只翩翩的蝴蝶,文化文化,影响之大啊
12
xjbzzk 发表于 2010-6-9 12:43:00 | 只看该作者
我业余拉了40多年的小提琴,也一直听了40多年的各种版本的《梁祝》,本人认为还是俞丽拿演奏的最动人,丹尼说的好,俞丽拿"是在讲述一个活生生的故事,哭诉一段断九肠的恋情。她的音乐最具有神韵,字字句句都是从情感和灵魂中发出来的",概况的很精彩,其它几位大师的演奏同样十分出色,但与俞丽拿的演奏比较,总感觉少点什么,也许就是灵魂的东西吧.........
13
aramisw 发表于 2010-6-13 09:51:00 | 只看该作者
最近听的是诹访内晶子的,我喜欢她
14
aramisw 发表于 2010-6-13 09:51:00 | 只看该作者
李传韵除了有技术,别的我觉得拉的都不怎么样
15
evariccobono 发表于 2010-6-14 13:10:00 | 只看该作者
看了大叔的点评 也就觉得你丹尼 在演奏的见识方面还不如你 在乐器制造方面能忽悠呢 完全不在点子上....

您在国外读了几个顶多相当于国内成人自考或是职业培训的学校就回国冲胖子了是不....

这么水的帖子还冠以 梁祝演奏者的讨论 之大题... 我汗.... 通览全贴 你说什么实际内容没....

俞 盛 nishizaki  你至少把人家中文名写对吧 还在日本带那么长时间 标榜学者专家 考... 西 崎 崇 子...

完了还把李胖 和这三位放在一起说... 我汗.... 和米岛丽搁一起说差不多....  什么烂帖子....
16
dilyszhu2 发表于 2010-6-18 15:52:00 | 只看该作者
《梁祝?》承载的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韵味。说俗点,就是应该纳入“符号”的东西。楼主发文的时候,其实可以就技术层面的东西和精神层面的东西分开来说,或者要伙在一起说也行,但两者至少应该血脉相联骨肉相关。看完楼主的贴子,拉拉杂杂东扯西扯,忽南山松忽西海鱼,倒底要表扬谁批评谁连自己也不十分明白。呵呵,,,兄弟,你该干啥干啥子去吧,别当读者全是文盲音盲。
17
lbs168 发表于 2010-6-18 20:44:00 | 只看该作者
在下在上世纪70年前后“偷听”过梁祝唱片,那是张33转的胶木密纹唱片,沈榕独奏,樊承武指挥,上音管弦乐队协奏,后来改革开放了,买过CD,再后来网上很容易听到各种版子,但都没有70年偷听时那种扣人心弦的感觉。可能听音乐也会先入为主?或许是当年的特殊历史环境使然?也或许在下是老了
18
qjk6538 发表于 2010-7-14 14:38:00 | 只看该作者
说到梁祝,怎么没有人提起沈榕?我在上中学时第一次听到梁祝就是沈榕灌制的唱片,最近买到纪念梁祝50年的CD唱片,包括了沈榕,俞丽拿在上海音乐学院毕业时的演出录音,像比较之下,我觉得沈榕的演奏更加让人流泪。
19
菠萝蜜多 发表于 2010-8-4 10:58:00 | 只看该作者
"梁祝"这首家喻户晓的小提琴协奏曲,产生在那特定的年代,由那几位天才的学生创作出了,中华民族音乐史上不朽的乐章,可以与钢琴协奏曲黄河媲美,自从俞丽拿演绎了这首协奏曲后,在很长时间内没有其他人演奏她,俞通过在小提琴上大量运用民族乐器的演奏手法,以及对民族音乐的深刻理解诠释了这首极具民族内涵的小提琴曲,但当时受整个中国小提琴演奏水平的限制以及所用琴的音响效果影响,虽然达到了一定的水准,但还有一定的瑕疵,文化大革命后尤其近些年中国的小提琴水平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国际大赛上捷报频传,真是可喜可贺.但这些拉惯外国曲子的精英们,却又缺少了民族的血脉,就拿李传韵来说技术没人能比,把梁祝拉的啥也不象,自己还认为在创新,这是一代新人的可悲之处,而俞..盛..又老了,薛伟名声响亮既有技术又有名琴,可演奏起来极其粗糙.漏洞百出,在俄罗斯的中俄交流活动中拉的梁祝一串音能丢好几个,让人不可思议.
如果要想看完美的演绎,那要首推军艺的陈立新了,曾经为中国歌舞剧院管弦乐团的团长.首席.现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交响乐团.有机会看一看他的演奏,那才是一场音乐盛宴.太棒了.激情四射充满活力,柔情细腻,浪漫.
有时间上传给大家看看.
20
fengwya 发表于 2010-8-24 12:45:00 | 只看该作者
上学时,对中国小提琴曲最熟悉的就是《梁祝》和《新疆之春》,如果你不知道这两首乐曲,几乎就算不上懂音乐。许多不爱好音乐的人也都知道这这两首乐曲。
《梁祝》版本众多,最传神、演绎得最到位的是俞丽拿,充分表现出了乐曲的内容。其他演奏的就有差距了,但技术上有提高。
一句话,听《梁祝》,如果未听过俞丽拿演奏的《梁祝》,你就不能算是真正听过《梁祝》,这句话到位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22 11:57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