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增加A弦的振动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sunshunoo8 发表于 2016-10-31 10:46:5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琴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小提琴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我的‘高挡’琴,很胖,腹,肺很厚。琴声柔和。琴板很薄[f孔处,2,5mm],低音,低沉;高音纤细,尤其a弦,发音有气无力,迟钝--半死不拉活的。音柱琴马,粗细,软硬,厚薄,位置。调换N+1 次。筋皮力尽,---瞎子点灯,百废蜡,外甥打灯笼---着旧,仍然[软吧拉虾的。也曾想多刷点加珍珠粉,琥珀粉的油漆来增加琴板的厚度;,开肠破肚加厚高音梁,来抵抗琴弦无情的高压。前些日子,心血来潮,拿琴拉拉,音拄不知何时就寝躺下睡着了。立音拄可是力气活,以前,把那个小细棍子,丛F孔倒出来,都不容易,再立那小棍更难,一上午过去,那小棍不乖,不肯站立。累地我腰疼腿酸,瘫软在凳子上。片刻,再战。多次折腾,小棍的腰被自制的工具--小刀伤口越来越大,为紧固些,又深插点,不料,透了。将就吧,继续战斗。真佩服,那小小的棍子,宁死不屈,一分两半,倒下,不玩了。气地我--柔男,恨不得高举砸下!理智战胜了冲动,那可是戴鸿祥 62 年的作品。书归正传,把音柱立好,柱上投影[前,后]与琴马右角仅1 mm之距。我没耐心再调。一拉,a弦,[蜀语] 雄起!大幅改善。几十年了,不记前怨,这小小木棍帮薄琴板分担弦的高压,面板能欢唱的振动了。以前,调柱,没敢小于3mm.只想到,她传音到背板;,把面板一分两半,起翘翘板的作用;抵抗弦的压力的功能想的少而甚少。至今日,琴音很好,没变,稳定。另外,以前为增加a e 弦的音量,也尝试了德国产[绿条]镙钢弦 ,效果不明显,;但e弦音色太明亮,与其他弦无法容合。
我每天苦练14个小时,现在却有人叫我天才?!——萨拉萨蒂
2
xuxianzhou 发表于 2016-10-31 16:56:30 | 只看该作者
老弟文才过人,歪打正着琴声好了。
3
zhangshine16 发表于 2016-10-31 18:45:49 | 只看该作者
是条好经验,相关者可以试一试。不过我倒是常用一根线捆住音柱上端,从f孔操作线两端,立起音柱还比较容易。
4
sunlon026 发表于 2016-10-31 19:56:42 | 只看该作者
楼主会折腾,要跟楼主学
5
斯坦纳大师 发表于 2016-11-1 02:19:51 | 只看该作者
哈哈哈很多时候,密码就在准备放弃的一瞬间
6
 楼主| sunshunoo8 发表于 2016-11-1 08:45:42 | 只看该作者

[老弟文才过人],老哥夸奖了。我上学时,偏科,不爱文理史地;最怕[作文]。高考时,题目是;[读报有感],给你一段报纸刊登的邢台地震救灾的报道,。嘿嘿,得救了,照着报道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阶级情,,,;’我一顿乱侃。总算蒙换过关。考上了X x系统最高学俯。因基础不好,我是白字先生,秀才念半边,经常念错,写错白别字,后悔少壮不努力,,,。现有幸与琴友交流,真好,顺便活动手指活跃大脑,。                                                                                                谈谈正题;以前,有人讲;“提琴声是向上的,有的是向下的,有的是闷在琴腹里。”我没体会到;如今,我提到的镙纲E,在我这琴上,就体现了,向上,声音直往耳中传,特别响。A弦不明显,G,D 弦是上海的[2元,因低音过剩,没换弦]。这一心得供网友参考!‘
7
ba5rw 发表于 2016-11-1 09:07:00 | 只看该作者

8
老虫花 发表于 2016-11-1 12:30:14 | 只看该作者
ba5rw 兄,表内有关音柱位置的两栏有点费解,能解释一下吗?谢谢
9
 楼主| sunshunoo8 发表于 2016-11-1 13:10:24 | 只看该作者
好象;边缘----横向,左右;之后---纵向,前后。大家调柱只为高低均衡,声音软硬,往往忽略了拄抵抗弦对面板的压力作用功能。那马与拄间翘翘板的宽度越小,抵抗力越大。这一原理很适用面板薄,软的调试。
10
ba5rw 发表于 2016-11-1 14:01: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a5rw 于 2016-11-1 14:02 编辑
老虫花 发表于 2016-11-1 12:30
ba5rw 兄,表内有关音柱位置的两栏有点费解,能解释一下吗?谢谢

4.开始时把音柱放在高音侧琴马脚之后靠近码脚的中心线处位置,音柱的前缘离琴马的背面约是音柱直径的一半。初步定位后先沿着提琴的纵向前后移动音柱,要轮流一点点地移动,用音柱安放器勾动音柱的上下两端。因为纵向移动时琴板的弧度变化较小,所以音柱的松紧度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容易调整好音柱的纵向位置。这样的移动能改变琴的音色,特别是高音弦的音色。音柱越移近琴马,琴声越强、越明亮,但太近时声音会变得高而尖,音质变坏,此时向后移动使它离开些琴马,琴声会变得丰润、柔软。通常高弧度的琴,让音柱离琴马的后面远些,小提琴的音色会更好些。面板薄可放近些,面板厚则放远些。经常从音孔和尾柱孔处观察音柱,音柱任何时候都应该是直立在琴体内。

5.再把音柱横向移动,使它靠近低音梁或靠近高音侧音孔。由于中腰处弧度的横向弧度变化大,故音柱的紧固度随位置的变动而改变,产生的效果更为复杂。音柱向音梁方向移动,有利于低音域自由振动,4弦会变得既高又强,但同时减弱了1弦的音量,因此移动音柱可均匀各弦的音响效果。音柱若安装得太紧,小提琴声会短促而生硬,低音域发闷。琴板的弧度两侧低于中间,故把音柱向音孔方向移动时,常需要把音柱削短,音柱才不至于太紧。音柱向音孔方向移动会增强高音域,但对低音域也有好处。因为面板有更大的面积,受到琴马通过音柱传来的振动。侧面的最后位置与低音梁基本上一样,音柱外缘离琴马脚外缘的距离与低音梁相似。如果太靠近音孔,1弦的音色就会变得尖锐刺耳,4弦会变得沉闷。一旦找到最佳的位置和松紧度,而且从音孔和尾柱孔观察到的音柱垂直度也合乎要求,就不要再移动音柱。

6.安装音柱的过程中,人们总是想知道音柱究竟离琴马有多远。有个简单而又实用的方法测量码的具体位置和距离。取一张长方形的硬卡片纸,沿长的方向在纸中间用剪刀剪一条笔直的长缝。测量音柱在码之后的距离时,把豁缝上侧的纸片插入音孔内,并使它的下沿碰到音柱。这时处在面板之上豁缝下侧的纸片,它的上沿离琴马的距离,就是音柱离开琴马的距离,可用直尺量出具体尺寸。测量音柱外缘离马脚外缘的距离时,把下侧的纸片插人音孔内,使它的顶端抵住音柱。让上侧纸片的下沿碰到码脚的正面,纸片尖角离码脚外缘的距离,就是音柱外缘离码脚外缘的距离。
11
leilei0611 发表于 2016-11-1 21:31:59 | 只看该作者
12
leilei0611 发表于 2016-11-1 21:33:20 | 只看该作者
我想给您配个图
13
leilei0611 发表于 2016-11-1 21:33:53 | 只看该作者
改版不会弄了
14
leilei0611 发表于 2016-11-1 21:36:08 | 只看该作者
这回试试

_DSC0020_副本.jpg (34.87 KB, 下载次数: 54)

_DSC0020_副本.jpg
15
leilei0611 发表于 2016-11-1 21:36:52 | 只看该作者
来了可以了

_DSC0022_副本.jpg (47.93 KB, 下载次数: 45)

_DSC0022_副本.jpg
16
leilei0611 发表于 2016-11-1 21:45:31 | 只看该作者
在来一图

_DSC0023_副本.jpg (51.45 KB, 下载次数: 45)

_DSC0023_副本.jpg
17
明月山人 发表于 2016-11-2 07:27: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明月山人 于 2016-11-2 07:30 编辑

这••••••太难了,琴与琴不同,音柱与音柱不同,没有一个包打天下的标准位置,即使精心调好的琴也会因天气变化、面板背板因长期受压产生的变形而变化••••••需要不断尝试,经常调整。佩服、鼓励各位的尝试,只是近来感觉越来越懒,越来越怕了。
18
 楼主| sunshunoo8 发表于 2016-11-2 08:35:58 | 只看该作者
;   
[这••••••太难了,琴与琴不同,音柱与音柱不同,没有一个包打天下的标准位置,即使精心调好的琴也会因天气变化、面板背板因长期受压产生的变形而变化••••••需要不断尝试,经常调整。佩服、鼓励各位的尝试,只是近来感觉越来越懒,越来越怕了。];画龙点睛,一语道破:特别那马压柱顶受力部位,总会疲劳,音也随之。能动手的演奏家都必备那调柱的小[钩子],不时微微调之,以求那最佳状态,达至满意。                   对于琴板薄,软的,‘柱顶的作用  ’在调之,应是首先考虑的,这往往被忽略!                     
19
leilei0611 发表于 2016-11-2 10:11:39 | 只看该作者
我师父说过音柱只有一个位置是最佳的,变了位置能听出来,那耳朵就挺厉害了!
20
ba5rw 发表于 2016-11-2 10:36:35 | 只看该作者
leilei0611 发表于 2016-11-2 10:11
我师父说过音柱只有一个位置是最佳的,变了位置能听出来,那耳朵就挺厉害了! ...

有个问题我一直没有搞明白。每次把弦松掉一个小时后再上紧,高音弦(EA)就会变得绵绵好听。开始的时候我是调音柱感觉到的,后来发现一段时间后就没有当初的味道,于是又调回音柱,又出现绵绵的音色,来回几次后才发现跟音柱没有太大的关系,而是松了琴弦。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试试。


我猜想是松弦之后面板恢复了原有某个方向的弹性,然后能不能找到办法使这种弹性保持永久呢?还是说选料的时候就考虑使用这种不受张力影响的面板?

点评

小提琴这个东西真不是个东西,不定因素太多,可见您用心了,顶你。  发表于 2016-11-2 11:3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4 14:29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