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收藏鉴赏] Cremona小提琴博物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琴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小提琴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在论坛的第一个帖子w
本人是个学艺不精的爱好者嗯。本科在读,这学年在意大利交换。从小学琴但直到大学才真的爱上,后来了解到提琴制作就一发不可收拾emmmmmm
已经来了一个月,这周末独自跑去了Cremona朝圣。第一天摸熟了城市,第二天在Museo del Violino,小提琴博物馆,泡了六个小时_(:3」∠)_如果不是要赶火车我可能能待到闭馆【。】但就算这样也没看完所有的内容,打算十二月再去一次。
博物馆允许拍照,真的是特别特别惊喜的事情,这样回国之后也还能继续瞻仰这些人类艺术的瑰宝。这次时间太紧张只能简单拍一下琴的正面,下次去打算在博物馆从早到晚泡他个两天hhhhh
既然有这么难得的机会,就…把成果发出来吧w我现在的鉴赏水平只停留在“知道它们很棒”的地步上,可以说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希望…能有老师们指教w
以及,向所有在提琴制作艺术上做出贡献的人致敬。
在真正的音乐中,充满了一千种心灵的感受,比言词更好得多。——门德尔松
2
 楼主| 殷珂Clement 发表于 2017-10-16 04:32:04 | 只看该作者
第一个原琴展厅,应该也是最有名的展厅。收藏了Antonio Stradivari(安东尼·斯特拉迪瓦里)1715小提琴“Cremonese”等十余把大师名琴。

IMG_2545.JPG (52.88 KB, 下载次数: 118)

IMG_2545.JPG
3
ba5rw 发表于 2017-10-16 11:24:19 | 只看该作者
怎么只有一张照片?

点评

不要着急啊现在意大利是晚上2333333我打算每把琴都从外网扒点介绍再发出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16 11:40
4
 楼主| 殷珂Clement 发表于 2017-10-16 11:40:13 | 只看该作者
ba5rw 发表于 2017-10-16 11:24
怎么只有一张照片?

不要着急啊现在意大利是晚上2333333我打算每把琴都从外网扒点介绍再发出来
5
 楼主| 殷珂Clement 发表于 2017-10-16 11:41:40 | 只看该作者
ummmmmm不对…昨天发帖的时候是夜里,现在是凌晨
6
 楼主| 殷珂Clement 发表于 2017-10-16 13:53:24 | 只看该作者
图片从右到左依次对应,图1是展厅内的标牌,图2是原琴。展厅内特别暗,那把大提摆在第一个,外面是亮堂的所以反光太严重…这是我拍出来的最能看的一张了_(:3」∠)_
【Nicolò Amati,Violino “Hammerle”,1658】
Hammerle是Nicolò制作的琴中尺寸较大的一把,以其面板和背板匀称和谐的轮廓而闻名。这把琴的外观令人回忆起Nicolò早年打上家族标签的作品,带有他的叔叔Antonio Amati和他的父亲Girolamo Amati的名字。这把琴因曾被Theodor Hammerle收藏而得名。多年来几经易主,如今收藏于Cremona小提琴博物馆,并常由小提琴家在馆中音乐厅演奏。
【Girolamo Amati,Viola “Stauffer”,1615】
这把中提琴的标签上有Amati兄弟的名字,但Antonio已于1607年去世,它实际上是由Girolamo独自制作。现在这把琴的琴颈已经不是最初的了,但在Modena的美术馆收藏着一把Amati兄弟制作的琴,琴颈仍然是原装,Stauffer的琴颈与其十分相似。这把琴因被Walter Stauffer Musicologico Foundation of Cremona(Museo del Violino)收藏而得名。
【Antonio Stradivari,Violincello “Stauffer - ex Cristiani”, 1700】
这把琴有着华丽的木纹,绝佳的工艺,丰富的深红色清漆。整个风格的完美统一传达了A. Stradivari的愿望——如果不能超越前作,至少也要与之旗鼓相当。这把琴曾用名为Cristiani,因天才大提琴家Lisa Cristiani而得名,Mendelssohn曾为她作曲,而这位天才在二十六岁时不幸陨落。如今这把大提琴与上一把同属一个基金会,三百年后它重归故土,回到了第一次向世界歌唱的地方。

1508088529897.jpeg (111.33 KB, 下载次数: 103)

1508088529897.jpeg

1508088454448.jpeg (75.12 KB, 下载次数: 127)

1508088454448.jpeg
7
hhjviolin 发表于 2017-10-16 15:25:11 | 只看该作者
楼主,你好人啊,带大家领略博物馆,很感谢你,代购提琴不?

点评

发帖的过程也是一种二次学习的过程嗯w以及代购什么的…听说现在意大利对出口本国尤其是Cremona的琴…管得挺严…我这种业余得不能再业余的人估计拿不到琴_(:3」∠)_哎要是能带回国内的话我绝对找制琴师求一把…_(:3」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16 15:41
8
 楼主| 殷珂Clement 发表于 2017-10-16 15:41:12 | 只看该作者
hhjviolin 发表于 2017-10-16 15:25
楼主,你好人啊,带大家领略博物馆,很感谢你,代购提琴不?

发帖的过程也是一种二次学习的过程嗯w以及代购什么的…听说现在意大利对出口本国尤其是Cremona的琴…管得挺严…我这种业余得不能再业余的人估计拿不到琴_(:3」∠)_哎要是能带回国内的话我绝对找制琴师求一把…_(:3」∠)_

点评

哦,好吧,现在还有这种限制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16 15:59
9
hhjviolin 发表于 2017-10-16 15:59:05 | 只看该作者
殷珂Clement 发表于 2017-10-16 15:41
发帖的过程也是一种二次学习的过程嗯w以及代购什么的…听说现在意大利对出口本国尤其是Cremona的琴…管得 ...

哦,好吧,现在还有这种限制了,

点评

只是听说_(:3」∠)_可能因为物以稀为贵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16 16:29
10
 楼主| 殷珂Clement 发表于 2017-10-16 16:29:58 | 只看该作者
hhjviolin 发表于 2017-10-16 15:59
哦,好吧,现在还有这种限制了,

只是听说_(:3」∠)_可能因为物以稀为贵吧…
11
洛阳爱好者 发表于 2017-10-16 23:27:51 | 只看该作者
小提琴背面的照片呢?发来欣赏一下多好!

点评

背面这次没时间拍,等下次再去_(:3」∠)_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17 00:15
12
 楼主| 殷珂Clement 发表于 2017-10-17 00:15:43 | 只看该作者
洛阳爱好者 发表于 2017-10-16 23:27
小提琴背面的照片呢?发来欣赏一下多好!

背面这次没时间拍,等下次再去_(:3」∠)_
13
ljhyjx 发表于 2017-10-17 07:56:5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jhyjx 于 2017-10-17 08:04 编辑

建议照相机镜头加一个偏振镜,减弱玻璃框反光,有的照片竟然只看见反射景物看不见里面的琴

点评

Emmmmmm其实我是用手机拍的…一直以来对摄影都没啥研究。那个反射特别严重的大提琴照片我也很绝望…找了好久角度也没能拍出来_(:3」∠)_真的不好意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17 14:16
话说偏振镜的大用途这时就派上了哈哈,可惜临急抱佛脚是很难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17 09:32
14
ba5rw 发表于 2017-10-17 09:23:43 | 只看该作者
不管怎样都要感谢楼主!
楼上的说的对,最好还是用偏振镜然后再配一个三脚架,照片能大一点更好,或弄个百度网盘……

点评

这些照片都是手机拍的…就很绝望…在意大利找到那么专业的设备对我来说有点难_(:3」∠)_我下次去找找有没有图鉴什么的,可以买下来翻拍,说不定清楚一点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17 14:23
15
admin 发表于 2017-10-17 09:32:43 | 只看该作者
ljhyjx 发表于 2017-10-17 07:56
建议照相机镜头加一个偏振镜,减弱玻璃框反光,有的照片竟然只看见反射景物看不见里面的琴 ...

话说偏振镜的大用途这时就派上了哈哈,可惜临急抱佛脚是很难的。

点评

是的233333我都不知道到哪去找这么高端的设备…只能做到在拍的时候用身体多挡一点外面的光线_(:3」∠)_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17 14:36
16
 楼主| 殷珂Clement 发表于 2017-10-17 14:13:47 | 只看该作者
【Giovanni Battista Ceruti,Piccolo Violino,1802】
这不是一把44的琴,具体多大展厅并没有介绍,我也忘记注意了。制琴师是Lorenzo Storioni的继承者,延续了他用破木头糙手工烂油漆做出来声学效果卓越的琴的优良传统。L. Storioni,G.B. Ceruti,以及L. Storioni的另一个继承者Giovanni Rota, 可以说是妙手回春三人组了。目前找不到与这把小琴本身相关的介绍。
【Francesco Rugeri “il Per”,Violino,1675】
F. Rugeri是Nicolò Amati最初的学徒,他对N. Amati琴的模仿一度以假乱真。他的姓有许多不同发音相似的拼法,如Ruggeri, Ruger,Rugieri等。他所研究改进的大提琴形制如今被人们广泛采用。关于F. Rugeri的信息在外网也不容易找到,大概更多是在学术文章和书籍里吧。
【Giuseppe Guarneri filius Andreæ,Violino “Quarestani”,1689】
Filius是拉丁语中“儿子”的意思,Andreæ为其父的名字,而他是我们所熟知的Giuseppe Guarneri del Gesù的父亲。这把琴是由G. Guarneri在其父Andrea的工作室中完成,琴内标签署名为A. Guarneri。因为当时人们习惯在父母未过世前一直在作品上写他们的名字。据说这把琴曾经被人为扩大了f孔,破坏了面板的形制和艺术风格的平衡。1985年,它被骑士Emilio Quarestani交给Cremona的市长,后由博物馆收藏。

1508088154773.jpeg (73.68 KB, 下载次数: 144)

1508088154773.jpeg
17
 楼主| 殷珂Clement 发表于 2017-10-17 14:16:53 | 只看该作者
ljhyjx 发表于 2017-10-17 07:56
建议照相机镜头加一个偏振镜,减弱玻璃框反光,有的照片竟然只看见反射景物看不见里面的琴 ...

Emmmmmm其实我是用手机拍的…一直以来对摄影都没啥研究。那个反射特别严重的大提琴照片我也很绝望…找了好久角度也没能拍出来_(:3」∠)_真的不好意思
18
 楼主| 殷珂Clement 发表于 2017-10-17 14:18: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殷珂Clement 于 2017-10-17 14:24 编辑

16楼少了一张图…还是从右到左依次对应

1508088371383.jpeg (103.71 KB, 下载次数: 155)

1508088371383.jpeg
19
 楼主| 殷珂Clement 发表于 2017-10-17 14:23:25 | 只看该作者
ba5rw 发表于 2017-10-17 09:23
不管怎样都要感谢楼主!
楼上的说的对,最好还是用偏振镜然后再配一个三脚架,照片能大一点更好,或弄个百 ...

这些照片都是手机拍的…就很绝望…在意大利找到那么专业的设备对我来说有点难_(:3」∠)_我下次去找找有没有图鉴什么的,可以买下来翻拍,说不定清楚一点

点评

请注意翻拍不如扫描。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0-17 14:48
20
 楼主| 殷珂Clement 发表于 2017-10-17 14:36:21 | 只看该作者
admin 发表于 2017-10-17 09:32
话说偏振镜的大用途这时就派上了哈哈,可惜临急抱佛脚是很难的。

是的233333我都不知道到哪去找这么高端的设备…只能做到在拍的时候用身体多挡一点外面的光线_(:3」∠)_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3 05:25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