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藏鉴赏] 請小提琴愛好者評估這把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edwardpychan 发表于 2015-6-1 11:12: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琴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小提琴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去年得到一把自己感覺相當不錯的琴, 在這裡顯擺一下, 相片是用徠卡M9加90mmf1:2, SUMIMICRON-M鏡頭在室內光下拍的, 顏色逼真, 缺點是隨便靠在沙發上拍的, 相當不專業, 上次看到那篇"歷經百年的德國演奏琴"後有感而貼上這琴和我的M9相機來(魚儿版主說要用徠卡M+夜之眼M50/0.95拍的才能証明, 抱歉我沒有那款机, 也湊合吧)炫一下, 哈哈! 請各位同好估一下這琴的來歷, 比如產地呀, 年份, 價格什么的, 當然得有試琴錄音作參考, 光看樣子怎么也難估得确切吧!

 [mp=640,100,false]http://m.djvdj.com/2015/06/05/1433434778.mp3[/mp]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rz5n2JU5eHI/

 [mp=640,100,false]http://m.djvdj.com/kuai/2014/10/07/1412625793.mp3[/mp]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V3ni3_g6IJU/

 




良好的音准主要是建立在由耳朵指导的触指感觉上的。——加拉米安
2
qlyb623 发表于 2015-6-1 12:04:00 | 只看该作者
看样子是有些年头了。
3
鱼儿 发表于 2015-6-1 12:15:00 | 只看该作者

你的M9用几年了?有没有什么小毛病?

 

我的ME和50 SUMIMICRON:


4
弦分难舍 发表于 2015-6-1 12:19:00 | 只看该作者
上面两位都是壕啊
5
xuxianzhou 发表于 2015-6-1 13:50:00 | 只看该作者
月半小夜有味道,琴想当不错,价值不菲吧。
6
 楼主| edwardpychan 发表于 2015-6-1 22:57: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鱼儿在2015-6-1 12:15:00的发言:

你的M9用几年了?有没有什么小毛病?

用得不太多, 毛病倒沒有, 只是對焦手動的關係, 容易出錯, 比較慢, 換鏡頭也嫌麻煩(我只有兩支鏡, 50和90), 出去玩我通常用Nikon加18-300mm的變焦鏡, 快! M9通常用來拍花和人物, 用大鏡頭, 背景虛化. 拍人物顏色很正, 生動.
7
山东孤独者 发表于 2015-6-1 23:12:00 | 只看该作者
德国手工琴,60年代,2万左右。
8
ba5rw 发表于 2015-6-1 23:54:00 | 只看该作者
琴无疑是好琴吧,但是混响时间太长,强度太大淹没了琴声的纯正。一般混响时间到200毫秒就很明显了,陈老师用的至少300吧。后面噗噗声太严重了。
9
 楼主| edwardpychan 发表于 2015-6-2 00:25: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ba5rw在2015-6-1 23:54:00的发言:
琴无疑是好琴吧,但是混响时间太长,强度太大淹没了琴声的纯正。一般混响时间到200毫秒就很明显了,陈老师用的至少300吧。后面噗噗声太严重了。

你說的噗噗聲是指良宵這曲吧? 其實這來自伴奏, 我是跟伴奏帶在CoolEdit下錄的, 為了更清楚地听出琴的音色而在CoolEdit中抽出了小提琴音軌, 但此錄音聲軌仍然會混入一點點伴奏聲軌的干扰音(低音提琴的彈撥音, 請對比有伴奏的錄音就會明白了,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Kyc0hVSZZuc/ ), 並不是混響的餘音. 而月半這首我拉得很糟, 擦弦, 換弓毛病多多, 因為是無伴奏清拉的, 所以完全沒有噗噗聲.
10
skbao 发表于 2015-6-2 00:57:00 | 只看该作者
好琴,音色老,却没有空的感觉。另外,老师拉得也好。羡慕。
11
天堂的音响 发表于 2015-6-2 10:23:00 | 只看该作者
不好意思,我不感觉是好琴。从琴的背板看很像做旧琴,而且琴的音色很粗糙,对不起了,个人的看法。
12
lwp563867 发表于 2015-6-2 11:54:00 | 只看该作者
业余玩玩可以了。但要说有多好,呵呵
13
 楼主| edwardpychan 发表于 2015-6-3 12:33:00 | 只看该作者

是的, 我确實是業餘玩玩, 我也沒說有多好, 只是自己挺喜歡的, 感覺比我以前的幾把琴好多了, 所以拿來与朋友們共賞, 當然本人拉琴太業餘, 不能使此琴發揮真正的音色持質, 也是無奈, 附近也找不到提琴高手來試琴, 只好自己充數了, 下次有機會請個高手來錄. 希望這裡兩個錄音多少能說明一點吧, 另外再放上一首柴恊二樂章獨奏音軌, 權作參攷.

  

[mp=640,100,false]http://m.djvdj.com/kuai/2014/10/27/1414386897.mp3[/mp]
14
老腾 发表于 2015-6-3 15:15:00 | 只看该作者
同意“山东孤独者”意见。两三万的,能有这样声音,就是非常好的琴了,难得的好琴!
15
老腾 发表于 2015-6-4 09:54:00 | 只看该作者
前几天,我研究了一位歌友(70岁)的歌唱习惯,发现一个情况,他在唱歌的时候有个习惯,比如阎维文的《咱当兵的人》,开头是:3 2 231 很干脆,但他唱成23 12 12 3 61 ,就是加滑音,听起来不是太爽。由此想到白原老师的琴声,是否也是有点这种情况,在按弦时,频繁调整音高,而且调整速度稍慢,因而形成类似“老唱片”的味道?
16
cherrylee 发表于 2015-6-4 15:09:00 | 只看该作者
像个如泣如诉的女高音,挺嗲嗲的,我喜欢
17
 楼主| edwardpychan 发表于 2015-6-5 00:03: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老腾在2015-6-4 9:54:00的发言:
前几天,我研究了一位歌友(70岁)的歌唱习惯,发现一个情况,他在唱歌的时候有个习惯,比如阎维文的《咱当兵的人》,开头是:3 2 231 很干脆,但他唱成23 12 12 3 61 ,就是加滑音,听起来不是太爽。由此想到白原老师的琴声,是否也是有点这种情况,在按弦时,频繁调整音高,而且调整速度稍慢,因而形成类似“老唱片”的味道?

老騰的意見确有道理, 虛心接受, 我也留意到這點, 尤其在換把較多變化音多的情況下更明顯, 尤其沒練熟就錄就容易如此, 理論上就是糾錯反馈的時延, 這個時延越短就越聽不出不淮音, 也許是年紀大了反應慢了就成我這樣了, 成老唱年了, 哈哈! 也謝謝櫻桃小姐 Cherrylee 的鼓勵哦! 我的揉弦就是模仿美聲女高音的嘛, 很高興您喜歡!
18
 楼主| edwardpychan 发表于 2015-6-5 01:34:00 | 只看该作者

在拉月半小夜曲時, 我也覺得琴的音色有點燥, 當時我以為是空氣太乾燥(加州當時屋內濕度才45%)的緣故, 我都不想拉琴了, 但無奈网上一位小妹要我清拉月半, 我拉不好, 焦頭爛額, 勉強交卷, 後來我仔細看了這琴上原來裝的馬很薄, 也非常硬, 顏色黑黑地(三棵樹), 雖說該是好東西, 但想會不會因此使琴聲發燥呢? 於是我找了一個法國Despiau(做三棵樹同一家)公司的Ecelier的馬, 打磨後略厚於先前那個三棵樹, 一裝大吃一驚, 不僅不燥, 而且明亮而諧音丰富, 良宵就是在換馬之後錄的, 怎麼樣比月半的音色好了吧? 柴二雖仍在換馬之前錄的, 但當時天氣沒那么乾燥, 所以還好啦.

 


19
zhao668811 发表于 2015-6-5 08:09:00 | 只看该作者
换码前后,音色判若两琴,可喜可贺。我很欣赏良宵的音色。是一把好琴。 
20
龙哥 发表于 2015-6-6 17:02:00 | 只看该作者
是好琴音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21 21:37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