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琴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小提琴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俞丽拿、盛中国、西琦崇子、薛伟、李传韵……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是新中国的产物和象征,与每一个新中国的人都息息相关。对于小提琴爱好者来说,基本上没有不拉梁祝的。当然,也很少有人把梁祝拉好了的。
网上网下对梁祝演奏家的讨论一直非常热烈。但讨论更多的局限于“你最喜欢谁?”或者“谁拉得最好?”其实,《梁祝》,虽然大家都有权利和自由去“最喜欢谁”,但却不能简单地评价“谁拉得最好”。
下面,我表达一下我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梁祝》小提琴协奏曲于1959首演,当时俞丽拿老师年仅18岁。也因此俞老师的名字与《梁祝》捆在了一起,一晃50年,从来没有分开过。
俞丽拿老师,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演奏家之一。59年中国小提琴的水平,无论从硬件到软件,跟现在比当然都是有相当差距的。俞老师59年的录音,无论从她当时手里的提琴,乐团的声音,录音的质量,都是有限的。但是,当时我们也没有太好的听音设备,听梁祝大多是通过收音机,喇叭,留声机,后来有了盒式录音磁带。加上也没有其他演奏家的录音可以比较,所以并没有感到有什么不满意。
但文革后期,由于邓丽君的引进,带来的是听音硬件的彻底革命。如果我没有搞错的话,玩HIFI,是从广东开始的。人们为了听优质音响的流行音乐,花大钱购买配置功放和音箱。于是,梁祝早期声音和录音质量的不足,就明显被比较出来了。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爱好梁祝的中国人民中间出现了一个熟悉的日本名字——西琦崇子。
其实,西琦崇子老师本人作为小提琴家,在日本基本上是无名英雄。日本的小提琴界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名字。出于好奇我询问了许多人,有一位东京音乐大学的老教师知道这个名字,也告诉了我西琦崇子老师好像是日本铃木才能教育代表人的后代。她的丈夫是德国一家很有名的唱片公司的老板。她本人拥有世界上最昂贵的小提琴之一。
从硬件(小提琴)来说,俞丽拿老师与西琦崇子老师,不是小米步枪与飞机大炮的区别,简直就是与宇宙飞船的区别。西琦崇子老师,有唱片公司老板丈夫做后盾,用了很好的外国乐队,最佳的立体声录音,梁祝在音响上面貌全新。加上CD的大量发行,从而使得梁祝从中国走向了世界。
虽然音乐是没有国界的,但梁祝不同,她已经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ID。西琦崇子老师,作为一位日本友人,无疑为中国人民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是值得我们全体中国人民尊敬的。而她的贡献最大之处,就是让我国小提琴界清楚而实际地看到了我们提琴硬件与国外的巨大差距。
俞丽拿老师文革后好像也重新录制了梁祝。无论从技术和演奏,应该都比第一版要成熟。录音质量也提高了许多。
最近好好地听了一次梁祝。那是去年5月人民大会堂纪念梁祝50周年的音乐会。俞丽拿老师一台,盛中国老师和西琦崇子老师共一台,三位年轻演奏家共一台。
要讲音准节奏发音,要数那位姓陈的男同学拿冠军了!他优秀地完成了作业。
而李传韵同学,更多的是在表现自己。他无疑是个小提琴天才,技术是最棒的(那提琴和弓子简直就是长在他身上的),凭李的才能和天赋,去拉爵士应该是世界一流的。
我们的盛中国老师,是新中国第一代从国外学习回来的演奏家,是我国小提琴演奏家的偶像和象征。好久没听他拉琴了,再听一遍果然是技术功底扎实。总之,盛老师,不是在“拉”小提琴,而是在“演奏”小提琴。
日本的西琦崇子老师的那把意大利世界名琴,声音的确高贵迷人。
而俞丽拿老师,却是在讲述一个活生生的故事,哭诉一段断九肠的恋情。她的音乐最具有神韵,字字句句都是从情感和灵魂中发出来的。
音乐,无论是演奏的还是欣赏的,都是由各人的修养和水平所决定的。
我给大家讲这些,是想让大家学会从不同角度去欣赏不同的艺术家。每次听新的演奏家演奏自己熟悉的曲目的时候,要认真欣赏新的地方。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我们的欣赏能力,使我们变得更加客观。
丹尼
于日本名古屋
春雨绵绵的早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