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研发小提琴钢珠磁性测厚仪有普遍意义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ba5rw 发表于 2014-5-11 09:53: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琴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小提琴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想做一个论坛的调查。

看到有一种钢珠磁性测厚仪非常方便,但是淘宝价实在过于昂贵,一款美国的居然售价四万多元,其实这种测厚仪的原理我一眼就看出门道,如果不追求计量认证,仅仅要求精度0.1毫米上下,不需要很酷的模具外观,其硬件成本非常低廉。想DIY出来,不知道有没有普遍意义?

我没有小提琴测厚仪,现在用的是小立铣床上的标尺来测音板的各点厚度,台钻也用过,但是视差大到无法忍受。接下来我想自己研发一套钢珠磁性测厚仪。

 

我看了坛内其他老师做过的磁性测厚仪是磁力弹簧称的原理,由于存在静摩擦力估计误差很大,而且是机械刻度,还存在视差。所谓视差就是从不同的角度读取刻度会出现视角不同导致的读数不同。

 

我计划的钢珠磁性测厚仪是依靠磁性探头与钢珠配合夹住音板,再通过单片机运算测出厚度,这个我有信心。目前初步的实验能吸住六毫米以内厚度下的钢珠,意味着测量小提琴音板不要开琴箱,非常方便获取成品琴的厚度数据,供制琴参考。但是还没有开始设计实用的程序。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方面的需求?谢谢!

 

借用小提琴社区那边的图片,那边的版主说要400美元,但是实际上加上探头将近700美元。合人民币约三千多元,还是贵啊!如果引用图片窜在侵权不妥请告知,我马上删除,谢谢!

 

 


当你演奏的时候,别管你的听众是谁。当你演奏的时候,要永远觉得有一位大师在谤听。——舒曼
2
古风xyz 发表于 2014-5-11 12:15:00 | 只看该作者
反正你说的成本低廉,还管他有没有意义呢,做吧。
3
左嗓子 发表于 2014-5-11 14:09:00 | 只看该作者
最好做一个,一根线插在iPhone上,即可使用的,那你就牛了!能让劳苦大众期待吗?
4
minggeg 发表于 2014-5-11 15:02:00 | 只看该作者
可以介绍这种测厚仪的详细工作原理吗?同样支持你把它做出来给大家看看。
5
一夫 发表于 2014-5-11 16:40:00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好,有用。抢先做个普及的,普惠大众。
6
 楼主| ba5rw 发表于 2014-5-11 17:10:00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楼上各位的反馈意见!

 

这个测厚仪的原理非常的简单,就是利用霍尔传感器测量磁场强度,而磁场强度和距离成一定的数学关系,当然还有其他因素,各种综合关系相对还比较复杂,但是好在现在的单片计算机处理这些关系相对比较容易吧,总之是要花点时间解决实际遇到的技术难题。

楼上老师提到接iPhone,我感觉实在没有必要,一片液晶显示屏很便宜的。

如果的确有需求我愿意花点业余时间研发,届时向大家汇报成果,无论成败吧……

7
lllvic 发表于 2014-5-11 17:44:00 | 只看该作者
此仪器肯定有用。测厚度是必须的,但不一定要按名琴的厚度去copy。我个人的经验是,厚度是保证合适弹性的结构因素,不是声音的直接相关因素。不同的材料在结构因素上的差异不如其在声传递速度及辐射常量方面的差异为大,因而音板在结构因素为主的区域应以厚度为基准。因此,你的研发很有意义。
8
 楼主| ba5rw 发表于 2014-5-11 18:14: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lllvic在2014-5-11 17:44:00的发言:
此仪器肯定有用。测厚度是必须的,但不一定要按名琴的厚度去copy。我个人的经验是,厚度是保证合适弹性的结构因素,不是声音的直接相关因素。不同的材料在结构因素上的差异不如其在声传递速度及辐射常量方面的差异为大,因而音板在结构因素为主的区域应以厚度为基准。因此,你的研发很有意义。

感谢回复!

那我把声速测量也做到这个仪器中去应该意义更大啊!只是声速测量需要用户手动输入一些必要的数据材有参考意义,不知道坛内可有老师用过声速测量仪没有?说说体会和用法,我就能重新设计了……

没想到小提琴也能用上我的无线电电子爱好,哈哈……
9
庞熔 发表于 2014-5-11 18:32:00 | 只看该作者
这个仪器用来研究琴有用,但是一般做琴的人拿来用处不大。
10
 楼主| ba5rw 发表于 2014-5-11 20:05:00 | 只看该作者

 

你想想,好不容易随好一把琴,感觉音质就差那么一点点,就是不知道该修哪儿,想不留下遗憾就要频繁的开琴箱拆面板那不晕死了?而有了这种测厚仪,通过f孔塞入钢珠除了指板下面,可以随意测量音板各处厚度,这样就可以直接在面上修整音板了,还可以自如的掌握边缘要挖掉多少,那不是很方便的说?据说以前只有老师傅才敢凭经验在面上挖边。

11
hdq50 发表于 2014-5-11 21:28:00 | 只看该作者
从现代科学技术来说,精密测量厚度的方法很多,都需要花费精力和财力,我认为最终放在面前的是实用性,到底能够起到什么作用、解决多大的问题,某一点的厚薄能够影响多少真不好说。
12
明月山人 发表于 2014-5-12 02:43:00 | 只看该作者
自己玩玩还可以,若说“普遍意义”就不要强求了。制琴师在制作过程中会用更简单的办法如卡尺等测量厚度,若想改造旧琴会直接打开面板;而一般爱好者很少有楼主这样喜欢钻牛角尖的,即使想提升音色也多限于调、换音柱、码、弦。还有个成本问题。若只能限定在琴友之间则不可能会有很大的市场,会因产量极小而导致售价较高。当然不必只限定于提琴,楼主可以研制成功后申请专利,看在其他领域会否有用途?因已有同类产品,估计很难申请发明专利,如果能改变设计降低成本,是否试试实用新型专利?
13
dzhzzh 发表于 2014-5-12 05:51:00 | 只看该作者
“那我把声速测量也做到这个仪器中去应该意义更大啊!只是声速测量需要用户手动输入一些必要的数据材有参考意义,不知道坛内可有老师用过声速测量仪没有?说说体会和用法,我就能重新设计了……” 觉得声速测量仪更有意义些,并且无可替代。 ''不需要很酷的模具外观,其硬件成本非常低廉。'' 浙江慈溪塑壳大王有成千种壳体可挑选,全国有很多分店。
14
minggeg 发表于 2014-5-12 06:41:00 | 只看该作者
棋烟琴酒师傅的“人工鸡爪”问题能不能介绍详细点,很感兴趣。
15
 楼主| ba5rw 发表于 2014-5-12 08:36: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明月山人在2014-5-12 2:43:00的发言:
自己玩玩还可以,若说“普遍意义”就不要强求了。制琴师在制作过程中会用更简单的办法如卡尺等测量厚度,若想改造旧琴会直接打开面板;而一般爱好者很少有楼主这样喜欢钻牛角尖的,即使想提升音色也多限于调、换音柱、码、弦。还有个成本问题。若只能限定在琴友之间则不可能会有很大的市场,会因产量极小而导致售价较高。当然不必只限定于提琴,楼主可以研制成功后申请专利,看在其他领域会否有用途?因已有同类产品,估计很难申请发明专利,如果能改变设计降低成本,是否试试实用新型专利?

谢谢指导意见。

 

说到专利,除了单位需求,我个人感觉没有普遍意义的专利在中国如同虚设……

 

另外像钢珠磁性测厚仪这样的东西可能真如老师所言只能玩玩而已。

16
hdq50 发表于 2014-5-12 08:43:00 | 只看该作者
这一种精神是值得鼓励的,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进步。
17
leilei0611 发表于 2014-5-17 07:00:00 | 只看该作者
机械版的我在展会上看到了,有卖的350元。
18
 楼主| ba5rw 发表于 2014-5-17 10:40: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leilei0611在2014-5-17 7:00:00的发言:
机械版的我在展会上看到了,有卖的350元。

机械的就是磁性弹簧称的原理,结构简单,不知道可靠性如何?我说的这种是依靠检测磁场强度来建立对应的厚度关系,由单片机完成计算和显示。 我用自己做的磁性测厚仪了一些实验,发现测试木板很就纠结,探头压力不同会带来0.2毫米以上的误差,不知道那种传统的最经典的提琴百分表是不是同样的情况?
19
庞熔 发表于 2014-5-17 14:25:00 | 只看该作者
直接用超声波厚度仪比磁铁的好多了。
20
leilei0611 发表于 2014-5-17 14:37: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ba5rw在2014-5-17 10:40:00的发言:

机械的就是磁性弹簧称的原理,结构简单,不知道可靠性如何?我说的这种是依靠检测磁场强度来建立对应的厚度关系,由单片机完成计算和显示。 我用自己做的磁性测厚仪了一些实验,发现测试木板很就纠结,探头压力不同会带来0.2毫米以上的误差,不知道那种传统的最经典的提琴百分表是不是同样的情况?

由于是测量木头,那么木头有的地方应有的地方软,探头压力一定会受影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22 04:47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