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维修保养] 为何低音梁不能拼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ba5rw 发表于 2016-12-22 16:21:1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琴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小提琴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搜遍网上的资料,提到低音梁维修几乎是异口同声的要求凿刀凿掉低音梁后用热水清除结合面的木屑,然后重新用粉笔什么的配出新的低音梁结合面后再修削出新的结构,当然,其间一定会提到两种流派,一种是有预应力的粘合,一种是不留应力的粘合。然后我的问题来了!

粘合低音梁要求结合面要配合精确,无论是否留应力都是一项绝对的经验技术活,像我等拿凿子刀子就手抖之辈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是自己又喜欢折腾,咋办?这里向大师们慎重的请教一个问题:为什么低音梁不能拼接?这个没有什么道理啊?!我看坛内的高手连提琴面板边缘掉一块都能拼接木料修的无衣无缝,难道躲在肚子里的低音梁就不能拼接后修削吗?

我怀疑手头一把白胚琴低音梁质量太轻造成低音有气无力,维修的基本思路是削去顶部,形成一个粘合平面,这个技术活不是太难。然后粘上一块纹路走向一致的云杉木料,这样就能提高低音梁的高度,增加振动质量,降低面板低音部的固有振荡频率(面板的振动性能较为复杂,我一般沿袭音响的概念分为低中高三个分频部分,音板有不同的部分完成分频工作,其中低音梁主要负责G和D弦的频率响应。)
工作要持之以恒,真诚的艺术家不能借口情绪不佳而束手坐待。——柴可夫斯基
2
sunlon026 发表于 2016-12-22 18:50:17 | 只看该作者
1、可能低音量耗材很少,木材相对来说易找、便宜;
2、长度方面拼接,与面板的贴合度方面易把握;如果是高度方面拼接,与原低音量的贴合面也会有一定的长度,个人认为还不如重装一条;
3、拼接的话,前后两材料会有一定的差异,密度或风干年月不一样,是否会在热胀冷缩方面不一致导致脱胶?
3
wenzhousx 发表于 2016-12-22 20:24: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wenzhousx 于 2016-12-22 21:22 编辑

楼主之所以会这么提问,我猜原因是怕重装低音梁面板和低音梁的接触面没有把握处理得完全贴合。在原低音梁上削一个平面,重叠上去的材料也是平面,有把握处理好。
实际上,我认为:拼接低音梁是没有问题的,好胶,好技术,那么拼接面的胶会非常少,拼接会很牢固。再说,胶的强度本来就比云杉高。

但是,我还是建议不要拼接低音梁,首先,原低音梁在面板上,要处理这么面很平,难度非常高。而换低音梁,只需把低音梁和面板接触面处理好就可以。这个过程,只需用粉笔多次检测接触面,只要细心就可以做到,而拼接的话,光有耐心,细心没有用,更需要高超的技巧。
对于经验不多的新手,处理平面比处理曲面更难。
我个人认为,小提琴制作工艺方面最难的一关就是中缝拼接。
4
wenzhousx 发表于 2016-12-22 20:28:52 | 只看该作者
书上的知识并不一定都对,前人的经验也不全是对的。
我有一把1954年的琴,低音梁的年轮是平行于面板的,就是横放竖放的问题,几乎所有资料上都要求低音梁的年轮垂直于面板,而我这把1954音梁这么做音色一样非常好。
当然,也有可能换成垂直于面板声音会更好,终究还是研究得不够深。
5
ljhyjx 发表于 2016-12-22 22:24:22 | 只看该作者
wenzhousx 发表于 2016-12-22 20:28
书上的知识并不一定都对,前人的经验也不全是对的。
我有一把1954年的琴,低音梁的年轮是平行于面板的,就 ...

不可能吧?年轮垂直于面板,那要多粗的树才能做音梁啊。而且,不利于声音传导,强度大大降低。
6
 楼主| ba5rw 发表于 2016-12-22 23:09: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a5rw 于 2016-12-22 23:13 编辑
sunlon026 发表于 2016-12-22 18:50
1、可能低音量耗材很少,木材相对来说易找、便宜;
2、长度方面拼接,与面板的贴合度方面易把握;如果是高 ...

先谢楼上各位过!

对我而言平面好做,有工具和辅助线可以很轻松精细的做出平面,以前在低音梁上做平面是有难度的,大约推平是需要很长的平面依靠的又肯伤面板,但是如果用钳工的工艺加工这个平面我感觉很轻松的,一样可以借助粉笔,只是用锉刀代替刨刀细心休整就能成功,而弧度的话就拿捏不准了。关键是低音梁增高会有什么隐患一直没想通,是说因为低音梁振动幅度最大,粘合的木条经不起日积月累的振动疲劳?但是明胶可以配出克数很大的结合力……所以想不通。
7
 楼主| ba5rw 发表于 2016-12-22 23:20: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a5rw 于 2016-12-22 23:22 编辑
ljhyjx 发表于 2016-12-22 22:24
不可能吧?年轮垂直于面板,那要多粗的树才能做音梁啊。而且,不利于声音传导,强度大大降低。 ...

温州SX老师说的没有错,一般书籍是要求垂直的,可能你误解了垂直的意思。其实想象一下,如果把低音梁削平看到的纹路是和面板的纹路走向一样的,也是就在年轮在高度上是和面板平行的,但是粘合却是垂直的,或者说相当于另一块面板材料与原来的面板材料长度方向一样重合在一起,然后刻掉其他部分,留下低音梁部分……文字解释有点拗口啊!
8
小于 发表于 2016-12-23 11:14:58 | 只看该作者
古琴的低音梁需要更换的主要原因并不是不够“高”,或者形状不够“好”

而主要是:琴马下方对应距离过宽或者过窄; 整体长度通常较短;摆放的倾斜角度较平;和上下的“空白”区域摆放不合理。
9
 楼主| ba5rw 发表于 2016-12-23 11:35:30 | 只看该作者
小于 发表于 2016-12-23 11:14
古琴的低音梁需要更换的主要原因并不是不够“高”,或者形状不够“好”

而主要是:琴马下方对应距离过宽或 ...

谢谢小于大师的回复,那就是说,如果怀疑低音梁太轻,在位置和底部宽度可以容忍的情况下,优先考虑使用拼接的方法增加质量尝试是可行的?
10
wenzhousx 发表于 2016-12-23 15:12: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wenzhousx 于 2016-12-23 15:19 编辑
ljhyjx 发表于 2016-12-22 22:24
不可能吧?年轮垂直于面板,那要多粗的树才能做音梁啊。而且,不利于声音传导,强度大大降低。 ...


文字描述不清,图片就一目了然了。



传完图片才搞明白,你把音梁“年轮垂直于面板”理解成:年轮垂直于面板的年轮
11
明月山人 发表于 2016-12-23 15:13: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明月山人 于 2016-12-23 15:17 编辑

未必拼接一定不好,有些建筑用长条木质型材会拼接,是用机械制作出的锯齿形槽口,强度不会低于不拼接的。

当然低音梁还有震动、音色等问题,所以其形状、尺寸、材质可能会因琴而异,全凭制琴师的经验。所以,拼接有何不可?或许能恰到好处地适应某把特定的琴?

这涉及到所用材质、胶水、粘合工艺等很多问题。还有,是粘合两块,还是三块直至N块更合适?是同一种材质的木料,还是不同材质甚至合成材料的巧妙组合?是纵向,横向,斜向,还是几种方向的组合?结合面是平面,斜面,锯齿槽,还是燕尾槽?是使用粘合提琴的动物胶,还是其它如化学胶,如果不考虑今后可能的拆卸?

几乎是不可能的使命,把它变成可能吧!希望你成为琴坛的汤姆克鲁斯。很佩服你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12
小于 发表于 2016-12-23 20:54:04 | 只看该作者
ba5rw 发表于 2016-12-23 11:35
谢谢小于大师的回复,那就是说,如果怀疑低音梁太轻,在位置和底部宽度可以容忍的情况下,优先考虑使用拼 ...

没什么是不可以的。我见过有人专门喜欢在低音梁侧面打孔,减轻重量。加重量的还真是没见过。
13
lyz20060505 发表于 2016-12-27 14:02:13 | 只看该作者
拼接的料存在密度不同的情况,声音在其上传播不畅。最好选用和面板同一块料的云杉制作低音梁。
14
sunlon026 发表于 2016-12-27 17:32:23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真是老师多
15
garrybin 发表于 2016-12-28 12:42:43 | 只看该作者
ljhyjx 发表于 2016-12-22 22:24
不可能吧?年轮垂直于面板,那要多粗的树才能做音梁啊。而且,不利于声音传导,强度大大降低。 ...

我也认为不可能,或者木纹的变化使人误解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4 22:33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