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流水账=====================
下半弓拉手指练习时,要注意拿弓的手,不要提着捏着,尽量让手指和手掌之间的关节放松,放平一点。多用一点弓。
拉音阶时,每次上行、下行换把的第一个音应适当用点力,动作要快,干净。慢练时就应该形成习惯,只有这样,加速以后就不会出现黏糊不清的声音。
双音音阶也是一样,换音时两个手指要同时快速落下,而且弓子不能停,如此才能听到连续的声音,否则就像一个人说话半路大喘气一样,听的人很累、很难受。下一次还要听三度和八度双音。先一弓一音,然后是一弓二音。用老师的话说:你的双音必须起步了!等双音把手指崩开之后,手指的灵活性就会上一个台阶。
开塞18,下半弓,很容易碰到弦,我以为是新琴码不适应,可是用上半弓拉又没碰弦,所以并非琴码的问题。老师建议拉的时候,看看弓和弦接触的地方,尽量在换弦前做好准备。这一下,我就没空看谱了。还好曲子已经拉几个月,基本了熟于心了,但是从来没背过谱,没想到居然也拉了下来,而且,惊奇的是——那些碰弦的声音基本都没有了!!!额滴神呀!原来并非琴不好,也不是琴码不好,更不是下半弓不好,完全是拉琴的人有问题!下一步就是让音头再少一点,声音更加柔和一点,注意:右手要控制,不要甩。换到E弦时,肩膀要放下来,此外,E弦上用力可以稍微减少一点,因为E弦太细,压力应该与其它弦有所区别。以前一到E弦声音就发虚,所以老师让把声音亮出来。看来目前声音不虚了,该收了,哈。
话说开塞18后面的几个和弦,真要人命啊,算了,和弦的事情留到以后再解决吧,这个坎我是过不去了。
开塞23,左手手指要早点落下,或者尽量带点揉弦,声音就不会那么硬邦邦了。嗯,我听过自己的录音,确实很硬,听着很紧张,不够轻巧。拉出敏感度和颗粒性。
最后再说下拉夫的卡伐蒂娜吧。换把时,手指要先落到音的位置再揉弦,而且在高把位一定要用小臂带动揉弦,手腕不要动(但要放松),手腕也不要往外拱,弦上压一半的力量,揉弦动作可以尽量大。揉弦时,最好能对着镜子练习,看看到底是手动还是手臂动。当然,手臂动才算对了。据说,小时候拉琴的女孩子左臂都练出了肌肉——看来还是一体力活呢!
=======================分割线==========================
到老师家时是3点半,等下课的时候已经5点15了。嗯,做饭的时间到了,于是又和老师就“上海男人天生会做饭”这一经典名言进行了一番讨论,然后听他跟我吹怎样烧牛肉以及熬番茄酱blabla。最后又给我家那位推荐养胃的药和牛奶。
反正一切OK,事前预想的种种可怕情景并没有出现。走出老师家,外面似乎更冷了,可是心里的石头放下了,那种轻松和愉悦是来之前无法相比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