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学琴笔记簿] [原创]六旬老翁学琴数月经历

[复制链接]
61
尤克 发表于 2012-12-13 10:50:00 | 只看该作者
老有所为,夕阳红
艺术的真正意义在于使人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海顿
62
 楼主| tcmo 发表于 2012-12-14 18:0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探索者3839:本省的琴友,你好!欢迎你有时间光临晓港公园,切磋交流,互相学习。
63
 楼主| tcmo 发表于 2012-12-14 18:0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复:(尤克)老有所为,夕阳红

 

感谢尤克的支持鼓励!

 

    自从觉察运弓不直这个最基础的毛病后,我每天都对着镜运弓练习。经过一段时日的针对性练习,似乎有些改善了。近日,阅读了《怎样练习小提琴的运弓》《怎样练习小提琴》等书,得知:弓速,弓压,接触点,弓毛的倾斜,等等,等等,都影响发音。必须熟练掌握运用各种技巧(当然,上述只是技巧的一部份),才可以拉好琴的。
  

64
dzhzzh 发表于 2012-12-17 21:56: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为影在2012-10-28 18:17:00的发言:
支持楼主,再过20天我也60周岁了,经历与您差不多,年轻时学过几年琴也上过瘾,后来因工作和家庭等原因就放下了,现在退休后又重新拿起了琴,并且非常上瘾,每天拉琴时间都在3小时以上,个人感觉恢复的不错,现在居然能够非常熟练的拉出开赛30课了,还能把《梦幻》、《牧歌》拉的有么有样,我还有更高追求目标争取把林耀基教授称为小提琴圣经的《克莱采尔》拉完......总之我现在一拉琴就能忘掉一切就有一种又回到了年轻时的感觉,这种感觉真是太美好了。

整整35年没碰琴了,看了老师们的帖子又被触动。 记得插队那十年白天挑大粪晚上练提琴,坚持天天四小时的开塞练习曲,实是两小时筋肉放松和两小时的蜗牛进步,也没人指导,36首练完用了八年多... 。我还清晰记得练31首的情景,隆冬季节知青们都回家过年了,为了省点路费我留在知青屋里一人过年,那日满天大雪,队里也难得不开工,早晨起来就继续我的第31首,习惯性的两小时后手指慢慢发热和灵活自如起来,随着大串大串的快捷流畅的三连音,手指在弦上爬过感觉象扶摩暖暖的毛毛绒,特别是觉得空气中有一种淡淡的浅篮色的光奇妙异常。那天练琴特别带劲,练琴中的美好感受永远不忘。
65
 楼主| tcmo 发表于 2012-12-29 13:27: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dzhzzh在2012-12-17 21:56:00的发言:

整整35年没碰琴了,看了老师们的帖子又被触动。记得插队那十年白天挑大粪晚上练提琴,坚持天天四小时的开塞练习曲,实是两小时筋肉放松和两小时的蜗牛进步,也没人指导,36首练完用了八年多... 。我还清晰记得练31首的情景,隆冬季节知青们都回家过年了,为了省点路费我留在知青屋里一人过年,那日满天大雪,队里也难得不开工,早晨起来就继续我的第31首,习惯性的两小时后手指慢慢发热和灵活自如起来,随着大串大串的快捷流畅的三连音,手指在弦上爬过感觉象扶摩暖暖的毛毛绒,特别是觉得空气中有一种淡淡的浅篮色的光奇妙异常。那天练琴特别带劲,练琴中的美好感受永远不忘。

66
 楼主| tcmo 发表于 2012-12-29 13:28: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dzhzzh在2012-12-17 21:56:00的发言:

整整35年没碰琴了,看了老师们的帖子又被触动。记得插队那十年白天挑大粪晚上练提琴,坚持天天四小时的开塞练习曲,实是两小时筋肉放松和两小时的蜗牛进步,也没人指导,36首练完用了八年多... 。我还清晰记得练31首的情景,隆冬季节知青们都回家过年了,为了省点路费我留在知青屋里一人过年,那日满天大雪,队里也难得不开工,早晨起来就继续我的第31首,习惯性的两小时后手指慢慢发热和灵活自如起来,随着大串大串的快捷流畅的三连音,手指在弦上爬过感觉象扶摩暖暖的毛毛绒,特别是觉得空气中有一种淡淡的浅篮色的光奇妙异常。那天练琴特别带劲,练琴中的美好感受永远不忘。

67
 楼主| tcmo 发表于 2012-12-29 13:48: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dzhzzh在2012-12-17 21:56:00的发言:

整整35年没碰琴了,看了老师们的帖子又被触动。记得插队那十年白天挑大粪晚上练提琴,坚持天天四小时的开塞练习曲,实是两小时筋肉放松和两小时的蜗牛进步,也没人指导,36首练完用了八年多... 。我还清晰记得练31首的情景,隆冬季节知青们都回家过年了,为了省点路费我留在知青屋里一人过年,那日满天大雪,队里也难得不开工,早晨起来就继续我的第31首,习惯性的两小时后手指慢慢发热和灵活自如起来,随着大串大串的快捷流畅的三连音,手指在弦上爬过感觉象扶摩暖暖的毛毛绒,特别是觉得空气中有一种淡淡的浅篮色的光奇妙异常。那天练琴特别带劲,练琴中的美好感受永远不忘。

在那个火红的年代,您能搞到开塞,已经比很多自学琴者幸运了。说来惭愧,我是近一年来,才知铃木开塞舒曼的。 您已涉足“中国小提琴网 ”,说明您已重拾小提琴了。诚心祝您早日恢复功力,更上一层楼!
68
 楼主| tcmo 发表于 2013-1-4 19:48:00 | 只看该作者

   使用琴弦的经历:

        拉了四个月的多米尼琴弦的A弦终于表皮剥落而损坏了。换了便宜一半的托尼卡,感觉得到了有些许差别。后来试用爱丽丝708,就明显差很多了。印证了一分钱一分货。

69
ZXJ8245 发表于 2013-1-5 15:12:00 | 只看该作者
学琴不如教琴。今年我58岁,教琴8年了,教过百余学生,近3、4年均有考过9.10级的学生。我没有跟过任何专业老师,但我博采众长,书本、视频、学生均是我的老师。我的学生越来越多,教不过来,只好聘请在校主修小提琴的大学生帮忙教学。为了拓展教学领域,我又在玩大提琴和中提琴。
70
 楼主| tcmo 发表于 2013-1-7 16:40: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ZXJ8245在2013-1-5 15:12:00的发言:
学琴不如教琴。今年我58岁,教琴8年了,教过百余学生,近3、4年均有考过9.10级的学生。我没有跟过任何专业老师,但我博采众长,书本、视频、学生均是我的老师。我的学生越来越多,教不过来,只好聘请在校主修小提琴的大学生帮忙教学。为了拓展教学领域,我又在玩大提琴和中提琴。

ZXJ8245: 仰慕您通过自学不但成材,还培养众多学生,造福社会之余,亦可创收。可喜可贺!向您学习至敬!
71
 楼主| tcmo 发表于 2013-1-9 14:09:00 | 只看该作者
    近日获得一把旧琴,这琴外貌不扬,没有引人注目的虎纹,但是比我那原来的“斯歌迪”的声音要好。我觉得有一把琴就够了,所以打算把“斯歌迪”折价出让。
    这把旧琴至少在90年代之前制造,因为招纸上的“郑州”用英文拼写,而非按现在的规定要用汉语拼音。现把照片奉上,请求有识之士评论。
   




72
hazwz 发表于 2013-1-10 10:21:00 | 只看该作者
这把琴和我的老琴几乎一模一样。音色很好,就是音量小了点。
73
 楼主| tcmo 发表于 2013-1-19 15:09:00 | 只看该作者
   想不到琴友中有一把同样的郑州琴,这是很普通的工厂琴。之前我还误认为这琴好过那把“斯歌迪”,琴友们都否定,认定“斯歌迪”有着手工琴的韵味,那是郑州琴所欠缺的。
74
lbs168 发表于 2013-1-19 20:00:0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你好。在下情况与你差不多,三十多年没碰琴,文革时自己乱拉过一阵,从没请过老师,五线谱都不会,首调概念太强,现在还别不过来,退休了,想到还有把小提琴。还好现在有网络,淘宝上再买一把,又买了一大堆教材,自己开始自学,可是发现没用,五线谱用固定调觉得太别扭,用首调吧这唱名变化又难记,所以一堆教材现在还堆在那儿,还是乱拉。呵呵,好像我年纪比你大,琴比你差,技更不能提,没个伴儿,电脑就是我的伴,调音么我买个电子调音器,拉前先调一下,觉得蛮好。。。。
75
 楼主| tcmo 发表于 2013-1-22 18:16:00 | 只看该作者


lbs168您好!感谢您阅读我的贴子!

     我们这些老家伙,习惯了简谱,很难适应五线谱的固定调唱名。我的琴友们,十之八九都不愿用或不会用五线谱。而我也只能用首调唱名看五线谱,而且看得很慢,所以很多时情愿看简谱。
     不过,对于我等老家伙,不必过于强求学习五线谱,简谱同样能令学习小提琴达到相当不差的水平。
    电子调音器我也有一个,很好用。不过,高手们似乎不屑一用,要用音叉,或者定音笛。
    有可能的话,出来结识琴友,学习交流,其好处与闭门自学相比,不言自明。
   

76
lbs168 发表于 2013-1-22 20:04:00 | 只看该作者
是的,我们是业余的,玩玩而已,不在乎人家怎么说,我的琴四条弦都装微调,高手们肯定嗤之以鼻,但我觉得方便就好,呵呵。我在上海,可能无缘去广州,网上可以交流
77
 楼主| tcmo 发表于 2013-1-24 13:03:00 | 只看该作者

    我的两把琴都装了四个微调,是原生在挂弦板上那种。微调对于我这些初学者十分方便实用,可以配合电子调音器快速精准地调校出标准音。我倒是有点怀疑高手们单凭听力调音会准得过电子调音器的,抑或实际上无需苛求精准。
    不过,我还是听从了高手的劝导,换上传统挂弦板,并且只装一个微调。其实只要习惯了,没装微调调音也不麻烦。我发现,调音时,先把弦轴稍微松一松,再旋紧调校,最多反复几次就ok了。

78
gmwyj 发表于 2013-1-26 19:35:00 | 只看该作者
怎么没有录像,要是有你拉的小提琴录像就更好了。
79
 楼主| tcmo 发表于 2013-1-27 16:08:00 | 只看该作者
    在去年夏天,我是发表过一些拉琴视频的。
    我从不拉练习曲的,学琴伊此,我就直接拉乐曲,乐曲就是练习曲。经历了数月的“锯木”阶段,不少乐曲也练就成了,不过,只是能背奏而尔,至于音准,节奏等等的质量可想而知。这时期,自我录制了一些视频,以利学习改进。一时冲动,把一些视频放到论坛,包括《牧歌》《良宵》《四季调》,志在请求大家赐教。随即,纷纷得到网友们的热心指教,指导了音准,节奏,运弓等问题,令我受益不浅。
    数月后,我翻看了这些视频的笨拙演奏,感觉有点丢人现眼,遂把它们都删掉了。
   今后,在适当的时候,我也许还会上传拉琴练习视频求大家赐教的。
   现在,假如你想观赏的话,还须移玉步,逢周日上午晓港公园的小提琴小乐队里,搜寻一个拉琴拉得笨拙的(因其琴技排行倒数第一),不时拉错(因不熟练),偶尔还呆若木鸡(此时遇着一曲不会拉,且无乐谱的状况),这个戴眼镜的老家伙就是我了。
80
francis92 发表于 2013-2-1 17:32:00 | 只看该作者
我是高二才开始学的,总觉着拿不出=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9 21:17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