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小提琴网 - Chinaviolin.NET

QQ登录

只能登录,注册无效

img_loading
智能检测中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选琴经验] 不同级别的小提琴比较一法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崩牙兔 发表于 2018-1-10 10:19: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琴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小提琴网。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原来自己用的是一把当地工作室的琴,声音还不错。近日入手了一把国内学院派制作师在2016年制的琴,制作者是郑荃大师的学生,后来在克里蒙纳学习并在意大利大师工作室工作过几年,之后回国在中央音乐学院担任制作系的讲师(相信很多人已经知道他是谁了)。两把琴其实都蛮喜欢的,给它们起了个名字,旧琴叫小六,新琴叫小八。
自己的演奏水平确实不怎么样,感觉不是太对得起小八,但还是经常会拉一下。入手不到一个月,只觉得小八目前的声音有点紧、有点燥,但是传远性很好,而且感觉力度从弱到强的幅度变化幅度可以很大。再多的感受暂时就没有了。相比而言,小六目前用一套张力很小的弦,声音柔柔的,发音比较纯净,是另外一种风格。
除了自己倾听拉琴的声音外,还一直在想用什么办法比较一下小六和小八有什么不一样,毕竟差着好几倍的价钱。昨晚忽然想到一个方法,两把琴分别放两边,头放在正中,然后双手分别拔两把琴相同的弦,听它们的余音。呀,果然很不一样噢!小八的余响明显要长得多,E弦还不是差太多,越是低音弦余响越长。
之前也曾经看过有人说好琴的余响会比较长,但是好像没听说这样两把琴同时比较的方法。我感觉这样比较还是一个比较实用方便的办法。不知道这算不算一个测试琴好坏的方法,作为一个非专业人员,就抛砖引玉,请行家点评一下。如果哪位琴友家里有多把琴的,也可以试一下,看看是不是这样?
我每天苦练14个小时,现在却有人叫我天才?!——萨拉萨蒂
2
乐乐呵呵 发表于 2018-1-10 10:39:10 | 只看该作者
两把琴已经让我羡慕不已,况且还是两把制作精良的好琴,更加让我羡慕不已。
请分享给我们看看听听吧!
很强烈的!
3
bbbao 发表于 2018-1-10 12:08:48 | 只看该作者
我也2把工作室1-2年新琴,价格差6倍。但在某些方面便宜的有时候表现更好,和楼主2把琴表现差不多,便宜琴的声音偏柔和,贵些的琴宏亮一些,力度变化上便宜的琴范围“好像”是小一点。反正我也是2把都用,就这技术水平,拉不出区别。

点评

拉不出区别就试试我这个办法,看一不一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0 12:19
4
 楼主| 崩牙兔 发表于 2018-1-10 12:19:06 | 只看该作者
bbbao 发表于 2018-1-10 12:08
我也2把工作室1-2年新琴,价格差6倍。但在某些方面便宜的有时候表现更好,和楼主2把琴表现差不多,便宜琴的 ...

拉不出区别就试试我这个办法,看一不一样
5
tangyf 发表于 2018-1-10 14:44:46 | 只看该作者
楼主:是两把琴平放,琴头相对(琴头连着琴头)吗?最好画一张图说明。

点评

无所谓怎么放吧,只要距离一样,对称摆放就可以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0 15:10
6
tangyf 发表于 2018-1-10 14:48:42 | 只看该作者
业余学琴者,好像很难判断琴的档次和优劣,不知道群里的琴友,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比较琴的品质。
7
 楼主| 崩牙兔 发表于 2018-1-10 15:10:53 | 只看该作者
tangyf 发表于 2018-1-10 14:44
楼主:是两把琴平放,琴头相对(琴头连着琴头)吗?最好画一张图说明。

无所谓怎么放吧,只要距离一样,对称摆放就可以了。
8
太极神人 发表于 2018-1-10 18:33:0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的方法不失为评介提琴音色的好方法。

我的提琴,是父亲在1940年代从洋人老师那里买的一把德国仿制斯特拉季伐里琴。拨空弦时,余音缭绕。该琴特色就是穿透力特强,甚至高音有点噪,但是音色清亮。声音噪,多半跟我拉琴水平不高有关,但琴绝对是一把好琴,只传后代,绝不卖给他人的那种。

顺便说一下,E弦的余音是要比其他弦短一些。其他三根弦空弦的余音,听起来十分过瘾。
9
liudaiyi 发表于 2018-1-10 21:15: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udaiyi 于 2018-1-10 21:16 编辑

     唉呀,这种方法不可取。
     因为判断琴的好坏有多个考察维度,我猜你的意思是只考察音质。
     对于音质而言,泛音过少当不好,这证明了琴的振动不充分,但是有些人为了增了琴的泛音,会将琴面板做的很薄,有时会使得琴发音有些发闷(boxy)。斯特迪瓦里的琴也是很薄,泛音丰富,但为什么只有他的琴使人感到愉悦,于是有人就研究声音心理学,发现,基础音之后强的泛间不能出现在第6个或第7个。
     这些音出现,会让人觉得琴发音让人不舒服。
     为了研究琴的泛音,可以通过抓取敲击琴的声音,设定采样时间段,对其音频进行采样分析,看有没有异常的强泛音出现,反正我是这么干的。
     所以仅仅是泛音丰富还不足以证明这是一把好琴。相对而言,瓜内利琴琴板没有斯氏那么薄,而它的声音就更加纯净有力、集中,人们也认为他的琴是不逊于斯的好琴。
      更加客观,且在国际制琴业内公认的标准是考察琴的各种空气振动模式和琴体振动模式,哈金斯博士及其合作者、追随者都有一套公认的各种振动模式频率大致的范围,在这个范围之内虽然不能证明这是一把好琴,但不在这个范围之内,基本可以认定这不是一把好琴。
      如果youtube,看一看那些可以演奏斯特迪瓦里琴的提琴演奏家的采访,他们经常说的是,不拉不知道,一拉就高潮了——被电到了。前几天在本论坛热烈讨论的Fry,他自己讲为什么会去研究制作小提琴原理,也是被一把名琴的演奏给振到了,他没想到,琴对于一个演奏者(他自己)的提升有如此之大。
     如果你还是在思考、还在衡量、还在犹豫到底你的哪把琴更好,我觉得它们基本就是同一级别的琴,不管这琴上的标签是谁的,从音质上来讲,同级别。

10
liudaiyi 发表于 2018-1-10 21:26: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liudaiyi 于 2018-1-10 21:35 编辑

       已经说了这么多了,再多加上几句,把我对琴的观点补全吧。
       业界之前的研究都是如何落实各种琴体振动模式之间的频率间隔,在论坛中有许多制琴师也在探索这条路,说实在的是不容易的。但更不易的是取得各种振动模式的均衡,因为一把琴有多条路可以达成同一频率的目标,但几乎只有一条路或者没有路可以同时通达频率和均衡的这两个目标。
      均衡这个词很多人挂嘴上,但目前为止,均衡的实现都是一个远在天边的标准,世界上还没有人能够做到,限制主要在系统振动学的基础理论的发展还没有达到那样的高度。

11
ba5rw 发表于 2018-1-10 22:36:58 | 只看该作者
现在我感觉高音的余音时间更重要,低音基本上不会有太大出入。还有就是音质的类型。但是有一点很重要也就是四弦的均衡。不要E弦像美声唱法,G弦像民族唱法,A弦像通俗唱法……只要有统一的风格,我感觉都算正常的琴。而且决定音质的还有很重要的琴弦、演奏技巧等等。至于音量大小我感觉不重要了,因为有麦克风,有环境音响布置设计。我拉过一把琴,音量是出奇的小,像是加了弱音器,但是音色出奇的美,售价要两万……
12
togetsu 发表于 2018-1-11 10:54:09 | 只看该作者
先恭喜又有一个小伙伴了~期待有一天我也能见见它们。
最近被老师夸奖了十分开心。要继续努力。
讲个我听专业朋友讲得和楼上的观点有点类似的,当然,不是指您的琴。
音色好肯定是很重要的。不过很多制作厂家,知道大家的偏好后,就把琴做得一开始就音色特别好,
但实际上随着时间的流逝,后续就不给力了。

点评

同意楼上观点,新琴不听音是有点道理的,与老琴不同,新琴声音紧些的好,新琴声音不稳定,也许开始声音好、很明亮,但是用过一段时间就不行了;关键还要看用料怎样,做工好不好,因为这些都是一把好琴的基础。另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1 12:49
13
荷锄晚归 发表于 2018-1-11 12:49:37 | 只看该作者
togetsu 发表于 2018-1-11 10:54
先恭喜又有一个小伙伴了~期待有一天我也能见见它们。
最近被老师夸奖了十分开心。要继续努力。
讲个我听专 ...

同意楼上观点,新琴不听音是有点道理的,与老琴不同,新琴声音紧些的好,新琴声音不稳定,也许开始声音好、很明亮,但是用过一段时间就不行了;关键还要看用料怎样,做工好不好,因为这些都是一把好琴的基础。另外,琴板的厚薄很重要,有些琴师喜欢做这种薄板琴迎合一些琴友的偏好,一些新琴板做的太薄,虽然开始声音好听,但也好不了几年。
14
计算机场统计 发表于 2018-1-11 17:00:10 | 只看该作者
好琴的声音很动听,有“奶油味”,一般都是老琴。新琴的重量不能太轻,低于450g,就说明板薄了,我在一家琴行里拉过这种琴,很可能声音会越拉越差。
15
tangyf 发表于 2018-1-11 17:11:26 | 只看该作者
14楼朋友说的“奶油味”是什么?我理解的就是一种类似“鼻音味”。不知道这种表达是否准确?

点评

“奶油味”并不是“鼻音”,“鼻音”据说是法国琴独有的,“奶油味”是一种老琴发出的很甜美·很悦耳的声音,可以听一下盛中国演奏的《牧歌》,他那把琴就是“奶油味”很浓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2 10:02
16
 楼主| 崩牙兔 发表于 2018-1-11 18:17:11 | 只看该作者
哈哈,这个分明肯定就是一个土办法嘛,请轻喷轻拍哈
17
走陌路的旅客 发表于 2018-1-12 08:11:28 | 只看该作者
音量大,共鸣好,每个音都有“筋脉”,发音偏“外向型”,出发式启奏爆破音刚烈,顿弓演奏颗粒感强——窃以为这就是不错的琴。我的四把琴中有两把基本能有以上特点。

点评

说的好!非常形象!希望能听听您四把琴的对比录音,谢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12 22:57
18
走陌路的旅客 发表于 2018-1-12 08:23:22 | 只看该作者
有的琴声柔,感觉很好,但“刚”不起来;有的音量大,却没有“筋脉”,声音“立不起来”,闷响、空饷——就好比感冒时讲话鼻音太重,只有母音“啊——、衣——",没有子音“啦——、嘀——"。
19
计算机场统计 发表于 2018-1-12 10:02:45 | 只看该作者
tangyf 发表于 2018-1-11 17:11
14楼朋友说的“奶油味”是什么?我理解的就是一种类似“鼻音味”。不知道这种表达是否准确? ...

“奶油味”并不是“鼻音”,“鼻音”据说是法国琴独有的,“奶油味”是一种老琴发出的很甜美·很悦耳的声音,可以听一下盛中国演奏的《牧歌》,他那把琴就是“奶油味”很浓的。
20
ba5rw 发表于 2018-1-12 22:57:55 | 只看该作者
走陌路的旅客 发表于 2018-1-12 08:11
音量大,共鸣好,每个音都有“筋脉”,发音偏“外向型”,出发式启奏爆破音刚烈,顿弓演奏颗粒感强——窃以 ...

说的好!非常形象!希望能听听您四把琴的对比录音,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广告联系| 粤ICP备12009865号粤公网安备 44051302000004号

GMT+8, 2025-4-10 16:26

Powered by Chinaviolin.NET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