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变得软硬的问题这个还真的很难界定,主观上的感觉是即不变软也不变硬,而是变得有柔韧性。
面板我没有动刀,所以不知道物理性质的变化,但是因为经过烘箱处理,秋材收缩明显,线条感较强。而背板动刀刮平在处理前木屑是分散粉末状的,处理后刮过去的时候则是像刨刀刨出来的连续的木屑带,说明亚麻仁油有连接的作用,木屑不容易分散断裂。
处理前和处理后的音量没有明显的差别,但是回音效果是很明显的,当然,这把白胚琴本身就有较强的共鸣效果,我测试过铝镁弦、多米南特还有寇丽丽三种琴弦,除了颗粒感和音色有所不同,回音效果都一样。
由于共振效果极强,我平时练琴的习惯没有注意,有些问题就出现了,例如第一把位的时候无名指按D弦上的G音,G弦会产生剧烈的共振自己就抖动起来,此时若无名指不小心指甲碰到G弦会产生“西西”声,这时就要适当注意手指按压的位置,以前的琴就没有这个现象也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
然后是E弦的问题,原先的一把琴E弦空弦很容易出现失声(琴弓从A弦到E弦连续运行E会发不出声音,呈现打滑现象。)到了这把琴并没有改善,后来换了一根E弦或换掉微调问题就能得到很大的改善。但是E弦的音质并没有变生硬而是非常柔和富有谐音。
就我个人看法,这样处理的琴很适合家庭和小厅的演奏,因为我觉得谐音丰富在近处的感觉是非常美妙的,但是在远处由于声能量传播的特点,音量就会衰减的比较厉害感觉就会软弱无力,而有的琴,近处躁但是远处就变得嘹亮有精神了。所以琴的音色音质都不能一概而论,这还真的得动用辩证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的曲子和场合选用不同类型的音质音色才是正道吧。
楼上的末尾一句话,对我太有启发意义了——小提琴要有木质的音色,这个要严重感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