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维修保养] 请教:G、D两弦声音发空是不治之症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琴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小提琴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最近修理一把普及琴,这把琴拉起来G、D低音发空,打开面板检查,发现低音樑头部开裂,于是拆去低音樑,重新制作新低音樑装上,装回面板后装弦试音,但是听起来低音还是发空的,总好像是在拉一个空木盒子的感觉。本以为找准了毛病,一听声音有点摸不着头脑了,换琴马、调音柱,起色不大。有琴友说:低音发空是小提琴的绝症,只能换面板的。
    所以请教各位网友、老师:低音发空真是小提琴的不治之症吗?还有什么办法可试吗?这里先谢过各位了!
  这是已拆除的旧低音樑


不爱音乐不配作人,虽然爱音乐,也只能称半个人。只有对音乐倾倒的人,才可完全称作人。——黑格尔
2
xuxianzhou 发表于 2017-6-2 16:20:16 | 只看该作者
在左F孔下方加一音柱试一下,参考以前帖子有介绍。
3
濯清涟 发表于 2017-6-2 19:46:02 | 只看该作者
     一般 面板薄的琴容易声音发空,特别是G/D弦,特征是声音比较大,A/E弦发声相对G/D弦较好,在施加一定压力后,G/D弦容易发声失控,典型特征是发空发闷的声音里夹杂着嘎嘎的噪音,非常嘲耳,令人厌恶。
     所以,首先应当确定该琴的面板是否比较薄?如果确实薄了,是否可以用打补丁的办法,来加强面板的强度和抑制面板过分的振动?以求解决该琴声音发空的问题?谨此看法和建议,仅供参考。
4
 楼主| 杭州老琴 发表于 2017-6-2 21:29:57 | 只看该作者
xuxianzhou 发表于 2017-6-2 16:20
在左F孔下方加一音柱试一下,参考以前帖子有介绍。

好的,我用双音柱试试。谢谢您!
5
 楼主| 杭州老琴 发表于 2017-6-2 21:36:44 | 只看该作者
濯清涟 发表于 2017-6-2 19:46
一般 面板薄的琴容易声音发空,特别是G/D弦,特征是声音比较大,A/E弦发声相对G/D弦较好,在施加一定 ...

感谢您的回复!您分析得很对,确实发现面板较为薄,厚度约为三毫米。在换低音樑的同时我还在面板中缝加了五个补丁,可能还不能弥补声音发空的缺陷。我想是否可以贴一两块面积较大的薄木片来加厚面板呢?我再试试。
6
sunshunoo8 发表于 2017-6-2 21:47:10 | 只看该作者
  低音梁加厚,加高【宽】?
7
freewill 发表于 2017-6-2 22:01:13 | 只看该作者
个人直觉是音版的天生问题,,,但是具体制作修理不懂。。。
8
 楼主| 杭州老琴 发表于 2017-6-2 22:25:28 | 只看该作者
sunshunoo8 发表于 2017-6-2 21:47
低音梁加厚,加高【宽】?

我也是这么想的,并且也这么做了,把新低音樑整体高度留了余量,但是还是有发空的声音。感谢您 回帖!
9
 楼主| 杭州老琴 发表于 2017-6-2 22:29:41 | 只看该作者
freewill 发表于 2017-6-2 22:01
个人直觉是音版的天生问题,,,但是具体制作修理不懂。。。

确实如此,这块面板材料好像特别嫩,还薄。
10
sunshunoo8 发表于 2017-6-3 07:00:16 | 只看该作者
    我有一琴,板薄;2.5mm。大腹翩翩,低音低沉;高音仟细发软。异想天开,准备琴右马脚下加垫一【音梁】。宽2cm,厚2mm,长10公分。用双面胶站在马角与琴板间,右马脚高得去掉2毫米。哈哈,不用开肠破腹;双面胶是个好东东!【双音梁】可分散,传导弦的压力,勘比【柱神】哈哈。
11
 楼主| 杭州老琴 发表于 2017-6-3 12:25:00 | 只看该作者
sunshunoo8 发表于 2017-6-3 07:00
我有一琴,板薄;2.5mm。大腹翩翩,低音低沉;高音仟细发软。异想天开,准备琴右马脚下加垫一【音梁】 ...

内病外治,这也是一种方法,就是稍为难看一点,只要有效果就行。试验结果到时请公布一下。
12
ba5rw 发表于 2017-6-3 21:40:57 | 只看该作者
我有一把所谓老房托的独板琴,开始的时候也是低音发空,拉动G和D有时候整个肩膀都有很强的振动感,这在无线电中类似驻波太大,或者说负载不匹配,简单理解为弦的振动与面板,琴箱的振动严重不匹配,发生了严重的振动反射。我试过在音梁上加磁块,增加音梁质量,但是都不理想,后来是削薄了音梁两边的高度,适当缩短音梁长度,原先的就有超长嫌疑,造成面板和首木端木之间的间距过短,音梁的振动不是带动面板而是带动整个琴箱了,所以我削短了音梁,增加了两头面板的自由度,但是实际长度却符合标准,这样修正后,音色刚劲有力度,又保持了谐音丰富,音量适中,没有我以前改造的琴音量那么大,不容易发生高音牵引走调的毛病,是我目前最满意的一把爱琴!
13
 楼主| 杭州老琴 发表于 2017-6-3 22:27:58 | 只看该作者
ba5rw 发表于 2017-6-3 21:40
我有一把所谓老房托的独板琴,开始的时候也是低音发空,拉动G和D有时候整个肩膀都有很强的振动感,这在无线 ...

感谢您提供宝贵经验!在这次修理中因发现低音发空,我还加大了新低音樑的高度,可能适得其反。我会参考你的做法,再对低音樑进行修正。
14
ba5rw 发表于 2017-6-4 21:41: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a5rw 于 2017-6-4 21:48 编辑
杭州老琴 发表于 2017-6-3 22:27
感谢您提供宝贵经验!在这次修理中因发现低音发空,我还加大了新低音樑的高度,可能适得其反。我会参考你 ...

开始的时候我也认为要加高低音梁,记得我曾今发过帖子求助是否可以在原有的低音梁上加高,但是我想既然大师们说可以粘上去的,我就先提高低音梁的柔性,结果证实我的怀疑,根本原因是低音梁柔性不够。但是毕竟我只动了这一把低音梁,是否放之四海而皆准我还是持保守意见,最好先做加质量实验,我当初是为了不开琴箱使用强磁铁挟持低音梁的,没有减少振动感,后来才开箱削低低音梁两边高度,中间千万别削低,或者请您参考坛内或网上的低音梁标准尺寸,我对照后发现我这把琴的低音梁两边高度和宽度都偏高,高度偏高一毫米以上才决定下手的。检查低音梁是否合格还要做弹性检测,这个就说不清楚了,但是我的经验和想法是面板面上中部抵在加薄书本的桌沿,两手拇指按住面板首尾往桌沿对抵方向适当用力,应该要能 目测或感觉到有一定的变形弹性,如果巍然不动就可以肯定是低音梁或面板首尾木与低音梁交界处太厚弹性不足。希望您要慎重对待,做好前期调研后决定改进方案!
15
 楼主| 杭州老琴 发表于 2017-6-5 07:25:38 | 只看该作者
ba5rw 发表于 2017-6-4 21:41
开始的时候我也认为要加高低音梁,记得我曾今发过帖子求助是否可以在原有的低音梁上加高,但是我想既然大 ...

    谢谢您!我会细心查找原因后再动手,先按照书上的标准尺寸修正低音樑,同时检测低音樑的弹性。试听后再做进一步的修理。
    非常感谢您的回帖提示!
16
 楼主| 杭州老琴 发表于 2017-6-19 10:59:22 | 只看该作者
    经过重新开琴,低音樑材料改用硬度稍大于云杉的白蜡木,木纹间距约2mm,45度斜向取材,低音樑形状按照《小提琴制作艺术》的标准尺寸制作,位置也按照书上的图纸进行胶合。昨天合琴,今天装弦试音,低音发空的现象没有了,声音正常了。
   非常感谢各位网友的建议,特别感谢ba5rw网友。使我想到低音樑的多种作用。低音樑不但是面板的加强筋,传声通道,它的材料和形状也能改变声音,还能控制面板振动的强弱。通过这次修琴的实践,有了一种解决低音发空问题的试验方法。
17
回来火车 发表于 2017-6-19 15:14:34 | 只看该作者
常见的处理方法是将低音梁加高。不过 如果最薄处厚度3的话,已经算比较厚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3 08:59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