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提琴制作] 2016年美国提琴比赛回顾(原载乐器杂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violinbow 发表于 2017-6-29 15:01: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琴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小提琴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2016第二十二届美国提琴制作比赛选手来自20多个国家,参赛选手258人,其中中国选手有74人。
这次比赛规模较上一届有所减小。其中最重要的小提琴参赛数量减少比较多,参赛琴数是205把。而中提琴比赛琴数有上升,达到106把。大提琴参赛琴数是66把,贝司是8把。琴弓参赛共计59把,其中小提琴弓24根,中提琴弓10根,大提琴弓17根,贝司弓8根。全部参赛作品一共451件。
中国选手参赛作品共有121件,其中小提琴66把,中提琴26把,大提琴15把,贝司0把,小提琴弓5根;中提琴弓4根;大提琴弓2根;贝司弓2根。
本届提琴制作比赛共计颁布奖项73个。
其中小提琴两项金奖,分别是工艺金奖和声音金奖,两项金奖均奖给在英国工作的匈牙利选手,这名选手成为本次比赛的最大赢家。
小提琴工艺评委还给出了工艺银奖6项、工艺奖10项。
中提琴声音银奖一项,工艺优秀奖5项,声音奖5项。
大提琴工艺银奖3项,声音银奖3项,工艺奖1项,声音奖1项。
贝司声音银奖1项,工艺奖2项,声音奖4项。
四重奏声音银奖1项,工艺银奖1项,声音奖3项,工艺奖3项。
提琴弓参赛作品一共只有51件,却给出23个奖项。
中国选手在本次比赛中获得11个奖项,分别是小提琴银奖2项(杨金龙、徐云海);小提琴工艺奖1项(肖书伟)。
中提琴工艺奖2项(赵世全、徐云海);声音奖3项(梁志玲和梁振宇、谢建华、常忠秋)。
四重奏声音奖2项(王艺寰、林海德和吴祖亮);工艺奖1项(麦水德)。
其他奖项均与中国选手无缘。
本次比赛小提琴评委出现了一个不常见的现象,因为三个小提琴声音评委对小提琴声音的评定意见不一致,他们竟然对二百多把参赛的小提琴声音不给声音评奖的决定,这引起各国选手的众多议论。

这次美国国际提琴制作比赛小提琴金奖获得者是一个来自英国知名琴行的匈牙利籍选手。这名选手本人没有来到美国比赛现场,而他的作品却得到大家好评。以我的眼光看,他的作品获得双金奖实在是实至名归。
江山参加比赛的提琴作品和获得金奖的提琴作品极为相似。我对江山说:你们俩的作品“撞衫”了。在品评两只作品时江山说:我没有英国这个制琴师的条件,他是看着原琴在制作,我是在看着图片制作,这就是差距。
这次比赛中两个年轻女选手的作品让我吃惊,她们一个来自德国,另一个来自生活在美国的乌兹别克斯坦人。她们的作品都是富含艺术特质、耐人琢磨的提琴精品。
我一直对美国提琴比赛赛制的设置表示赞赏,因为它在比较枯燥的比赛外,塞进了提琴文化交流的内容,把选手最初对于比赛成绩的渴慕,引导到对提琴知识、提琴文化、提琴工艺的提升与追求。美国提琴制作比赛赛制设置是宽容的,它更多的是欢迎喜欢提琴制作的人来到美国参加两年一次的聚会。记得2006年,我第一次来到美国参加这一赛事,就对参赛作品中出现奇形怪状的提琴作品感到吃惊。

2016年,美国提琴制作比赛的中提琴作品
当然,我期望在中国有这样的平台建立起来。
美国提琴制作比赛在中国提琴制作界的影响在逐年扩大,来这里参加比赛的选手也逐年增加。中国选手在这里曾经取得过非常辉煌的成绩,广州制琴师朱明江在这里获得过两次金奖,获得其他奖项二十余个。而现在旅居美国的华裔制琴师江峰更是在一次比赛中获得了小提琴双金奖。当时颁奖时,我亲眼见到全场五百多名各国嘉宾集体起立,对江峰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
中国制琴师的成绩在国际提琴制作界引起轰动,他们的成绩让世界注意到中国,重视中国提琴制作,并激励中国提琴制作人更勇敢地走向世界。
那么中国提琴在世界提琴制作界到底是处于什么地位呢?就从这届参赛作品来看,我感觉中国提琴作品和国际最高水平的提琴作品的差距又扩大了,或者说我们距离世界最好的制作水平还有一大步距离要赶。我说这句话不是在给中国制琴师泼冷水,而是希望中国制琴师不能盲目乐观。我们对西方古典艺术的了解还差得很远,这种客观条件的不足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解决的。所以,我们要想提高提琴制作的技艺,一定是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中国的提琴制作人应该多走出去,了解世界提琴制作界和各国提琴制作师在做什么,在这方面,中国提琴制作师已有很多走出国门,融入到世界各地的提琴制作行业。赵相斌、赵相国兄弟及杨小洋在意大利的克雷蒙纳;江峰、江山兄弟及赵世全、林海德、曹树堃、盛中新等在美国,他们都活跃在世界提琴制作界,发挥着他们的桥梁作用。因为有他们,我们可以及时收获到世界最新的提琴制作信息。而已经回国任教的郑荃,已在国内培养中国提琴制作人才将近三十年,培养了中国提琴制作基础人才,在他的努力下,中国已建立了中国的国际提琴制作比赛,让中国提琴制作选手在中国就可以直接与国际提琴制作师交流、学习。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创造条件,让活跃在世界各地的中国提琴制作师可以把自己的知识和才能传递到中国,让中国提琴制作师有可能用尽可能低的成本吸收到国际提琴制作前沿知识。
一个是中国选手走出去,一个是已经在国外的提琴师把知识带回来,我想中国提琴的制作水平一定会大幅度提升。



作者不详
选编
当你演奏的时候,别管你的听众是谁。当你演奏的时候,要永远觉得有一位大师在谤听。——舒曼
2
 楼主| violinbow 发表于 2017-6-29 15:06:05 | 只看该作者
看到这篇文章中作者认为中国提琴与世界最高水平的差距扩大了 而且作者说对于西方古典艺术中国制作师了解的很少 感觉说的比较空泛
3
Nightdagger 发表于 2017-6-29 20:02:04 | 只看该作者
在美国,和小提琴接触多的人都是买中国琴。。。除非有些比较有钱人会买大于8000欧洲琴。但是比较收入能买8000琴的人屈指可数。绝大多数人都是定2000为价格标准。
4
Nightdagger 发表于 2017-6-29 20:02:38 | 只看该作者
忘记加美金了。。是8000美金。。大概在50-60k 人民币
5
bx2vio 发表于 2017-6-30 02:04: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bx2vio 于 2017-6-30 07:30 编辑
Nightdagger 发表于 2017-6-29 20:02
在美国,和小提琴接触多的人都是买中国琴。。。除非有些比较有钱人会买大于8000欧洲琴。但是比较收入能买80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7 08:17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