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标题: 紫外线玻璃灯箱(温度控制通风) [打印本页]

作者: 宝音坊    时间: 2012-4-28 15:00
标题: 紫外线玻璃灯箱(温度控制通风)

这段时间再制作了一个单琴的紫外线玻璃灯箱。(温度控制通风的开关还没有安装到位)

 

注,1)使用紫外线灯管时,在箱外面套个反光罩,(向内作用,同时起到防止紫外线伤害人体。)

      2)太阳光照好的时候,不用反光罩。(玻璃对紫外线可能起隔离作用)这时候主要是收集光温作用。

      3)最大的好处是(油性漆)防灰尘,小飞虫。


作者: 宝音坊    时间: 2012-4-28 15:03
紫外线玻璃灯箱  1.jpg
紫外线玻璃灯箱  2.jpg
紫外线玻璃灯箱  3.jpg
紫外线玻璃灯箱  4.jpg

作者: 丑哥爱琴人    时间: 2012-4-28 15:24
这只琴看上去气度不凡哦
作者: 宝音坊    时间: 2012-4-28 16:03
以下是引用棋烟琴酒在2012-4-28 15:38:00的发言:
还可以再加上一个臭氧发生器,更有利于木材的老化。网上有卖的,便宜的百元左右。

非常感谢棋烟琴酒前辈的指点。哈哈!又多一项功能了。(在白琴的阶段操作)再次感谢!
作者: 宇宙管理委员会    时间: 2012-4-28 16:37
开紫外线灯就会有特殊味道,其实就是臭氧
作者: 宝音坊    时间: 2012-4-28 17:11
是这样的,谢谢您!
作者: 宝音坊    时间: 2012-4-28 21:41
两位仁兄好! 我们三人的目的是一致的,就是怎样利用紫外线的作用。
作者: 蚂蚁雄兵    时间: 2012-4-28 22:24
普通玻璃对紫外线的过滤很强,要考虑,不然白忙活了
作者: 宝音坊    时间: 2012-4-28 22:44
以下是引用蚂蚁雄兵在2012-4-28 22:24:00的发言:
普通玻璃对紫外线的过滤很强,要考虑,不然白忙活了

您好!你的提醒一点不错。所以我在箱内安装了四根紫外线灯管。

我在第2点的注意说明中是这样的【2)太阳光照好的时候,不用反光罩。(玻璃对紫外线可能起隔离作用)这时候主要是收集光温作用。】

 

如果玻璃箱的空间能放个小型臭氧发生器,我一定会接受棋烟琴酒的好建议。


作者: 宇宙管理委员会    时间: 2012-4-29 09:17
紫外线会加速塑料,橡胶的老化;也会加速大部分颜料,染料的褪色;对眼睛的伤害也很严重。阳光里的紫外线比四个紫外线灯管近距离照射要弱很多,经过玻璃过滤后阳光里的紫外线就更弱了;如果想让紫外线通过,得安石英玻璃或有机玻璃。有紫外线灯管照射可以考虑停掉阳光。
作者: lixm7980    时间: 2012-4-29 13:32
为何要用紫外线?就是为了木材的老化?
作者: 宝音坊    时间: 2012-4-29 14:21
以下是引用lixm7980在2012-4-29 13:32:00的发言:
为何要用紫外线?就是为了木材的老化?

您好!你说的不错,这是其中的一部分。还有其它的目的需要通过紫外光来完成。紫外线能使某些颜色(颜色材料的不同)退变。同样能使原木(经过特别处理后)的色素起到加快变化。比如白色原木通过紫外光的作用能向黄色变化。我们探讨为上,学习为主。
作者: guodaidai    时间: 2012-4-29 15:13
不懂瞎问:是不是能使油漆干得快些?红外线不是更好些吗?防灰尘和飞虫确实是个好方法。。。。
作者: 宝音坊    时间: 2012-4-29 18:20
以下是引用guodaidai在2012-4-29 15:13:00的发言:
不懂瞎问:是不是能使油漆干得快些?红外线不是更好些吗?防灰尘和飞虫确实是个好方法。。。。

您好!你一点也没有问错。我在上面讲到的【2)太阳光照好的时候,不用反光罩。(玻璃对紫外线可能起隔离作用)这时候主要是收集光温作用。】就是你提到【是不是能使油漆干得快些?红外线不是更好些吗?】这个时候利用太阳光的作用,4根紫外线灯是不用的。
作者: 宝音坊    时间: 2012-4-29 19:16
以下是引用宇宙管理委员会在2012-4-29 9:17:00的发言:
紫外线会加速塑料,橡胶的老化;也会加速大部分颜料,染料的褪色;对眼睛的伤害也很严重。阳光里的紫外线比四个紫外线灯管近距离照射要弱很多,经过玻璃过滤后阳光里的紫外线就更弱了;如果想让紫外线通过,得安石英玻璃或有机玻璃。有紫外线灯管照射刻意考虑停掉阳光。

宇宙兄您好!

   我在制作前的思考,可以说与你的设想完全相同。哈哈!

   1)在白琴阶段我使用四根紫外线灯,加强产生紫外光作用,起到老化与白琴的颜色向黄颜色转变。

   2)在使用四根紫外线灯的时候,我在箱体外面加个反光罩,起到向内光反射作用。同时起到防止紫外线

        伤害人体部位。(这个过程停止使用通风设备)

   3)在进入油漆阶段,就利用太阳光的光暖作用,(这时候不用反光罩了)。使用通风设备来控制箱内温度。

   4)这个紫外线玻璃灯箱还能操作琴马与音柱。(根据需要)

   5)我以前制作过的是用木板材料,不能有效的利用太阳光的光能。注:木板内面很快就能从白向黄颜色转变。

如果有什么不妥,请多多指教!

 


作者: guodaidai    时间: 2012-4-29 19:21
噢明白了,玻璃箱起来了个聚热作用。。
作者: 宝音坊    时间: 2012-4-29 19:42
以下是引用棋烟琴酒在2012-4-28 23:20:00的发言:
灯箱内温度多少?高温也是老化的有利条件。

棋烟琴酒兄您好!您是前辈了,所以提出问题都是关键性很强的。

1)在操作白琴阶段,我不使用通风设备。(一天开5个小时操作)

2)在油漆阶段温度控制在40度左右。现在这个灯箱要半个小时变换一下方向。(变换琴体向阳光的接受光能位置)以后安装好琴的自动旋转底座,问题就解决了,(现在是临时的底座,固定的)

关于在油漆操作过程中最佳的温度。还得请您多多指教。谢谢!


作者: 太阳鸟    时间: 2012-4-29 20:28
提琴用漆属于自干漆,温度最高不要超过60度
作者: gun555    时间: 2012-4-29 21:16
是不是忽略了量变过程,发展过快是否会有反面效应?不懂,瞎提问
作者: 老拙石    时间: 2012-5-24 12:41
我不是内行,但用人工的方法加速油漆和木材的老化可能会产生我们不想要的负面效应,紫外线也好、臭氧(其实就是内含氧化能力很强原子氧的氧气)也好,都会促使有机材料急速氧化,引起琴板表面与内层氧化程度的巨大差异,也许会产生不谐和的应力而影响琴的最关键的音色,以上仅是一个外行的猜想供制琴爱好者或制作家参考。
作者: 明月山人    时间: 2012-5-25 01:34
佩服探索精神。感觉老拙石网友所言不错,人工加速是否有悖自然规律,还需时间和实践检验。这需要时间、精力和资金投入,但总应该有人来做这种投入,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鼓励!当然我是外行,看看热闹而已。
作者: 老拙石    时间: 2012-5-25 14:34
其实与琴材干燥的道理很相似,要用干的琴料做琴,而琴材要在树锯下做成坯料后放置多年让它慢慢地自然干燥,而不会用烘箱让坯料快速烘干,我想用紫外线照琴几乎等同于用烘箱烤干琴料.
作者: 宝音坊    时间: 2012-5-25 14:45
以下是引用风雅颂在2012-4-29 2:07:00的发言:
宝兄,同时要注意通风,室内臭氧浓度不可高,对人体有害。

谢谢风雅颂老师的提醒!我一定会注意这方面的问题。
作者: 宝音坊    时间: 2012-5-25 14:56
明月山人。老拙石两位朋友好! 我是这样想的,材料的水分干燥问题不大,操作方法很多。我想要的是,使木材中的脂起变化。 还有就是其它的目的,需要通过紫外光来完成。紫外线能使某些颜色(颜色材料的不同)退变。同样能使原木(经过特别处理后)的色素起到加快变化。比如白色原木通过紫外光的作用能向黄色变化,等等,等等。我们探讨为上,学习为主。
作者: 明月山人    时间: 2012-5-26 01:50
宝音坊网友:佩服探索精神,希望能早日得到预期结果,摸出一条新路!对于提琴制作,太多的事情无法给出科学的解释,也只有依靠不断探索尝试,在不断的失落中前进,最终得到满意的结果。对于敢于攀登的人,由衷佩服!学习了。 紫外线确实能加速老化,问题在于此类试验不能只是一两个孤立的样本,而是需要有足够的数量,而且木料材质有很大的不同,感觉太难了。过去我搞过皮革贸易,听制革师傅讲过要“看皮做皮”,即不同的原皮要有不同的鞣制方法,想来制琴也是如此,不同的木质要有不同的制作方法。那些古琴,估计也是各种偶然因素凑到了一起才使其成为名琴的。
作者: 庞熔    时间: 2012-5-26 09:57
我感觉宝琴坊是一个"孤独"的制琴者,孤独的意思就是在生活当中几乎没有可以交流的朋友。做琴还要有一个环境,没有环境是很难做得好的。
作者: 宝音坊    时间: 2012-5-26 10:20
以下是引用庞熔在2012-5-26 9:57:00的发言:
我感觉宝琴坊是一个"孤独"的制琴者,孤独的意思就是在生活当中几乎没有可以交流的朋友。做琴还要有一个环境,没有环境是很难做得好的。

1)是宝音坊,不是宝琴坊。 无论做什么事一定要仔细,才能把事情做完美。

2)我制作小提琴从来就是一个人(自己独立操作的)非常孤独。

3)哈哈,开个玩笑(在工厂里制作,那朋友肯定很多,一边操作一边交流。)


作者: 宝音坊    时间: 2012-5-26 10:32
以下是引用明月山人在2012-5-26 1:50:00的发言:
宝音坊网友:佩服探索精神,希望能早日得到预期结果,摸出一条新路!对于提琴制作,太多的事情无法给出科学的解释,也只有依靠不断探索尝试,在不断的失落中前进,最终得到满意的结果。对于敢于攀登的人,由衷佩服!学习了。紫外线确实能加速老化,问题在于此类试验不能只是一两个孤立的样本,而是需要有足够的数量,而且木料材质有很大的不同,感觉太难了。过去我搞过皮革贸易,听制革师傅讲过要“看皮做皮”,即不同的原皮要有不同的鞣制方法,想来制琴也是如此,不同的木质要有不同的制作方法。那些古琴,估计也是各种偶然因素凑到了一起才使其成为名琴的。

明月山人您好!

你分析的非常透彻。

特别是【而是需要有足够的数量,而且木料材质有很大的不同,】与【听制革师傅讲过要“看皮做皮”,即不同的原皮要有不同的鞣制方法,想来制琴也是如此,不同的木质要有不同的制作方法。】这两条对我的启发很大。

谢谢!


作者: 庞熔    时间: 2012-5-26 12:18

不是工厂的环境咯,是整个地域的环境,比如北京、上海、广州、营口、泰兴、天津等地方。如果这个城市几乎没有别的人做琴,这样的地域环境肯定是不好的,很多方面容易走弯。


作者: 宝音坊    时间: 2012-5-26 12:34
以下是引用庞熔在2012-5-26 12:18:00的发言:

不是工厂的环境咯,是整个地域的环境,比如北京、上海、广州、营口、泰兴、天津等地方。如果这个城市几乎没有别的人做琴,这样的地域环境肯定是不好的,很多方面容易走弯。

原来如此!

我感觉好像这个圈子小了点吧。怎么没有国外的同行,这可不行啊!


作者: 宝音坊    时间: 2012-5-26 12:52
以下是引用宝音坊在2012-5-26 12:34:00的发言:

原来如此!

我感觉好像这个圈子小了点吧。怎么没有国外的同行,这可不行啊!

在小提琴制作同行之间进行交流是必须的。

但是还远远不够。一定还要和小提琴演奏者多交流,仔细听听他们的直接指教与要求(非常严格的)。

同样还要和小提琴收藏家们多探讨。最主要的是接触大量的小提琴,包括老琴.名琴.好琴,新琴。

还必须有机会修理这些琴,打开这些琴,进行调整,调试。


作者: 宝音坊    时间: 2012-5-26 13:05
以下是引用宝音坊在2012-5-26 12:52:00的发言:

在小提琴制作同行之间进行交流是必须的。

但是还远远不够。一定还要和小提琴演奏者多交流,仔细听听他们的直接指教与要求(非常严格的)。

同样还要和小提琴收藏家们多探讨。最主要的是接触大量的小提琴,包括老琴.名琴.好琴,新琴。

还必须有机会修理这些琴,打开这些琴,进行调整,调试。

比如,打开老琴换底音梁。

比如,调整老琴琴头(琴颈)的角度。

比如,有的老琴角木有问题(有的琴是没有角木),进行调整。

比如,老琴的衬条脱胶,(这个现象很多)需要打开修理。

等等,等等。


作者: 天马健行    时间: 2012-5-26 14:25
以下是引用宝音坊在2012-5-26 12:52:00的发言:

在小提琴制作同行之间进行交流是必须的。

但是还远远不够。一定还要和小提琴演奏者多交流,仔细听听他们的直接指教与要求(非常严格的)。

同样还要和小提琴收藏家们多探讨。最主要的是接触大量的小提琴,包括老琴.名琴.好琴,新琴。

还必须有机会修理这些琴,打开这些琴,进行调整,调试。

宝先生有了这些“必须的”,做出好琴也是“必须的”。 呵呵
作者: 宝音坊    时间: 2012-5-26 23:14
以下是引用天马健行在2012-5-26 14:25:00的发言:

宝先生有了这些“必须的”,做出好琴也是“必须的”。呵呵

天马健行您好!
  我的必须两字用的不错吧。就像您的书法一样,很多基本的东西,一定要加上这两个字。
制作(创作)小提琴也是相同的道理。如果今天想着这样去操作,明天想着那样去改变,后天又把
前两天的推翻。您认为这样能成功吗?要是没有必须的基本...............,想制作出好东西,那真是                   笑话了,哈哈,哈哈。


作者: 天马健行    时间: 2012-5-27 06:17
艺术是相通的。
作者: 宝音坊    时间: 2012-5-27 09:37
以下是引用天马健行在2012-5-27 6:17:00的发言:
艺术是相通的。

非常正确。


作者: mlvlm    时间: 2012-6-13 21:16
小提琴的研究真的是越研究越糊涂,要想用物理理论去解释小提琴的各个方面,基本是妄想,我和朋友一起曾经做过3万个数据的统计(从材料特性,到制作过程中各个尺寸),期望能找到明显的规律,但是很可惜,没找到,唯一的收获是,不同特性的背板需要搭配不同的面板,才会有比较好的效果
作者: 宝音坊    时间: 2012-6-13 22:00
以下是引用mlvlm在2012-6-13 21:16:00的发言:
小提琴的研究真的是越研究越糊涂,要想用物理理论去解释小提琴的各个方面,基本是妄想,我和朋友一起曾经做过3万个数据的统计(从材料特性,到制作过程中各个尺寸),期望能找到明显的规律,但是很可惜,没找到,唯一的收获是,不同特性的背板需要搭配不同的面板,才会有比较好的效果

【不同特性的背板需要搭配不同的面板】非常正确,非常好的经验。
作者: 宝音坊    时间: 2012-6-13 22:03
【 要想用物理理论去解释小提琴的各个方面,基本是妄想,】是这样的,但是物理理论还是要有的。
作者: 宝音坊    时间: 2012-6-14 00:14
哈哈!棋兄老前辈也有不加仔细分析的时候,(开玩笑的) 从41楼的帖子中讲到【和朋友一起曾经做过3万个数据的统计(从材料特性,到制作过程中各个尺寸),期望能找到明显的规律,但是很可惜,没找到,】所以就认为是妄想呢。
作者: 宝音坊    时间: 2012-6-14 00:23

棋兄,您好!
关于在灯箱的情况,现在有两个很理想的体会,

1)防灰尘与小飞虫的目的达到了。

2)通过紫外光线的作用,使木材的表面变黄的目的也达到了。

其他的目的要有一段时间才能感受到。


作者: 宝音坊    时间: 2012-6-14 14:22
以下是引用棋烟琴酒在2012-6-14 8:05:00的发言:
宝兄好!放一块和琴板相同厚薄的下脚料在箱内,变黄后不时刨一下,感觉酥脆的程度,以掌握火候,不知可行?

棋兄好!非常感谢您的好建议。

我在下一把琴的操作中,必定把您的建议放进去。

试验用的板材,我把它一分为二,一快进行试验,另一半快放自然环境中。

这样就能更好的进行对比了。【以掌握火候】

再次感谢!

 






欢迎光临 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https://www.chinaviolin.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