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藏鉴赏] 2015年 意大利 "Triennale" 制琴三年赛赛况&展望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小于 发表于 2015-10-12 23:19: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ba5rw在2015-10-12 23:06:00的发言:
音色分析是可靠的科学方法,但是是否迎合裁判和听众的喜好那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很多所谓博士和研究机构所做的音色分析数据是没有问题的,但不一定是裁判和大众喜欢的样本。他们可以弄到真正的意大利名琴,但毕竟是文物而已,不一定是受欢迎的音色,大家只是膜拜琴本身。 也许小提琴和人一样,要弄出独自的醉人的音色那还真的不是那么容易。就如关牧春、李谷一、邓丽君、柴旦卓玛……和后来的其他歌星,论音色相差十万八千里,但是她们都从各自的特色打动观众……所以我个人感觉可能要从声学审美的研究角度着手,甚至要用佛洛伊德一切从性的角度去思考声学心理学才能取得突破!

是啊,所以做琴去比赛,也分“主动”和“被动”。 一个是做琴让评委喜欢,一个是专做评委喜欢的琴。 二者选哪个,就因人而异了。
当你演奏的时候,别管你的听众是谁。当你演奏的时候,要永远觉得有一位大师在谤听。——舒曼
22
zynbb 发表于 2015-10-13 00:08:00 | 只看该作者
给小于鼓掌了!!!
23
提琴韵 发表于 2015-10-13 15:51:00 | 只看该作者
小于还是最优秀的制琴师
24
violinbow 发表于 2015-10-13 19:57: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ba5rw在2015-10-12 12:34:00的发言:

感谢回复! 看到说今年因为没有突出的音色所以金奖空缺好几个。 那么如果演奏者和声场不对不会影响音色的表现吗?评委开始动用频谱分析工具了吗?

我觉得琴漆要往化学试剂方向探究,音色要往声学频谱分析方向探究,声音的频谱分析其实很简单,有电脑有合适的麦克风应该就可以了,但是一手资料却很重要。

纯属外行爱好者的想法。另见站内短信。、

还有顶楼帖子最后的那组小提琴照片中的琴是金奖还是什么琴?谢谢!

我觉得没有这么简单如果用频谱分析只是靠麦克的话 拉琴人的水平非常重要
25
 楼主| 小于 发表于 2015-10-13 21:30: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提琴韵在2015-10-13 15:51:00的发言:
小于还是最优秀的制琴师

心意领了,您可千万别这么说。 制琴师,上进,足矣。
26
 楼主| 小于 发表于 2015-10-13 21:33:00 | 只看该作者
 来几张韩国人铜奖大提琴细节图。 跟中国人和日本人的作品比起来,有一股子“憨”劲儿。









27
高山大海 发表于 2015-10-15 00:06: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琴瘾在2015-10-12 16:11:00的发言:
好久没听到您的声音了,真的很想您!

就是,小于还是要常回来看看。
28
何乾忠 发表于 2015-10-15 21:53:00 | 只看该作者
没有突出的好声音导致金奖的空缺,所以这始终是广大制琴师的弱项,工艺做得好的人很多,人们都是停留在这个水平上,难度最大的是音质,首先要解决的是产生好声音的原因,就是这一道坎把人们挡在了门外,只有知道了原因才能进行下一步。
29
leilei0611 发表于 2015-10-16 19:47: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何乾忠在2015-10-15 21:53:00的发言:
没有突出的好声音导致金奖的空缺,所以这始终是广大制琴师的弱项,工艺做得好的人很多,人们都是停留在这个水平上,难度最大的是音质,首先要解决的是产生好声音的原因,就是这一道坎把人们挡在了门外,只有知道了原因才能进行下一步。

大师只有您知道真相,快说吧!我急的直蹦啊!
30
庞熔 发表于 2015-10-17 12:43:00 | 只看该作者
知道了我就是不说;      我觉得楼主得奖的可能性比h要大很多,因为第一是拉琴的,懂声音,第二经过专业学习,不是哪种完全靠撞大运的人。
31
日瓦戈 发表于 2015-10-19 00:33:00 | 只看该作者
谈一点个人的看法,从上面小于的介绍和想法中可以看出,小提琴的音质不决定于制作工艺,制作工艺我想,数据相同,大师级的手工都不差,为什么音质有的很好,有的差呢?我想主要是要匹配好各个材料,配件,太硬的背板用什么样的面板好呢??软的,中等的,还是硬的,油漆的厚薄??其它许多细节,总之要匹配好,产生合力,才能出好琴。上面小于也说他要在配件方面下工夫,还有油漆。可见小提琴的综合性多么重要!新人的一点想法。请批评哦!!
32
sandrock 发表于 2015-10-19 12:22:00 | 只看该作者
感谢小于带来的大赛消息!
33
何乾忠 发表于 2015-10-20 23:22: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leilei0611在2015-10-16 19:47:00的发言:

大师只有您知道真相,快说吧!我急的直蹦啊!

提琴好声音的制作是一个复杂高深的工作,说穿了就是如何使琴箱产生共振的问题,如何进行材料搭配的问题,这个很重要,里面有3个最起码的标准,如果都达到要求,那么琴发出的声音就音量大而音色好,如果材料之间配合不准确它是不会产生共振的,几乎所有的制琴者都轻视了这个道理,做出的琴自然声音就不怎么样,甚至很差。通过20余年的努力把提琴制作总结为3个阶段:1.把提琴的外观工艺做好,这只能算第一阶段。2.找到好声音产生的原因,并且能够解决少部分的琴发出好声音,这只能算第二阶段。3.能够保证每把琴都是好声音,并且能够把别人的旧琴改造成好声音,这就是第三阶段。所以从第一阶段到第三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很多人到第一阶段就走到头了,无法进入第二阶段,更不可能达到第三阶段。
34
庞熔 发表于 2015-10-21 12:40:00 | 只看该作者
我从来就不觉得得了奖的琴就一定是好琴,最好是用琴说话,比奖来说话,还是人来说好管用。
35
计算机场统计 发表于 2015-10-21 20:13:00 | 只看该作者
              
          可惜,琴不会说话,只会歌唱。 
36
 楼主| 小于 发表于 2015-10-21 20:24: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计算机场统计在2015-10-21 20:13:00的发言:
              
          可惜,琴不会说话,只会歌唱。 

37
何乾忠 发表于 2015-10-23 18:53:00 | 只看该作者
以下是引用计算机场统计在2015-10-21 20:13:00的发言:
              
          可惜,琴不会说话,只会歌唱。 

只会歌唱就能够说明问题了,美声唱法与通俗唱法是有区别的,歌唱家与一般人的嗓子人们都能够说出好坏。
38
lwp563867 发表于 2015-11-1 10:14:00 | 只看该作者
http://www.ebay.co.uk/sch/sis.html?_nkw=OLD+GERMAN+MASTER+VIOLIN+A+C+GLIER+VIDEO+ANTIQUE+621&_itemId=311405376259&_trksid=p2047675.m4096
39
wjx_ccb 发表于 2015-11-3 16:29:00 | 只看该作者
近2月事情太多没来,今得空上网发现小于突然回归!惊喜。。。
请问小于大师,此次3年赛你那个Preani Tommaso同学有参加吗?他的排名大概多少?谢谢!
40
 楼主| 小于 发表于 2015-11-4 19:42:00 | 只看该作者
人还真看见了,比赛就真没注意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7 10:46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