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对于按弦的力度的心得和建议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CairneH 发表于 2010-7-14 08:5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琴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小提琴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看到有的同学因为按弦力度的问题发问,我在这里谈一下我的经验。 不能理解为按弦,而应该理解为打弦或砸弦。 另外,不能怕疼,一定不能用指腹。在高把如果一定要把手指趴下来(最好不要,但是个人的手指力度限制有时候只能这样才能按住,毕竟挺起来好看。不过拉双音,尤其是复调旋律有时候不得不牺牲一下手型)也得用指尖,高把要多练的,E、A两根弦比较细,力度相对较小,而G、D两根弦比较粗,力度相对较大,所以应该把练习重点放在两根低音弦上。 如果还嫌疼,可以把琴马磨低,这是我的老师教我的,当时我的手指力度也不够。
以下是引用xjbzzk在2010-7-12 18:13:00的发言:
左手按弦的力量大小不能忽视,我就走过弯路,用力过度按弦会让手指肚起了一层厚厚的茧了,严重影响发音.用力小了,声音发虚,音准不好.因此,按弦的手指发力是一个有弹性的力量,按下去的力量要有一定的力度,接触弦后要马上释放掉一部分力,使手指富有弹性的按住琴弦. 关于按弦后马上要释放掉一部分力,使按弦的力量富有弹性.我的体会是这样理解:比如开车时,刹车停车,要用脚踩制动,车在即将停住的时刻,脚在制动板上要松一下,再踩住,车会停的很稳.这也是释放掉惯性力后的效果.

(上面的同学谈到惯性力,不知你是有意识还是无意识提到这个词,我搞物理竞赛正好对这个部分不大理解,有同学了解的讨论一下?Email:theonewhoreaditisapig@yahoo.cn(对不起,灌了一点小水,看在我好好专心造砖的情面上这句话不要删)) 上面这位朋友所说的指腹结茧的确走了弯路,但是练小提琴的人指尖没有茧子是不正常的,除非你很天才,可以不练好几天照样技术纯熟(不是大师做不到)。而且对于技术来说茧子是必要的,著名小提琴“女神”穆特是不怎么练琴的,所以她的手上平时没有茧子,但如果要演出,一样可以演出前一个星期把手指尖的茧子练出来,因为如果左手没有茧子,左手拨弦的质量会大打折扣。 指尖练出茧子以后发音质量不仅不会变差,而且会变得更加饱满,因为你的手指不会疼了,你就肯花力气去把弦按满了。另外揉弦也会变得更加的容易控制,幅度可以很大,也可以很淡。 如果选择练习舍甫契柯的话是要比较专业了,我因为还算业余,我的老师不建议我练这个,当然一定要练得话,一上来那个,各弦上的手指练习时很管用的,每天不要多,就一行,我的手指力度就是那么偷偷练出来的。我的老师的说法也是管用的,不过比较慢也要很大的耐性,也就是音阶,什么手指练习都没有音阶来的范围广泛,所以买一本卡尔弗莱舍,从简单的常用音阶开始,如果你的基础不够好只要练低把,慢慢增加难度,卡尔弗莱舍虽然不适合基础不好的人系统练习(这都是拉完克莱采尔才建议使用的),但是从中间抽样的联习还是很有针对性的,而且音阶同时练习的不光是你的手指在各弦各把的力度还有你的右手水平,更重要的是你的耐心,拉好琴耐心是很重要的,不要老是想着炫技试着拉难的曲子,得把基础打好。我有一次自说自话的练习了《魔鬼的颤音》自以为拉熟就好了,但是给老师听后,老师把我数落了一番,因为我没有把这首曲子应该有的技术练好,就盲目的拉,这样只会让曲子的质量,以及对曲子技术的印象变差,如果从新练花的功夫更多。 所以攀登小提琴技术的高峰是很艰难的,手指力度只是其中的一道小坎,你跨过去了就多了一份信心去面对下一个技术难题,我在这里希望所有想把小提琴连号的同学们多一份坚持下去的勇气,尽管我们也许是业余的,但是要努力做到完美。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7-14 8:53:57编辑过]
工作要持之以恒,真诚的艺术家不能借口情绪不佳而束手坐待。——柴可夫斯基
2
豆豆妈妈 发表于 2010-7-14 10:25:00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3
wcying 发表于 2010-7-14 14:38:00 | 只看该作者
看樓主的物理真的有點問題. 看你貼子中這段話:
E、A两根弦比较细,力度相对较小,而G、D两根弦比较粗,力度相对较大,所以应该把练习重点放在两根低音弦上。 如果还嫌疼,可以把琴马磨低,这是我的老师教我的,当时我的手指力度也不够。

事實上,按E弦最吃力. 因為要達到E音高,弦張力必須最大. 也因為要使四根弦張力比較平均些,所以E弦最細. 你可以在弦中心把各條弦向上拉,試試哪條弦最難拉得高來証實. 關於疼,弦越細手指越疼. 這是壓強問題. 
唯準確的是 "把琴马磨低". 當按弦手指疼時,第一就要檢查琴弦離指板是不是太高,太高了就要 "把琴马磨低" , 但主要還是要把弦枕磨低. 請看我的貼子" 在弦中心按下5mm要比在弦枕處第一指位按下1mm容易"
地址如下:
https://www.chinaviolin.net/bbs/ ... did=42&id=35034

沒時間了,暫時先講這些.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7-14 14:40:34编辑过]
4
 楼主| CairneH 发表于 2010-7-14 19:29:00 | 只看该作者
Wcying老师说的没错,由你那张帖子的平衡计算,的确应该磨弦枕,但是实际为什么不那么做呢?很明显有两个原因。第一,弦枕的可磨高度较小;第二,如果假设我同样马子磨了一毫米,弦枕磨了一毫米,所以在第三把位最高音,大概是指板中点处的降幅则都是0.5毫米,而我需要着重减少和指板距离的高把位状况呢?磨马子降低了平均0.75毫米,而且越高把获益越大,而磨弦枕呢?是0.25毫米,所以是竖直方向上是三倍关系。如果wcying老师有兴趣可以到处一个按弦力度随弦距离指板高度变化的理论函数;和按弦力度随和琴枕距离变化的理论函数。取一个特殊值我们算一算,到底相差大不大呢?这个我没有算,但是我直觉认为相差不大(可能我是错的,排砖轻点)如果不大,那么磨马子是绝对比磨琴枕来的正确的,应为它大幅度的缩短了琴弦和指板的间距。击弦速度就会更快,发音质量自然更好。 还有我从来没有质疑过我的感觉,一定是G弦按起来较疼。不过我比较了一下的确是E弦的弦张力比较大(但是不明显)。这一点指正的非常正确,我没有经过理论分析而凭感觉的出的结论自然是错误的。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觉得Wcying老师所说的压强观点并不能完全成立,尤其是在低把位,不论是你用力打弦还是用力长时间揉弦都是G弦痛些(我在其间空了相当长的时间)不存在感觉错觉的误差。 所以我认为,真正的原因在于我们是把弦按到指板上的其中一个关键过程。在打弦的情况下,不可能一直构成Wcying老师你认为的是理想平衡,而它是加速的,让其加速撞向指板,而且在另一个方面你不可能理想化的让手再指板前瞬间停止,一定有富余的冲量加在指板上,这个冲量的释放中,也就存在指板对弦的反作用,(注意)在这个瞬间(这个过程很重要),手指的形变量一定是G弦更大。此时等于是把G弦和E按在指板上。比较一下,如果松松的弦贴在指班上,你会觉得是G弦按起来痛还是E弦按起来痛呢? 在揉弦状况下,这个过程持续的更久,效果更明显。 关于压强的问题,我仔细想过,这个太复杂,不是简单的面积大小可以决定的,这个和人表皮层和肌肉纤维张力造成的形变程度有关,说不定因人而异。加上这个受力面也不是一个平面,而是弧形,最重要的是,这个力在这个表面产生的压强,不是均匀的,这个在静力学里可以等效但在手上,由于神经分布不均匀,是不可以等效的。 所以只能从压强的定义来判断,压强是测量物体形变程度的物理量。物体的形变大受到压强大。在上面的情况下,明显是G弦造成的形变大,E弦能造成一定的形变只有一个小小的空间,而G弦因为其本身的构造比较粗,所以造成的形变更大,压强更大。 关于上面的压强定义你可以在百度百科上查到(原文: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形变效果)的物理量。)但是维基百科上没有,太奇怪,难道,中国教科书和外国教科书有不同?呵呵…… 对了你以后回帖说话能否不要那么冲,“看樓主的物理真的有點問題”,这句话很伤人的!我大学是要学物理专业的,不要打击别人的自信心。
5
wcying 发表于 2010-7-15 17:32:00 | 只看该作者

認真拜讀了.
首先要向你道歉. 那句很傷人的話是我的思維出問題了. 現在看來,你的物理知識是遠遠超過我的.

關於削弦枕,主要是對初學者的情況說的. 也就是對低把位的情況說的. 當高把位,超過弦中心時,應該是削琴馬的. 你說的對.
有關這方面的問題,我自不量力,也寫過一貼,不知你看過沒有. 覺得你有可能加以指點的. 名叫:"研討:指板向下凹的弧線的作用".  地址如下:
https://www.chinaviolin.net/bbs/ ... dID=33&ID=26648


關於壓強問題,我還留在拉二胡的時代. 按鋼絲弦很痛,細的就更痛. 但小提琴按到指板上,你說的變形的問題就反應出來. 如果下勁把弦按在指板上,的確按G弦手指的變形要大很多. 不過,如果從離指板很高的地方按下去,弦的反彈力很大時,仍會感到E弦是如利刀割手一樣. 而G弦則如純刀割一樣.
再說按弦的理論是按到按指板上就好. 按G弦,手指不用變形到在琴弦二邊都要 "緊貼" 在指板上的吧. 相反,按E弦,則很可能手指肉二邊都在指板上了,而弦還沒緊貼指板呢(切到肉里去了). 
請參詳.

6
 楼主| CairneH 发表于 2010-7-15 19:27:00 | 只看该作者
Wcying老师你不是大陆的吧。我很钦佩你的探索精神,在我们大陆很少有学生能有如此的对问题严加理性剖析的精神。而且老师你的能力也不俗,不是所有人都耐得下性子来用建立理论模型的方法来看问题的,这一点非常可贵,让我想起了著名物理学家,兼化学家法拉第,他对物理实验的执著,对解释物理现象的执著都很想你,我不得不说你的数学功底不是很厚,但法拉第也是如此。尽管他在对磁场研究的理论分析上出了点问题(数学没过关),但是他的努力可是非常重要的,它为电与磁的融合作出了极大贡献, 他提出了“场”这个近代物理最为重要的概念。可以说没有他伟大的麦克斯韦方程组就不会出现。 所以我希望你能在数学方面多多努力,加上你天才般的发现力和阐释欲,你一定可以有所成就。我现在只是高二,我的数学功底也不是那么扎实,基础还没打好呢!物理也只是粗粗的学完了高中物理,因为要应付竞赛,我正在自学大学普通物理,说到远远超过你那就太过了。不过呢,如果你没有学过高等数学的话,大概水平和我差不多罢(学过就要拜你为师咯)。你的三角学要加油,你上次那张帖子只要加一句话,也就是“根据小角近似tanA=sinA=A(A<=5度)”,那个froster就没话说了,记住在物理里近似很重要,不仅可以避开在数学上的一些诘难,而且运算也方便。不过我支持你,从物理上来讲,你的解答过程可以拿百分之九十五的分数! 我今天要给妈妈烧好吃的,已经晚了。明、后天我一定好好和你讨论那个指板的问题,那个压强还有一点点小问题我们似乎没有达成共识,也到时候讨论。 最后能不能做个朋友呢?有什么事情可以直接发我的E-mail:theonewhoreaditisapig@yahoo.cn (邮箱名字只是开个玩笑,没有骂你哦),如果可以的话我们把各自的私人手机号码在邮箱里留一下,以方便短信交流。 啊!对了,你多大呢?不介意我问一下吧,都是男生哦!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0-7-15 21:04:30编辑过]
7
wcying 发表于 2010-7-16 16:58:00 | 只看该作者

樓主真是博學多才,筆若懸河. 而且這么年輕,真是後生可畏.

我現在在香港,是香港居民. 已經60多歲了. 是日薄西山.
所以我們之間一定有代溝,很正常. 而且 "君子之交淡如水"  .

你如能有興趣研討一下指板的問題,就有共同的興趣了.

 

數學里,初級幾何我學得最深入. 而物理,在學校里根本沒學到. 都是后來自學的. 在工作中運用這些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后真是非常開心.
高等數學? 微積分? 也自學過. 為了考复旦大學發的電子計算機高級程序員証書而啃的. 結果勉強及格,所以也拿到了証書. 但這是沒用的,沒很好的基礎,現在全部還給書本了.

現在有了小提琴網,在這里我學到不少東西. 但也發覺有不少人,特別是初學者的疑問,用物理知識是能解答到的. 所以,又萌發了用物理,圖解等方法. 能替人解答到問題也很開心.

你是年輕人,能對物理有興趣深入研究,前途無量.

指板問題,也不是一二天就能討論完畢的. 不用急,細水長流.

至於壓強,我們其實已沒什么分歧. 祇不過前提不同. 當G及E弦都放在指板上. 用指按,肯定按G弦的手指量變大很多. 我的注意力是放在不正常的條件下,當琴弦離指板很高的情況下,琴弦還沒到指板上,就在切割手指的那種情況而言的.

倒是關於手指要生茧,我有不同的想法. 以后再討論吧.



8
 楼主| CairneH 发表于 2010-7-16 22:47:00 | 只看该作者
 

先说关于压强的问题吧。我对在没有碰到指板的过程中,E弦的切割力更大,没有意见。我只是想再强调关于痛觉的概念,相同形变作用在手上,可能不同的人感到的疼痛感不同,这是人的神经分布的问题。借此我想说对于一个理论模型,结合世界条件的重要性。别的没有再多了。呵呵,这就是所谓的“小分歧”(昨天没时间写了,不然我妈妈回来就没饭吃了)

另外在小提琴技术中手指尖的茧也是必要的,否则左手拨弦那就免谈,我有一个女同学(水平很高的),对我说她就是拉不出帕格尼尼二十四的左手拨弦那个变奏,我看她的手指尖很漂亮呢,光滑细嫩,怎么可能拨的出声音。会弹出声音?不会吧!那很可能是琴弦的问题,我用银弦,没有这种情况。倒是用力打下去会出一点声音,但抬起来,除非过了很长时间,比如你一直攥着琴弦,然后松开手,的确会发声,否则不会。

关于Wcying老师你的指板的问题,我仔细拜读了你的文章,我的意见新写了一个主题。

你的意见是有价值的,把弦认为是圆上的弦建立模型想法不错,但推导太牵强。

9
baggio1022 发表于 2010-7-26 13:04:00 | 只看该作者
看了这样的帖子,受益匪浅!学习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7 04:45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