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弗朗茨·约瑟夫·海顿的一生(十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ldq111190 发表于 2004-2-10 18:1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琴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小提琴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施瓦岑堡宫殿 自英格兰归来,海顿顺道前往汉堡,想要一会自己欣赏已久的卡尔·菲利普·埃马努埃尔·巴赫。但当他抵达汉堡时,发现C.P.E.巴赫早在1788年就过世了。 离开汉堡后,他又来到法兰克福,他的雇主尼古拉大公正在参加国王弗朗西斯二世的加冕典礼。仪式结束后,主仆一同启程回维也纳,海顿重新开始为埃斯特哈奇家族效力。但这次,主仆之间的关系并不非常融洽。 雇主命令他为自己的妻子玛丽亚·赫尔墨涅吉尔特受封为列支敦士登女爵创作6部弥撒曲。当时,海顿已经一口气创作了《C大调第二感恩赞》以及另外两部杰作,清唱剧《创世纪》和《四季》。1796年,海顿也创作了两部弥撒,《战时弥撒》因为创作于拿破仑的军队跨国奥地利边境入侵意大利时创作而得名。在《羔羊经》中,海顿采用小号与打击乐描绘战争场面。另一首1796年完成的弥撒是《奥费达的圣贝尔纳迪弥撒》,纪念1795年贝尔纳迪被封为圣徒一事。这部弥撒也叫“神圣”弥撒,因为其中的《圣哉经》取自一首古老的颂歌“神圣”。1798年,海顿开始创作第三部弥撒《恐惧时刻弥撒》时,得知内尔松在阿布基尔战役中一举获胜。于是这部弥撒得了“内尔松”弥撒的绰号。据说,《降福经》中的小号就描绘了内尔松的胜利。 第四部弥撒《玛利亚·泰瑞莎弥撒》作于1799年。第五部则是《创世弥撒》,作于1801年,因为他将自己的清唱剧主题用于其中的《羔羊经》而得名。1802年,《和谐弥撒》完成,这是第六部,其中运用了大量木管乐器。 前面说过,海顿曾在1791年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听过亨德尔的《弥赛亚》,甚至尝试写作大型清唱剧。之所以选择《创世纪》或许是萨洛蒙在伦敦就给过海顿一个脚本的抄本。原来这个脚本是给亨德尔的,但他从来不曾动笔谱曲。海顿把这个本子带到维也纳,请戈特弗里德·冯·斯维滕男爵翻译成德语。后者是奥地利外交官,国家图书馆管理员。冯·斯维滕与海顿以及莫扎特的关系都非常亲密,并且对亨德尔的作品情有独钟。冯·斯维滕非但翻译了脚本,而且给海顿付了一笔定金以供首演之用。1796年,海顿就开始动笔,并在两年后完成。年过花甲的海顿投入全部精力进行创作,觉得自己与上帝十分亲近。这部清唱剧成了海顿第一部德语宗教作品,1798年4月19日首演与维也纳施瓦岑堡宫殿举行。 听众大都出生高贵,而且非常挑剔,但演出获得极大成功。在大厅外,集结着许多人要同作曲家见面。海顿亲自指挥由180位音乐家构成的乐队。第二天,他们不得不再次演出,5月7日与8日又有两场演出,海顿因此挣了不少钱。1799年3月19日,这部作品的首次公开演出在维也纳卡特内尔托剧院举行。1800年3月28日,约翰·阿什利指挥了在科文特花园剧院的伦敦首演,这位指挥家时萨洛蒙的竞争对手。1800年4月21日,晚收到乐谱拷贝的萨洛蒙又在伦敦指挥了一场演出。在伦敦,这部作品经演不衰。本来,海顿还被邀请参加《创世纪》在巴黎的首演(1800年12月24日),但普法战争爆发,因而未能成行。 创作《创世纪》的同时,海顿还创作了其他一些作品。1796年完成了《降E大调小号协奏曲》,至今仍是小号演奏家钟爱的作品之一。同年,海顿完成了自己最后的舞台作品《爱国君主》,台本由英国作家亚历山大·比克奈尔创作。为该剧在维也纳演出,海顿创作了一首宣叙调、一首咏叹调和一段大合唱。在英国的时候,海顿就曾经对英国国歌《天佑吾王》(如今是《天佑女皇》)印象深刻。他认为,饱经战乱之苦的奥地利人民在听到一首新的国歌时一定会大为振奋。于是,1797年他选取莱奥波特·哈什卡的词谱写成歌。这首名为《天佑吾王弗朗茨》的曲调深受人民的欢迎,作为奥地利国歌长达100年之久。国王自然也非常满意,赐给海顿一个金鼻烟盒。
在真正的音乐中,充满了一千种心灵的感受,比言词更好得多。——门德尔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0 06:01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