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古典音乐扫盲班-音乐形式简介(23)-标题音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ldq111190 发表于 2004-2-8 12:4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琴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小提琴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标题音乐是用文字来说明作曲家的创作意图和作品的思想内容的器乐曲。这种说明作品主题思想的文字,就是标题。标题音乐常取材于民间传说、小说、戏剧、诗歌和绘画。作曲家根据标题进行创作,并把标题告诉听众,让听众也按照标题的指示来欣赏和理解音乐。李斯特为标题所下的定义是:“作曲家用使人易于理解的文字写成的序言,放在一首器乐曲的前面,用以防止欣赏者错误的解说,而使他注意到全曲或曲中某一部分的诗的境界。”简单地说,标题音乐是有标题的音乐。 但是标题并不等于题目,因为有些题目只是说明作品的体裁,如“进行曲”、“圆舞曲”、“小夜曲”、“浪漫曲”;有些题目只是说明作品的体裁和形式,如“变奏曲”、“回旋曲”、“奏鸣曲”、“交响曲”。我国民族器乐曲的有些题目,也只是用来说明曲牌和板式的,如”柳摇金”、“夜深沉”、“十六扳”、“老六扳’。这些题目和乐曲内容无关,都不能算是标题。也有些器乐曲的题目和内容有关,但说明的只是作品的一般的气氛和情调,而不是具体的内容,还不能算是严格意义的标题。如舒曼的《春天交响曲》、柴科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等。但是,也有许多作品的题目同时也是标题,如《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序曲》。因为“梁祝”代表了一个具体的民间故事,而《罗密欧与朱丽叶》代表了莎士比亚的一部悲剧。 标题音乐是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开始繁荣起来的,“标题音乐”的名称也是十九世纪的产物。但标题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十六、十七世纪。十八世纪以后,更出现了一些早期标题音乐的代表作品。如德国作曲家库瑙在170O年写作的描写圣经故事的《圣经奏鸣曲》,至今还是钢琴家的演奏曲目。巴赫在1704年所作的《离别随想曲》,也是早期标题音乐的典范作品。贝多芬在1808年所作的《田园交响曲》,是标题交响曲的先声。柏辽兹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所作的《幻想交响曲》、《哈罗尔德在意大利交响曲》和《罗密欧与朱丽叶》戏剧交响曲,则以鲜明的标题性、戏剧性和新颖的配器效果见称于世,是浪漫派标题音乐的划时代作品。门德尔松在同一时期,也写了一系列描写自然风光和取材于文学作品的序曲。这种标题序曲到了李斯特的手里,发展成为交响诗。 一百五十年来,标题交响曲、序曲、交响诗、音诗、音画、交响童话、交响叙事曲等,成为标题音乐创作的重要领域。近代标题音乐不仅因借助于文字说明而通俗易解,并且有引人入胜的标题内容和丰富多彩的音乐形象,因而日益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
不爱音乐不配作人,虽然爱音乐,也只能称半个人。只有对音乐倾倒的人,才可完全称作人。——黑格尔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3 02:19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