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朱卫宪,你真冤!(2013年中国第二届国际提琴比赛赛制内幕曝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taodeyou 发表于 2013-10-14 14:36: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琴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小提琴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朱卫宪,你真冤!

        

       日前去朱明江工作室品琴,有幸体会了一下由朱大师弟子朱卫宪制作的刚刚参加过今年北京国际提琴比赛的参赛琴(见图片)。尽管我品琴无数,但这把琴声音给我的印象简直无以言表。我只能这么说:这样的琴在北京参赛不拿金奖,见鬼了!

        后来听了朱大师的情况介绍,才释然:原来是赛制惹的祸,琴本身没问题。

      中国第二届国际提琴比赛小提琴的评比是这样操作的——

工艺评委5个,声音评委5个。参赛小提琴223把,经过筛选,有209把进入初赛。每个工艺评委分别给每把琴打分,5份评分加起来就是这把琴的初赛工艺分。声音评分也基本一样,稍有不同的就是5个评委同时听一把琴,分别打分,加起来就是初赛声音分。将工艺分和声音分加起来就是初赛的总分,这就将209把小提琴排了一个初赛的名次。然后评委会开会讨论,取前12名进入决赛。决赛的声音部分是公开的(观众可以听),请人在幕后拉这12把琴,5个声音评委在台下听声打分,可以讨论,听完12把琴后,可以要求再听某几把,也可以反复比较某几把,充分讨论,最后各人打分,加起来就是决赛声音分。工艺评委再次对这12把琴认真地比较,然后打分,5人的分加起来就是决赛工艺分。 声音分加工艺分就是决赛总分,按这总分排就是决赛的名次。 按本届比赛规定,决赛总分加上初赛总分,才是比赛的成绩, 名次按此来排。这种比赛规则的设计,结果让朱卫宪吃了大亏:其精心制作的第100号参赛小提琴,虽决赛成绩雄踞第一(比金奖琴高8.7分,比银奖琴高27.4分,比铜奖琴高57.4分),只因评奖要加上初赛分(初赛成绩排第12名),结果决赛的第一名便退步到评奖排名的第四名(具体比赛规则和比赛得分表,查中国国际比赛网站www.civmc.com)。

      有人打了个比喻:初赛是大范围用手掂量出来的,决赛是小范围用天平细称出来的。如此说来,这次北京国际赛,真正意义上的冠军应该是谁就不用笔者来挑明了。

     由此又想起国际体育比赛,有把初赛成绩带到决赛算成绩的吗?比如百米跑决赛,跑了第一的是不是还要把初赛成绩拿出来平均一下呢?没听说过!初赛只是资格赛,一般来说,是不计入决赛成绩的。既然如此,提琴比赛为何要如此设计比赛规则呢?

     朱卫宪,你真冤!




     附朱卫宪参赛琴真容:






艺术的真正意义在于使人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海顿
2
 楼主| taodeyou 发表于 2013-10-14 14:41:00 | 只看该作者
想编辑一下稿子都无法操作。网站设计也有问题!
3
庞熔 发表于 2013-10-14 15:02:00 | 只看该作者
这次广州派惨败,让我对比赛的权威性非常的不以为然.
4
牛邙 发表于 2013-10-14 15:47:00 | 只看该作者
什么格式的照片啊,网页显示不出来,能不能用可以显示的格式啊?
5
 楼主| taodeyou 发表于 2013-10-14 16:47:00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标题可能太敏感或太过刺激,但作为局外人,我心目中的无冕之王的确是上面贴出来的这把琴!
6
老腾 发表于 2013-10-14 16:55:00 | 只看该作者
初赛分加决赛分定名次却有不妥的,建议下一届应该改进一下,不断完善。
7
听琴者 发表于 2013-10-14 17:19:00 | 只看该作者
这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了,金奖不一定是最好的,规矩是按需求定制的。
8
孤独的琴声 发表于 2013-10-14 17:24: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taodeyou在2013-10-14 16:47:00的发言:
这个标题可能太敏感或太过刺激,但作为局外人,我心目中的无冕之王的确是上面贴出来的这把琴!

他卖这把琴吗?如果卖的话,楼主应该立刻拿下,还应该偷着乐,因为如果真比上金牌了,你还买不成了呢。我认为对制作者的最大认可就是掏钱买,就像对自己爱的女人一样,为她好多少钱都愿意,在很多时候,金钱代表着爱。
9
 楼主| taodeyou 发表于 2013-10-14 17:56:00 | 只看该作者
好建议,但制作者暂不考虑出售。
10
孤独的琴声 发表于 2013-10-14 18:07: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taodeyou在2013-10-14 17:56:00的发言:
好建议,但制作者暂不考虑出售。

金钱,美女,感情投资,加钱,金牌琴应该在20万人民币的价位。呵呵。
11
可可豆 发表于 2013-10-14 18:22:00 | 只看该作者
比赛章程中写得很明确,要合计总分决定名次,为什么比了之后提出这个问题?还声称内幕曝光!谁的琴好,还用愤恨的证明么?
12
可可豆 发表于 2013-10-14 18:29:00 | 只看该作者
去组委会申诉吧,找个好律师
13
小板牙 发表于 2013-10-14 20:51:00 | 只看该作者
不认同赛制,当初别参赛,算得上是有气节。 既然来,则愿赌服输。 不论做琴还是做人,都要拿出点气度来。 事后这样叫嚣,反让人瞧不起。
14
小于 发表于 2013-10-14 21:25:00 | 只看该作者
哎,真冤啊,要是当初给他给第13名,压根儿就进不去决赛,也省了之后这些事儿了。
15
ctk501 发表于 2013-10-14 22:27:00 | 只看该作者
冤啥啊?同意8楼的真见,把这把琴买下来给朱平冤!
16
ctk501 发表于 2013-10-14 22:32:00 | 只看该作者
按赛会规定金奖12万收琴的价格,把朱的琴买下来才是真的给他出气。
17
hwyang 发表于 2013-10-14 22:40:00 | 只看该作者

最冤的当属韩国的KIM MIN SUNG,要是只比一轮,他才是当之无愧的冠军!

但任何事情都要有个规则,比赛制度是从首届延续下来的,而且赛前已公布,既然参赛就意味着认可了规则。

朱卫宪的初赛工艺分过低是他未能问鼎的主要原因,或许有人说这是个意外,但决赛时的高分难道就不是意外吗?

对艺术品的评判本来就受很多的主观和客观因素影响,不像体育比赛那样胜负一目了然,因此综合两轮成绩来评选实际上更为公平。

18
evariccobono 发表于 2013-10-15 00:22:00 | 只看该作者
楼上说的很对,所有人适用一套规则,哪来的不公,赛前就公告了所有细节,哪来的内幕。有本事就继续努力,别事后各种找理由。还有大伟的金银奖也不是撞大运得来的,10年北京赛大伟第四,今年勇夺一二,当年大伟叫怨没?到处黑比赛黑得奖选手,分明就是有些人输不起。从人品到水平,高人就是高人,怂货就是怂货,一目了然,散了吧,回家安心修炼是正事!!!
19
明月山人 发表于 2013-10-15 01:53:00 | 只看该作者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例如我们乘飞机、坐火车,买房、购车、选保险、用手机…………他们的详细合同条款我想很少有人会认真地去研究,也有很多不合理的霸王条款,可是既然选择了,也就只有遵从其条款,如果不能据理力争,让强势的垄断企业改变条款,这无异于与狐谋皮。

所以,我们可以对周围的一切不满,但多数人无力改变这种现状。只有极少数伟人可以改变世界使之适应自己的意志,而绝大多数人只能改变自己来适应这个世界。
20
 楼主| taodeyou 发表于 2013-10-16 14:43: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taodeyou在2013-10-14 14:36:00的发言:
                      

                        朱卫宪,你真冤!

        

       日前去朱明江工作室品琴,有幸体会了一下由朱大师弟子朱卫宪制作的刚刚参加过今年北京国际提琴比赛的参赛琴(见图片)。尽管我品琴无数,但这把琴声音给我的印象简直无以言表。我只能这么说:这样的琴在北京参赛不拿金奖,见鬼了!

        后来听了朱大师的情况介绍,才释然:原来是赛制惹的祸,琴本身没问题。

      中国第二届国际提琴比赛小提琴的评比是这样操作的——

工艺评委5个,声音评委5个。参赛小提琴223把,经过筛选,有209把进入初赛。每个工艺评委分别给每把琴打分,5份评分加起来就是这把琴的初赛工艺分。声音评分也基本一样,稍有不同的就是5个评委同时听一把琴,分别打分,加起来就是初赛声音分。将工艺分和声音分加起来就是初赛的总分,这就将209把小提琴排了一个初赛的名次。然后评委会开会讨论,取前12名进入决赛。决赛的声音部分是公开的(观众可以听),请人在幕后拉这12把琴,5个声音评委在台下听声打分,可以讨论,听完12把琴后,可以要求再听某几把,也可以反复比较某几把,充分讨论,最后各人打分,加起来就是决赛声音分。工艺评委再次对这12把琴认真地比较,然后打分,5人的分加起来就是决赛工艺分。 声音分加工艺分就是决赛总分,按这总分排就是决赛的名次。 按本届比赛规定,决赛总分加上初赛总分,才是比赛的成绩, 名次按此来排。这种比赛规则的设计,结果让朱卫宪吃了大亏:其精心制作的第100号参赛小提琴,虽决赛成绩雄踞第一(比金奖琴高8.7分,比银奖琴高27.4分,比铜奖琴高57.4分),只因评奖要加上初赛分(初赛成绩排第12名),结果决赛的第一名便退步到评奖排名的第四名(具体比赛规则和比赛得分表,查中国国际比赛网站www.civmc.com)。

      有人打了个比喻:初赛是大范围用手掂量出来的,决赛是小范围用天平细称出来的。如此说来,这次北京国际赛,真正意义上的冠军应该是谁就不用笔者来挑明了。

     由此又想起国际体育比赛,有把初赛成绩带到决赛算成绩的吗?比如百米跑决赛,跑了第一的是不是还要把初赛成绩拿出来平均一下呢?没听说过!初赛只是资格赛,一般来说,是不计入决赛成绩的。既然如此,提琴比赛为何要如此设计比赛规则呢?

     朱卫宪,你真冤!




     附朱卫宪参赛琴真容:


--------------------------------------------------------------------------------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22 09:03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