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耶稣瓜奈里远去的背影 (名琴宝鉴)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鸣轩琴社 发表于 2015-6-7 17:49: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琴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小提琴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这是一次对于耶稣瓜奈里真实形象的历史还原。相对于一些人的固有观念,可以说是一种颠覆。

耶稣瓜奈里(Giuseppe Guarneri del Gesu,1698-1744)是18世纪意大利制琴艺术巨匠。每当欣赏耶稣瓜奈里小提琴的时候,我们会被这位大师的非凡天赋所吸引,而且很容易停留在一种“表层的”敬佩或是崇拜。但如果想对耶稣瓜奈里的艺术有更深入的了解,则有必要置身于历史的角度去体会更多讯息,包括他的人生轨迹、社会坏境、性格等等。由于缺少严谨而实际的研究,令一些人对这位艺术大师的重要性产生质疑,进而编造出诸多不可信的逸闻轶事。

耶稣瓜奈里的传说最早来自于法国人弗兰克·菲蒂(F.Fetis)于1856年出版的著作《安东尼奥·斯特拉迪瓦里——杰出的制琴家》。其中包含了不少有关瓜奈里家族的记述。这些素材的来源多数是由法国制琴大家让·巴蒂斯特·维奥提供的。资料的可靠性来自于维奥与克莱蒙娜贝尔贡齐家族的最后传人卡罗二世有着频繁往来。而资料的不确定则是由于这些信息的发掘和研究开始的时间是在耶稣瓜奈里去世一百多年之后。而在当时的克莱蒙娜,耶稣瓜奈里仍被认为是二流的制琴家,关于他的信息也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弗兰克·菲蒂在他的书中很显然并没有完全依照维奥的叙述,而是有他自己的独特见解。比如,他怀疑耶稣瓜奈里的身世,甚至提出耶稣瓜奈里并不是这一家族成员的假设。原因是按照18世纪欧洲人的普遍习俗:在一个家族中,父亲和儿子使用极为相似的名字(Giuseppe)是令人难以理解的。此外,弗兰克·菲蒂还杜撰了一些情节,他提到:“卡罗·贝尔贡齐说到,耶稣瓜奈里确实娶了一位德国妻子(时间为1722年),名叫卡塔丽娜·罗塔。虽然她一直在丈夫的工作室里帮忙,但她却对自己的丈夫从没有满意过…”。在另一些版本的传说中“卡塔丽娜·罗塔是一位狱卒的女儿。她为监狱中被幽禁的耶稣瓜奈里带去了制作小提琴所需的一切用品,并在监狱里帮助瓜奈里制琴,直到他于1745年去世……”。这个传说虽然是由萨拉博艾伯爵记述的,但他又是这一传言的“辟谣者”。他认为,即使耶稣瓜奈里人生的最后几年在监狱中度过的传言是真实的。那么,从历史环境来看,那也是不太可能发生的事情。如果你不幸的要在18世纪早期克莱蒙娜监狱里度过自己的余生。怎有可能在那里拥有明亮的房间,工具以及充足的食物呢?恐怕,等待你的选择只是在一艘威尼斯大船上,在阴暗的船舱内拼命划桨,亦或是被戴上冰冷的绞刑架。

 

注:瓜内利家族制琴历史始于安德烈-瓜奈里(1626-1698),安德烈-瓜奈里曾经当过尼古拉-阿玛蒂的学徒和助手,所以瓜奈里家族早期的琴和阿玛蒂琴极为相似。他有两个儿子是非常优秀的小提琴制作师:彼得罗和朱塞佩。大约是1677年,彼得罗离开了克莱蒙娜,去了曼图亚,这引起了父子不和,弟弟朱塞佩痛心于父亲和哥哥的决裂,他把他的其中一个儿子也叫做彼得罗(二世),他还命名哥哥彼得罗为他的幼子朱塞佩(二世)的教父,朱塞佩(二世)就是耶稣瓜奈里.

 

 

1750年左右的克莱蒙娜地图,图中“I”表明瓜奈里家族的住所位置


如果以上资料缺乏说服力的话,笔者将带领您从另外的角度来分析耶稣瓜奈里的一生:研究者从1728年至1744年的教会记录中了解到:朱塞佩·瓜奈里(耶稣瓜奈里)和他的妻子都是虔诚的天主教徒,他们住在克莱蒙娜中心地区,一起生活和工作。每一年由教会组织的“复活节圣餐会”上都有夫妻二人参加的记录。另外,在1733年,教会为当地一位神父举办了“遗嘱口述仪式”。在见证人名单中就发现了朱塞佩·瓜奈里(耶稣瓜奈里)的名字。可见,朱塞佩·瓜奈里在当地是一位口碑不错,被群众信任的人。

耶稣瓜奈里是“安德烈之子”朱塞佩·乔瓦尼·巴蒂斯塔·瓜奈里的第二个儿子。在英国希尔家族的著作中已经将这一家族关系做了充分论证。耶稣瓜奈里的全名是朱塞佩·巴托罗密欧·瓜奈里。但按照意大利人的习惯以及当时人口普查的记录,可以发现从耶稣瓜奈里出生后,他就一直被人们称作朱塞佩·瓜奈里。这个名字和他的父亲十分相似。但也许当时的人们会把耶稣瓜奈里称作“小朱塞佩”以示区别。

直到1722年,年轻的耶稣瓜奈里都和家人生活在一起。按照希尔的论述,从那一年开始,耶稣瓜奈里开始了独立的生活,并不再为父亲工作了。在一份1738年的公证书中提到,朱塞佩·瓜奈里在结婚以后就开始并保持了16年的独立工作状态。遗憾的是,因为没有太多耶稣瓜奈里存世的早期作品,以至于我们已经无法了解到更多关于耶稣瓜奈里早期的事业情况。从1722年到1725年,耶稣瓜奈里似乎没有制造过自己的乐器。之后,他着手于以自己的名字在克莱蒙娜开始其艺术事业。在那个时代,受到社会传统以及法律的束缚,能够独立于自己的家族建立事业是不寻常和大胆的行为。而在耶稣瓜奈里之前,只有维欠佐·鲁杰里的经历与之相似。

 

 

 

1722年耶稣瓜奈里和妻子罗塔的结婚登记证明


弗兰克·菲蒂和萨拉博艾伯爵都认为,从1726至1729年,耶稣瓜奈里使用了一个非常巧妙的标签。上面写着“朱塞佩·瓜奈里,安德烈之孙”的字样。这个标签的妙处在于:耶稣瓜奈里向他的客户首先阐明了他来自于著名的瓜奈里家族。其次,他也很巧妙地抛开了与父亲老朱塞佩的关联。与此同时,老朱塞佩在事业上已陷入颓势。1728年,他把家族的作坊出租给了当地的一位鞋匠,并几乎不再制作乐器。在随后的几个月,他的儿子耶稣瓜奈里又制作了自己的新标签,上面直接使用了自己的名字,也不再提到他的爷爷。我们可以想象,老朱塞佩的晚年的生活,也许是在失落和窘迫中度过的。而此时三十岁的耶稣瓜奈里正以克莱蒙娜“唯一瓜奈里”的身份开始他辉煌的艺术生涯。这个耶稣瓜奈里的新标签一直伴随他直到去世。标签上寥寥几字非常清晰:“朱塞佩·瓜奈里制作于克莱蒙娜……”。但这个标签的独到之处在于位在右侧的十字架下方印有耶稣IHS的标记(犹太人之王)。虽然那个时代在艺术品上提现宗教题材是很普遍的事情。但得益于这个标记,在瓜奈里去世50年之后,制作师本人及其作品都得到了“耶稣”的称号。

1816年,萨拉博艾伯爵在笔记中写到:克莱蒙娜有两位朱塞佩·瓜奈里,第二位的标签上印有耶稣的标记。就这样,朱塞佩开始被人们称作“耶稣瓜奈里”。显然,朱塞佩生前并没有机会得到这样的“绰号”。而且,就连他自己也未必想象得到,这种服务于市场的附加值,会在其身后发挥得淋漓尽致。

耶稣瓜奈里的父亲老朱塞佩的晚年是在困窘中度过的。也许是因为耶稣瓜奈里自1722年结婚之后就忙于自己的事业令他失去了重要的帮手;也许,是他不善经营的缘故。1737年,为了还债,他将家族房产的大部分抛售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耶稣瓜奈里在1722年之后事业的独立并不代表他抛弃了父亲。从几件老朱塞佩晚年的作品中可以清晰地观察出父子之间的合作以及亲密关系。而耶稣瓜奈里竭尽所能的照顾了双亲的晚年生活。1737年12月31日,老朱塞佩的妻子去世了。三天之后,老朱塞佩为了支付葬礼的费用而又去借款。此时,耶稣瓜奈里的经济状况虽然无法解决父亲的“债务危机”,但他一直在为帮助父亲而奔走。他先后在同一家银行为父亲借到了两笔贷款。这似乎说明,耶稣瓜奈里在克莱蒙娜拥有良好的声誉和信用。1740年,当地一位贵族组织了一次契约转让仪式,耶稣瓜奈里被邀请成为见证人而出席。这个实例再次印证了之前的判断:耶稣瓜奈里在克莱蒙娜拥有良好的声望!因为在那个时代,一个经济上困窘和生活不正派的人是不可能作为有公信力的“见证人”而参与社会重要活动的。

 

 


耶稣瓜奈里1745年小提琴“leduc”被认为是大师生前未完成的作品


1740年,年老的朱塞佩去世了。耶稣瓜奈里和兄长威尼斯的彼得罗将家族的房产全部出售以偿还父亲生前的债务。4年后,一代艺术大师——耶稣瓜奈里在家中去世。教区神父在葬礼悼词中提到:“向上帝表彰他的灵魂”。可见,这是对于生前行为端正人士的评价。


很难想象耶稣瓜奈里在生命最后时刻的场景:一个对于艺术疯狂的、生活窘迫的制琴天才静静地依靠在椅子上……。我们不应忽视瓜奈里的传说,但更应该用严谨与诚实的态度,根据已知的事实去欣赏这位传奇大师独特的人性之美。史料点滴的会聚还原出耶稣瓜奈里生动的背影,为我们更好的解析其传世佳作提供了更多有益的帮助。耶稣瓜奈里,并不是传说中的“狂人”亦或是“恶徒”。从他作品中闪耀的“温暖”更印证了笔者在这篇文章中想表达的观点:向上帝敬献美好的人,其伟大必然沁入人间,逾越灿烂,通达造化。拨开历史的迷雾,这位真实的艺术大师依然引领着我们......

当你在家里练习时,你应当是你最大的敌人;而当你出现在舞台上时,你应当是你最大的崇拜者。——布舍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6 18:17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